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出门远行 短评

热门 最新
  • 565 柳代夫 2024-03-25 15:01:01 北京

    当一个名人、伟人写出毫无逻辑的文章时,评论就是独特、有个性,通假字。而我儿子写出同样无逻辑的作文时,评论只有“重写”

  • 145 难养也 2024-03-10 10:24:06 北京

    不喜欢。不能因为作者是余华就对书有滤镜。用离骚般的佶屈聱牙,写盗梦空间般的烧脑难懂,这不是文学的目的。文学不是写自己想写,那应叫日记。什么命运,什么真实虚幻,写出世界上只有自己知道谜底的谜面,也许根本就不叫谜语。

  • 58 欲与周 2024-03-26 12:10:28 重庆

    “我感到世界有其自身的规律,世界并非总在常理推断之中。”爹的,写得真tm牛逼!

  • 92 艾莉森王 2024-03-07 16:18:14 贵州

    很快读完的一本不算长的小说,充满了隐喻。我一向认为安逸且稳定的生活是更危险的,而出门远行的这条路指的也是人生的道路吧,刚外出时外面的一切让人感到熟悉又陌生,接下来又遇到了种种现实的冲击、艰险,但最后总会找到某个地方,让我们心安!像极了我在游民4年后,选定在西班牙暂时定居的心情,果然人生的选择与道路都有人走过,这些故事也都有人继续在述说着

  • 27 手目 2024-03-20 21:41:06 陕西

    設計和營銷都太爛了。

  • 35 哈呀西桑 2024-03-07 10:15:21 上海

    封面太丑了,品质太差了,用纸很廉价,营销很辣眼,拿到书已经就不想看了

  • 33 李小丢 2024-03-07 15:04:37 辽宁

    初出茅庐的余华驾驭文字的能力就已经足够令人妒忌,他写出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成长阵痛,初入社会受到冲击的震动,但我们总要走过去看,才会看清世界的面貌,就像小说里说的:“走过去看吧。”《十八岁出门远行》最触动人,《鲜血梅花》惘然又引人遐想,《此文献给少女杨柳》凄美,有博尔赫斯的感觉,读的时候一直想到《环形废墟》。

  • 21 二驴不二 2024-03-23 14:12:38 天津

    读不懂 都是汉字就是不懂

  • 17 神仙虫子 2024-04-05 11:24:54 湖南

    不能因为是余华就给好评…

  • 12 欧阳十三大人 2024-03-10 09:31:24 广西

    读多少遍都觉得撼动不已,我们以为长大是慢慢的,其实那只是一瞬间的事,或许来自于一顿不论分说捶打,这不正是世界最为真实的样子吗?

  • 52 烟波人长安 2024-03-07 11:11:21 北京

    余华的文笔就不用我吹了。说实话这个短篇集里的小说我之前居然一个都没看过。。。只能说不愧是成名作,细腻残酷又温暖,已经能看到余华后来作品的影子,那种独属于一个作家的声音和基调。《鲜血梅花》这篇格外有意思,包裹在传统武侠里的荒诞叙事,好作家真的无所谓题材哎。

  • 10 花花不爱晒太阳 2024-04-03 11:29:00 辽宁

    以前一本书能收纳鲁迅毕生的心血,以前一盒药品不只能吃两天,以前张国荣不满意的歌曲不会发行,以前有些作家的处女作在他死后才出版……

  • 19 子戈 2024-03-07 10:43:28 北京

    莫言说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确如逻辑清晰的梦呓一般。 这是余华27岁时的作品,文字恣意、笃定,有少年气。讲男孩被父亲逼着上路,第一次见到世界,在这趟背着红书包、迎着晚霞的旅程里,他首先见识了残忍。 倒车坏在了半路,苹果被分食,众人阴沉着脸,司机扬长而去。每一个比喻,都一语中的。每一笔荒诞,都力透现实。

  • 6 汩汩 2024-03-19 16:47:54 广东

    用这个短篇作为书名噱头总有点欺骗读者的感觉,后面“实验性”的作品和十八岁出远门有什么关系呢?

  • 7 第七大陸 2024-04-20 21:21:38 北京

    给杨柳到底在写啥???余华揪着时间乱码写开心了,丝毫不考虑读者感受是吧,反正有人能给我过度解读…一些少年气,一些迷茫,一些混乱和幽默的时刻,这些都好,《虚伪的作品》更好。

  • 6 王食欲 2024-04-07 11:21:04 北京

    感觉看这本书是非常烧脑的,但也是很享受的,余华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能极佳的驾驶笔下的文字。有很多句子都忍不住想要摘抄。说他是一本文学作品,不如说这是一本探究年轻余华内心的破案推理剧本杀。

  • 11 福尔磨叽 2024-03-28 22:28:34 北京

    一水儿的五颗星我都惊呆了。

  • 8 辣辣 2024-04-29 17:15:23 江苏

    这种是不是就像十八岁的少年无病呻吟,追求梦幻虚无🥺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就是不知所云;但是从当时写作的心境只会感慨:我真的叛逆又自由,遗世又独立

  • 6 鱷魚飛行曹亞瑟 2024-03-29 15:55:31 河南

    这本书是余华的处女小说集,原收在作家社的“文学新星丛书”中。此套丛书我基本收齐,但就是没有《十八岁出门远行》,因为价格被炒得老高,干脆不要了。所以读客再版这本书真是来得恰在其时。余华宣传这本书时那个满头铁青的造型真是台适合“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形象了。但就拿《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小说来讲,当时李陀说余华此作“已走在中国文学前列了”,现在看来,写得真是不免稚嫩,放现在估计很多杂志都不会刊发的。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当时能这样写,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书里面的很多篇,现在看都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这就是时代的局限吧。这就是文学的阶梯,也许没有这本书,就没有后来写《活着》的余华。

  • 4 空有不二 2024-05-05 05:03:11 德国

    余华说“时间的意义在于它随时都可以重新结构世界,也就是说世界在时间的每一次重新结构之后,都将出现新的姿态。”这本书中的故事很多都是遵循这一点写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