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拉班·扫马的收集与爱情 短评

热门 最新
  • 32 Erimos木星上行 2024-06-17 16:24:14 中国香港

    当当购入。作者朋友太多了,看评分还以为内地出现了个新生代文学天才,短评都在称赞作者美貌,恍惚间仿佛回到那些美女作家的年代。称赞女性作者美貌是最糟糕的事,轻而易举抹杀她的个性。作品本身:拙劣的仿写,行文只有戏耍而无真情。和大头马一个毛病,状若聪明而不好看。

  • 12 破罐 2024-06-19 22:50:03 四川

    说实话前三章看完已经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致了。我能理解作者的苦衷(苦衷也不一定准确),但必须承认,文本之悦我是真的无能领悟到。你甚至很难把它归类,严肃文学算不上,通俗文学我觉得似乎也算不上。大概是想借仿写的名头做出的文本实践(我宁愿读文论)。°(°¯᷄◠¯᷅°)°。但是还是夸一下作者难得的毅力,塑造的这本书至少在某些方面是自洽。但,也仅此而已。

  • 10 做个普通人 2024-06-15 09:14:53 湖北

    这算是续写或者翻拍,看不见的城市,但是体验感确实远远不如看不见的城市。

  • 8 不流ᝰ 2024-07-23 11:22:01 安徽

    说点实话。语言流于语言的表面,其下除去设定的概念之外,没有深度。形式太过于模仿卡尔维诺,就得接受与卡尔维诺的对比。读得很尴尬,想象力并不是扔一个不严谨的比喻,然后没有节制地衍生肤浅的概念,想象力在于细节。将一种熟练的语感投入到不克制的空想之中,不克制让语感是“习得”的缺点暴露无遗。这是一种牵强肤浅的写作,流于形式,在文本中不厌其烦地调用名作、名作家的做法非常糟糕。致敬不是报菜名,而且对于所调用的文本与人的关联性也没有深度。写得不好,概念大于实质,而且概念过时,实质稀薄。

  • 7 西木野 2024-07-01 16:12:38 日本

    昆汀:青年导演抄斯皮尔伯格可以成为不错的导演,抄库布里克你就..

  • 4 #21 2024-06-06 18:26:21 四川

    像一本写给文学的情书。收集者前行的路是微光,是瑰丽与神秘,是孤独漫漫,也是轻拂即消散的瞬间。

  • 3 邓安庆 2024-08-04 09:50:26 江苏

    22岁时能写到这个程度真是让人惊叹。从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里脱胎而出,而不受限于大师的设定,衍生出自己的样貌。他要虚构四十种不存于现实世界的文学样态,也就是要有四十个“点子”,然后又要能在短短的篇幅里实现逻辑自洽,这是很难的,可他做得很好,精巧,也纯真,有挡不住的少年气息。作品里提到了很多文学经典,但并无掉书袋之嫌,反而处理得轻巧通透,没看过的人也能毫无阻碍地读进去。

  • 3 malingcat 2024-06-25 08:12:07 上海

    确实,看不见的五十五座城市里怎能没有书呢?一个以书为生的“博卡青年”,重新营造了四十四座文学形态的城池。“游历”是古老的文学结构方式,“异域”是悠久的心理投射场所,拉班·扫马在史书上确有记载,让这个“西行的马可·波罗”在书城与书城间一路跋涉,为什么不呢?设计精妙,时有灵光,阅读本书不需要一个文学系的毕业证,但需要有放下成见、轻装上路的心态:这很有趣。

  • 3 智多星兔宝宝 2024-06-24 17:04:34 上海

    著名的《金蔷薇》里,帕乌斯托夫斯基提到过一种富含矿物质的泉眼。只要往里投入随便什么样的一根树枝或枚钉子,过不了一会儿,上面就会凝结成许多雪白的晶体,从而变成真正的艺术作品。余凯的思维结构中,似也带有这样一种泉眼。他所有的体验、认知掉入其中,拿出来时,都能镀上美丽的霜层。

  • 3 何家炜 2024-06-26 09:33:25 上海

    关于小说的小说,挺猛的想象力

  • 2 陸鰅痷 2024-07-15 14:23:26 北京

    『 与腐朽做斗争,才是小说收集者的使命。』信哉。

  • 2 何知 2024-07-01 01:37:22 北京

    人们总希望阅读能带来愉悦或答案,而这本书却像一场游戏,任你自由地在文本间捉迷藏,或像孩童般挑战万事万物。它的存在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叙事没有确定性,亦不可证伪,我们之所以书写,是由记忆把无法带走的时间收集起来,但记忆可以篡改,或因时间的浸泡而变得模糊,而不变的是,收集它们就像爱一样无可抑制、简单纯粹。这是一本关于存在的旅程、一本文学密语,像谎言,也像寓言。

  • 2 丁小龙 2024-06-24 16:05:01 陕西

    应当以阅读诗集的方式,阅读这部长篇小说——每一节都是一扇门,从不同的门进入,你会收获不同的文学体验,你会领受不同的文学启示。时间在空间中流淌,而这本书的陌异空间在阅读的时刻同时向你敞开:这不仅是现代性的共时性体验,更是在缮写室中独自念出的祷词。我听到了他的呼喊,于是转身走向他,走向那不确定的众神之山。他的文字灵动清澈,仿佛是流淌在荒野上的金色河流,但他作品的内核却如同沉默的圣山——他笃定地写下的每一个字,是攀登高山后留下的思想脚印。这本书是行旅之书,思想之书,更是爱之书:对文学的爱,对时间的爱以及对具体的人的爱。

  • 1 尼克丽特丝 2024-07-18 20:06:57 江苏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动地球”不是阿基米德说的吗,为什么是亚里士多德的召唤师在念叨

  • 1 龙涎香 2024-06-10 22:20:44 浙江

    以拉班·扫马为叙述者和向导的另一种看不见的城市,寻找小说之旅。这不但是博卡青年们会喜欢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触及了赫伊津哈的游戏内核。话说蒙元时代像鲁不鲁乞、波罗、扫马、白图泰那样的原型,几乎个个都可以低维度展开。 蝇营世界里,惟有写作者可以构建自己的宇宙,这是最大的自由。

  • 1 茉莉拿铁不加糖 2024-06-19 23:50:53 四川

    我常常脑袋空空也觉得生活无趣,所以很羡慕作者这样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我很喜欢的“流体之三”,人类被摆放在书架上待书籍选择,有一种看《动物农场》《克拉拉与太阳》的感觉;“镜面之五”里把那些文学史上的人物以另一种相反的形式呈现出来;沙漠里的种树人;给拉班递苹果的《树上的男爵》等等。空间的镜像,时间的折叠是我对这本书每个小节的感受,好似不相干,但又好像有所链接。拉班一路收集,他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收集各种各样的小说,遇到原地等待的人,遇到和他相似的人,最后都成为他自己的一部分。作为普通读者自然不会管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文学手法,只要它是有趣的有意思的书,即便它不是伟大的作品,而我说《拉班扫马》就是有趣的。没能读出作者对爱的传达,是因为我常常理解不了爱,这也是我今年发现的问题,或许下次再读就明白了

  • 1 迦南 2024-04-24 19:10:47 上海

    相似的人总归会相遇,现实的遗憾通过想象得以延伸,哪怕只是在书中,马可•波罗与忽必烈,马可•波罗与拉班•扫马……

  • 0 知阴 2024-04-18 23:05:03 北京

    《收集者》的书名变长了,作者广奈美的名字变短了,理解这种为市场作出的改变。写小说的人有奶便是娘,只要您给个好评,广奈美怎么着都行。(蒋雯丽下跪语气 何况广奈美写的小说真的不差啊…

  • 0 以然 2024-04-19 11:11:47 上海

    广奈万岁!《收集者》万岁!(四年前读过了,时间真快。广奈的书好看,人更好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