面纱下的女性 短评

热门 最新
  • 47 布卤 2024-03-27 15:17:05 辽宁

    我突然理解了铃木凉美和上野千鹤子讨论av女优时,铃木凉美那些看上去像是狡辩的见解。她会觉得是自己玩弄了男人而并非反过来。起初觉得诧异,但《零点女人》提醒了我,她们之所以会认为她们玩了男人是因为在除此之外的职场,女人的待遇还不及性从业者。女人从走进地铁上班开始就面临着陌生或熟悉的骚扰,她们再优秀拼不过男人,并且为了所谓前途很有可能需要忍受来自上级的性挑逗,性交易。回家还要当老妈子和丈夫的性奴。这么看来,她们不如高级妓女自由。 可那些性从业者忘记了一点,男性的凝视,男权的掌控。凝视的男性只关心是否可以泄欲而并不在乎自己的长短是否配得上一个女人。男权的掌控使得女人只能拿到和卖身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匹配的报酬。 我期待有一天这些可以反过来,到那时,男人不敢再当街小便了吧。

  • 25 远子 2024-03-25 20:18:38 重庆

    其中的《零点女人》是我翻译的,还以为这本书出版不了。

  • 17 nothing 2024-03-16 22:44:27 上海

    “我是靠自由意志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我拒绝那些想要拯救我的高尚企图,而坚持做一个妓女,这一事实向我证明,这是我的选择,我是有一些自由的,至少拥有过得比其他女性稍好一点的自由。” 名妓菲尔道斯,我的精神偶像!《零点女人》的受难与觉醒过程,让我联想到《悉达多》,但就像某条电影热评写的那样,女同爱情的开始大多源于共担苦难,男同爱情的开始大多源于分享放逐,被赋权者与被剥权者,即便是讲述相似的主题,呈现的故事面貌也如两个世界般,天壤之别,无从说起。

  • 4 后浪文学 2024-03-28 11:29:11 上海

    “女人的生活总是悲惨的。然而,一名妓女的生活要好过一点。” 埃及著名女性主义作家纳瓦勒·萨达维,四部代表作正式引进。这些“危险”的作品,迫使读者深入到关于女性压迫的可能是最糟糕的故事当中,却同时传递了某种勇气和希望。 “高墙围绕着我,但你跟我在一起。”

  • 5 阿梦 2024-04-02 20:38:24 湖北

    父权制把女性逼上圣女、妓女二选一的绝路,沦为妓女的女人还在那高歌:我比婚女自由,可以选择让谁嫖、不让谁嫖。傻不傻啊!很多时候我们把一句话里的一个词换成另一个词,就会发现事情有多诡异、糟糕。比如把性换成暴力,自由宣言即变成了:我比婚女自由,可以选择让谁暴力、不让谁暴力。为什么选来选去都是暴力行为当中被暴力的那一方?让一个人养活自己,被一个人暴力;让一群人养活自己,被一群人暴力。哪个都不好。为什么没有自己养活自己,不被暴力的选择?如果神创造的世界是如此的暴力、黑暗、不公,那么人只能弑神了。在萨达维笔下,贫穷的农家女、寄人篱下的孤女、从事科研的女研究员...无论阶级、学历、工作如何,都逃不出男人枪口下的猎物这一厄运。

  • 3 青时 2024-04-01 23:39:29 重庆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啊,这片雪,一直崩塌在尼罗河畔,听起来遥远。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被看到就是一种进步。这些陌生的无声的故事被写下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传播,今时今日的你和我,看见了,也将成为间接见证者和传播者,也许这一股微弱的悲悯的溪流无法冲垮几千年遗留的堡垒,但还是期待着,它们有朝一日从四面八方汇合出洪荒之力,让对抗有决堤的力气。 想到这里,写下这篇读书感想的我,少了些许旁观者无能为力的负罪感。

  • 2 伊夏 2024-04-25 10:34:07 江苏

    当神不再公允,死在尼罗河畔的只能是可怜人。前现代罪孽故事集,但只要人不曾停止剥削人,这些事情都仍在残酷地持续着。“哈米多从未玩过娃娃,大的小的都没有。农家小孩不玩商店里买来的娃娃,不玩家里自制的布娃娃,不玩玩具火车,不玩纸船,也不玩球,不玩任何东西。事实上,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玩。毕竟玩耍是孩子的事,而他们不算。他们一生下来就已长大,就像幼虫,刚触地便会飞行,就像在陈奶酪里繁殖与生长的虫子,新虫刚离开母亲,便与成虫难分彼此”。

  • 3 连木木 2024-04-09 22:40:18 上海

    每一本书的故事都脱胎于埃及的社会、文化现状,“现在的社会并不比萨达特时代好——甚至更糟”,而女性在其中遭到的压制,和她们循环往复的挣扎,从未停止。最悲哀的莫过于——面纱之下,无人生还。

  • 2 冷烟。 2024-04-30 13:10:04 浙江

    《零点女人》和《神死在尼罗河畔》固然很好。但《回环之歌》也不容小觑,很有伍尔夫《奥兰多》的气质。萨维达真的很爱写眼睛。

  • 1 刀叢中的小詩 2024-05-02 22:31:51 北京

    《面纱下的女性》——四个故事,看来唯有妓女的命运早好一些。因为她是从男权社会中逃离出来,逃离家庭的羁绊,逃离爱情的欺诈,逃离婚姻的禁锢,唯有妓女还有稍微可以择人的些许自由。很多时候,女人若是没有嫁对人,要么变得唠叨,要么变得怨毒。聪明的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她要苟活。我见过太多这样那样的女人了,也包括娜拉。娜拉走后即使是要回来,但她依然还是娜拉,她至少还可以决裂。而那些暂时还没有嫁上人的老姑娘,照样唠叨怨毒,而我欣赏另一种,为什么要把最好的自己嫁给别人呢?

  • 1 Cheer.S 2024-04-19 11:10:20 江苏

    强力推荐!非常锋利非常沉重。其中有属于时代和地域的独特之处,但更多的是超越局部的共性境遇。阶层是一道分割线,性别是更浓重的一道分割线,上层男性剥削和压迫下层男性,下层男性欺凌压榨女性,鞭笞、暴虐、折磨着肉体和心灵,从出生起就被剥夺了自我选择的命运,噩梦一般的回环重复不断连绵永恒。一浪高过一浪的恐惧,无处求救难以反抗的战栗,越过一道高墙背后仍旧是高墙的绝望。四个故事里的女性,身份、家庭、成长和教育背景有所差别,从事不同的工作或生计,可是无论何种环境,那种被各式各样的暴力全方位包围,可能被所有人肆意践踏的处境都是一样的。残酷、震撼、血腥、可恨,唯有一人一杀的极端行径成为了冲破和反抗的唯一方式,要么麻木、要么疯狂、要么死去,她们的善良和宽容无处安放,她们的坚韧和勇敢一直在呐喊。

  • 2 骆驼萌哒哒 2024-04-12 06:35:21 四川

    因为偷吃一块糖被强b,因为一块儿面包被强b,因为饥饿难耐吃了一小块儿肉被强b。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血淋漓的发生在现实中,女性的身心都遭受摧残,是屈辱却还要被男性说:耻辱就应该用鲜血去刷洗。 到底该用谁的鲜血呢?

  • 2 周厌雪 2024-04-20 17:08:07 湖南

    很少有作者在故事的开头就决然宣布人物的既定结局,也很少有人会用一天的生命长度来类比一生,这叫人迷茫,人的一生怎会如此短暂却又如此漫长。 这个故事里有太多可令人赞叹的地方,它残忍地讲清了人类如何以爱、自由、生存为名建造一座囚笼,如何以此对女性堂而皇之地实施暴力,甚至剥削她们的一生。 我喜欢菲尔道斯由“不值得尊重"到重新找回自我,找到"尊重"的过程,但又想,这是否也是个陷阱,如同“爱〞是对她的禁锢,不值得尊重同样是针对于菲尔道斯的语言陷阱—它要她为此而活。 如果反抗是罪,谋杀则是她个人的壮举。序言中精准预判了读者的阅后反应,"我无动于衷地拿起它,却怎么也放不下了。我相信,这也会是你的反应。" 但翻阅这样的一生,没有谁能无动于衷。

  • 2 伲凹 2024-04-12 00:04:22 安徽

    看向这所有的一切,你会发现不管生与死,萨达维所遵循的女权主义分支是激进且毫无歉意的。她强烈反对社会的父权规范,她希望女性在各个领域做出自己的选择,那种真正的选择,也正如如今正义、自由和爱的概念变得复杂、模糊,因为我们依旧生活在一个非常虚伪的社会,现代形式的社会权力结构仍在倾轧,殖民化仍在辐射,这一切又何尝不是被蒙上面纱,扭曲了原貌。面纱之下,我们有几人有的选,又有多少可以选。但我希望你能做出选择, 如果每个女性都应该做出一个选择,那就是不要误以为父权制根本就给了女性选择。

  • 1 小鱼爱哲学 2024-04-08 10:30:13 河南

    读下来确实触目惊心,同为女性,为她们感到非常心疼,愿她们能出离这无穷无尽的轮回,获得自由!

  • 2 Morgan 2024-04-02 21:11:25 浙江

    只读了神死在尼罗河畔和零点女人两本,已经足够震撼。 割礼和暴力贯穿印度女人的一生,从还不知世事开始,他们身为女人就只是低男人一等的性工具和仆人,并且为了让她们保持忠诚还早早的割掉了用于获取快感的性器官。 大街上那些骇人的目光是全世界女人共同的恐惧,为了不再躲避那些下流目光,我们驳斥受害者有罪论,我们坚持穿衣自由,对于女人或妻子的暴力更是不能被容忍的行为。 我们希望活在一个可以在晚上放心出门吃烧烤的社会,而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要变得强大,不要让他们觉得你在恐惧,我不想再听到有人说多穿点、别化妆、太晚别出门都是为你好。 男人的狂怒往往是源于无能,而由他们的罪行所塑造出的扭曲的社会环境,女人并没有理由接受,并且畏畏缩缩的活在其中。我们想要见到阳光,要做的是伸手打破黑暗,而不是蜷缩在黑暗里等待。

  • 1 是樱樱啊 2024-04-05 16:06:49 广东

    震惊!震撼!犀利的文风像刀子割得人生疼,这样的文字需要被看见!

  • 1 小贤-初与序 2024-04-02 21:24:33 浙江

    世界什么时候能对女子公允? “他们不怕我的刀子,怕的是我的真理。它使我不再恐惧死亡、极饿、赤裸或者毁灭。”

  • 1 威尼斯男人 2024-04-07 17:58:54 江苏

    “只有鲜血能洗刷耻辱”,简单的一句话将肉体的鲜血和社会价值中的耻辱联系起来,这种被称为“失贞”的耻辱深深根植于阿拉伯文化。 纳瓦勒·萨达维的写作,感情充沛,卓有成效。她从不浪费过多时间在作品中交代故事背景,或介绍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她叙述清晰,开门见山,直击问题的核心。四篇小说中,作者都特意没有交代历史背景,从而防止了小说文本被定位于特定的时空。这当然是有意为之的选择,这样一来,小说中的事件就不会被落到实处,从而回避了现实的麻烦。

  • 1 张清蕴 2024-04-02 12:14:27 广东

    主观评价:《零点女人》>《神死在尼罗河畔》>《寻觅》>《回环之歌》。 评论区部分豆友是专门针对《零点女人》做的评论,这篇小说的确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提及过数次,最初认识萨达维是通过阿拉伯女性文集《四分之一个丈夫》中的《不求赦免的女人》(《零点女人》节选篇)。 菲尔道斯在经历过“女儿、妻子、妓女、职员、恋人”等社会角色意识到作为成功的妓女比可能比作为妻子、女职员要更自由、更享有尊严,但最后仍然不免受到皮条客压迫,因此反抗杀人入狱。 扎克娅原先和大多数逆来顺受的农妇一般生活,最后相依为命的兄长、独子被诬陷入狱,侄女们都失踪。意识到“神”导致这一切悲剧,最后于尼罗河畔弑“神”入狱。 《寻觅》女主角出身背景、教育和曾经的工作看上去都体面,因梦想与现实迷茫而寻觅。 《回环之歌》,一曲无尽的悲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