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破局――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之道》是一本从经济学原理出发推导出经济困局成因并由此提出解决方法的书籍,由史帆先生的多年思想推演和实践经验汇聚而成。全书以对需求不足型经济危机的剖析为主线,在充分论证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当前可能即将出现的经济困局的前提下,通过“资本收益不可能三角”“企业总体利润源泉定律”这两个理论模型深刻剖析了“静态陷阱”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前者解释了为何一个经济体在中长期历史范围内能够吸收的自发投资总量是有上限的,后者则从企业经营的?度对投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由其成立的三个条件反推控制企业利润,明确了4%这一资本投资红线,进而更好地提出调节市场经济的方法。本书在此基础上对现实形势进行全盘分析,提出了“国股民营”这一解决需求不足困境的建设性方案,即在满足 “两个分离”――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分离以及资本所有者与投资决策者的分离的成熟...
(展开全部)
《破局――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之道》是一本从经济学原理出发推导出经济困局成因并由此提出解决方法的书籍,由史帆先生的多年思想推演和实践经验汇聚而成。全书以对需求不足型经济危机的剖析为主线,在充分论证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当前可能即将出现的经济困局的前提下,通过“资本收益不可能三角”“企业总体利润源泉定律”这两个理论模型深刻剖析了“静态陷阱”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前者解释了为何一个经济体在中长期历史范围内能够吸收的自发投资总量是有上限的,后者则从企业经营的?度对投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由其成立的三个条件反推控制企业利润,明确了4%这一资本投资红线,进而更好地提出调节市场经济的方法。本书在此基础上对现实形势进行全盘分析,提出了“国股民营”这一解决需求不足困境的建设性方案,即在满足 “两个分离”――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的分离以及资本所有者与投资决策者的分离的成熟资本市场中,将资本所有者从个人置换为公有,以此将企业盈余资金吸收进经济循环,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为解决当下经济困境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
史帆,北京大学物理学硕士,百亿私募致诚卓远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创始人,北京大学金融校友联合会副会长。
比起建立理论体系,能够有意识的打破过去理念是尤为可贵的,总结过去都是可以驾轻就熟的,可一但拜访到未来的时候就变得无法预测了。希望这本书能让人多问一句:是这样么?
对于历史小白和经济小白的我,读了一半受益匪浅,醍醐灌壶。2024年希望可以破局。
https://mp.weixin.qq.com/s/hruur1vbpdcnRyfQqhDugQ 跟经济学家徐高的提倡类似,把庞大的国有企业的分配做到公有化。 读完了公文,对目前需求不足问题的底层逻辑讲的特别透彻,资本增量与需求是匹配的。大部分的资本的收益就源于社会个体的债务金融资产的放大,而当整个社会杠杆率无法再扩大时,这些资本收入尽管在增量上没有增加,但存量收入依然庞大,只能靠政府维持需求的... https://mp.weixin.qq.com/s/hruur1vbpdcnRyfQqhDugQ 跟经济学家徐高的提倡类似,把庞大的国有企业的分配做到公有化。 读完了公文,对目前需求不足问题的底层逻辑讲的特别透彻,资本增量与需求是匹配的。大部分的资本的收益就源于社会个体的债务金融资产的放大,而当整个社会杠杆率无法再扩大时,这些资本收入尽管在增量上没有增加,但存量收入依然庞大,只能靠政府维持需求的缺口。直接解决掉资本不太现实,但做到资本收益共享还是有可能的,我国拥有庞大的公有制为基础的国企,同时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国股民营其实是共享资本收益!存量无法改变,蛋糕可以重新划分 (展开)
一开始,我觉得名字起的有点问题耽误了书的价值。现在看来,“民经”的意思很重。抛弃沉淀很长时间的基础理论,创造新的概念,对自己创立的“学说”很绕的重新解释一遍,陷入了逻辑循环。作者以财政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城市经济学理论”。用“集合”的概念解释经济、城市等等,如果概念就是错的,那么之后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作者对土地财政的解释会很合一些人的心意,虽乏善者,但依然有可从之处。初学者如我,不太适合看... 一开始,我觉得名字起的有点问题耽误了书的价值。现在看来,“民经”的意思很重。抛弃沉淀很长时间的基础理论,创造新的概念,对自己创立的“学说”很绕的重新解释一遍,陷入了逻辑循环。作者以财政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城市经济学理论”。用“集合”的概念解释经济、城市等等,如果概念就是错的,那么之后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作者对土地财政的解释会很合一些人的心意,虽乏善者,但依然有可从之处。初学者如我,不太适合看这种大作,还是应该从基本概念、常识和通识看起,否则便误入歧途了。《破局》这本书也是一个道理,作者不仅仅创造概念,还发明定律,其实读一些粗浅的逻辑书就知道,归纳法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而演绎法的歧途便是穿凿附会。 (展开)
从贫富差距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经济危机的产生,很好理解,蛮有启发性的,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到的一个节点上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明显不太能解决问题,需要一些这样的探讨。
> 更多书评 2篇
> 11人在读
> 46人读过
> 344人想读
订阅关于破局――需求不足的成因及解决之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农夫果园 2024-08-16 18:45:05 上海
比起建立理论体系,能够有意识的打破过去理念是尤为可贵的,总结过去都是可以驾轻就熟的,可一但拜访到未来的时候就变得无法预测了。希望这本书能让人多问一句:是这样么?
0 有用 叶子农 2024-07-21 16:39:02 福建
对于历史小白和经济小白的我,读了一半受益匪浅,醍醐灌壶。2024年希望可以破局。
9 有用 向阳 2024-02-29 10:40:24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hruur1vbpdcnRyfQqhDugQ 跟经济学家徐高的提倡类似,把庞大的国有企业的分配做到公有化。 读完了公文,对目前需求不足问题的底层逻辑讲的特别透彻,资本增量与需求是匹配的。大部分的资本的收益就源于社会个体的债务金融资产的放大,而当整个社会杠杆率无法再扩大时,这些资本收入尽管在增量上没有增加,但存量收入依然庞大,只能靠政府维持需求的... https://mp.weixin.qq.com/s/hruur1vbpdcnRyfQqhDugQ 跟经济学家徐高的提倡类似,把庞大的国有企业的分配做到公有化。 读完了公文,对目前需求不足问题的底层逻辑讲的特别透彻,资本增量与需求是匹配的。大部分的资本的收益就源于社会个体的债务金融资产的放大,而当整个社会杠杆率无法再扩大时,这些资本收入尽管在增量上没有增加,但存量收入依然庞大,只能靠政府维持需求的缺口。直接解决掉资本不太现实,但做到资本收益共享还是有可能的,我国拥有庞大的公有制为基础的国企,同时完善资本市场制度,国股民营其实是共享资本收益!存量无法改变,蛋糕可以重新划分 (展开)
3 有用 率土流觞 2024-03-19 19:59:34 吉林
一开始,我觉得名字起的有点问题耽误了书的价值。现在看来,“民经”的意思很重。抛弃沉淀很长时间的基础理论,创造新的概念,对自己创立的“学说”很绕的重新解释一遍,陷入了逻辑循环。作者以财政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城市经济学理论”。用“集合”的概念解释经济、城市等等,如果概念就是错的,那么之后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作者对土地财政的解释会很合一些人的心意,虽乏善者,但依然有可从之处。初学者如我,不太适合看... 一开始,我觉得名字起的有点问题耽误了书的价值。现在看来,“民经”的意思很重。抛弃沉淀很长时间的基础理论,创造新的概念,对自己创立的“学说”很绕的重新解释一遍,陷入了逻辑循环。作者以财政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城市经济学理论”。用“集合”的概念解释经济、城市等等,如果概念就是错的,那么之后的讨论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作者对土地财政的解释会很合一些人的心意,虽乏善者,但依然有可从之处。初学者如我,不太适合看这种大作,还是应该从基本概念、常识和通识看起,否则便误入歧途了。《破局》这本书也是一个道理,作者不仅仅创造概念,还发明定律,其实读一些粗浅的逻辑书就知道,归纳法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而演绎法的歧途便是穿凿附会。 (展开)
0 有用 克克 2024-05-27 15:15:28 湖北
从贫富差距的视角分析不同类型经济危机的产生,很好理解,蛮有启发性的,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又到的一个节点上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明显不太能解决问题,需要一些这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