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些钢笔素描之细致与美妙,彰显了博物学与艺术领域相结合的魅力,英国人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啊,想当年,达尔文、威尔逊等人的画笔都堪比相机,留下了珍贵的生物资料,这种传统保留迄今,现在作为艺术科普,让传播更具有视觉效应。
作者也太厉害了,这本书非常适合收藏,里面的插图真是超级好看,热爱森林和自然的朋友值得拥有!
从里到外符合我审美的实心大砖头
如果你真是搞设计的、艺术的、美术的等等创意方面工作的人啊,千万别死盯着某一领域的内容,你不能说你是画油画的于是每天都只看油画,集百家之所长,才能让你推陈出新,跳出循规蹈矩的俗套圈子。 后浪《新森林志》这本厚重的艺术类图册百科书籍,你可以当做植物学爱好者的科普之用,也可以当做你提升艺术修养美术借鉴的好参考,具体怎么吸收,就看你个人,非常建议翻看一下,绝对不会失望。 今天这个小秘密我说出来了,如果你还没把握,就不怪我了哟~~~
真正意义上的“闲书”,又厚又沉,适合长年摊在某张从不会被用来吃饭、写作、拼图之类的桌子上(当然,我没有),闲来翻一下,纸张咔咔作响,艺术和科普兼备,既不会给读者压力,读者也生不出与人争论是非之心。
“树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系。”
这本书足足5斤重!用料扎实,内容好看,而且200多幅精美的钢笔素描居然是一位解刨学家画的!太赞了!
精美又沉。这两个优点让它长着一张“我是给专业人士当参考资料的”脸,以至于我拿它有点不知怎么办好,总觉得拿在我手里是暴殄天物。作为一个只看字儿的人,我还是在这本书里捡到了不少观念上的宝贝疙瘩、让我可以修剪和延伸我原本的知识体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树木:那棵比你爷爷的爷爷活得还长的树,你看见它想的是它遮的阴和见证过的岁月,可是当年种下它的人也许想的是矿井里缺木头了、用来实现国王的战争野心的战舰还缺一根长长的桅杆。
在灵动细腻的黑色线条之间,似乎流淌着洗刷疲惫的森林气息。而厚实纸张的独特纹理,带来了仿佛轻触着树干的手感,阅读它的感受简直就是一场书桌上的深林之旅,沉浸又惬意。
钢笔画的确拥有隽永的美,树木更是。
200多幅钢笔素描写生,很多幅是按照真实尺寸绘制的,尤显心醉之细节与壮美。每个虫眼结疤,湿润或焦干卷曲都在倾诉着奇妙与完美。读者也会很容易分辨出是盎然新鲜的枝条,还是固定支点推送的姿态,生命力量已尽干涸的标本。 文字专业,每种树的科属,生物学分布环境,造林学,病害,应用与展望。这些树种组成代表了英国近代林业历史与科学,致敬了1664年伊夫林《森林志》,望人类守护住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以期拥有地球绿色生态的未来。 令人开心的是,多数树种在我附近公园植物园能够寻到对照印证。真是本精良美丽的大部头。
春节假期,到云南旅游;去看了云南大学的会泽院。老建筑旁边是老树木,然后在阳光之下,建筑光影与树影斑驳交相辉映。突然想哭,内心特别感动。穿越时间的房子和树木,留存着历史的痕迹,跨越时间与我们对话。 树木经历时间,又为我们提供遮蔽空间,给予我们安定且治愈的力量;但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 “什么能安慰你们?大自然。一次又一次。” 这大概也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非常厚实,放在书桌上用了好一段时间才舍得看完,很多树在那样的笔触下都似乎有了呼吸,有时中全景非常粗犷,而细节又精致稔腻,还有很多有趣的tips,原来树为了生存经常会表现出非常精明的策略,而人们不经过长期系统的观察往往并不能理解甚至误解。很多很多树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我却因为绘画而更想要了解它们,很神奇的体验。感谢后浪!
算是漂亮的一本书。装帧、印刷、用纸,都挺好的,但你要说真的会读内容么,也不必,可能非常热爱植物的人会吧……钢笔画不错,作为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的工具书的意义比较大(植物博物样式参考)
超级美!光是随意翻翻就好舒适,还获得了很多知识。
从1664年“为了绅士和上流社会人士的乐趣和消遣”而形成的《森林志》,到三百五十年后,“希望鼓励人们接受并振兴木文化……赞叹林地的美丽和富饶”的《新森林志》,人类总算认识到“树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系”,而不尊重森林,它们也将不再在乎你。
好赞,插图也太精美了😊
是一本会一直在案头供随时翻阅的书,非常适合遇到一种树木就到书里印证相关的分布环境、科属、造林学知识,200多幅绝美钢笔素描非常适合临摹(不会画画者暴言…封面用的草木纸,每次翻阅都能从手感上触碰森林的自然气息,大自然就是这样死亡与生命延续紧密交织着。从森林生长的环境土地、到英国常见树木再到通过造林学展望未来的森林,学会了欣赏林地的美丽与富饶、赞叹树木的姿态,路边常见的树木修剪其实很需要正确技术,保留树皮脊才能让树木自然恢复伤口…公园二十分钟变得更有趣了!
装帧,插图,都很好。很素净,准确。没仔细看内容,扫了一下还不错。
适合放在有森林的民宿里阅读
> 新森林志
3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4-02-18 10:26:11 浙江
这些钢笔素描之细致与美妙,彰显了博物学与艺术领域相结合的魅力,英国人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啊,想当年,达尔文、威尔逊等人的画笔都堪比相机,留下了珍贵的生物资料,这种传统保留迄今,现在作为艺术科普,让传播更具有视觉效应。
1 有用 小鱼爱哲学 2024-02-18 21:25:39 北京
作者也太厉害了,这本书非常适合收藏,里面的插图真是超级好看,热爱森林和自然的朋友值得拥有!
1 有用 Adayuee 2025-01-08 14:22:06 北京
从里到外符合我审美的实心大砖头
1 有用 麒麟 2024-02-19 23:32:53 北京
如果你真是搞设计的、艺术的、美术的等等创意方面工作的人啊,千万别死盯着某一领域的内容,你不能说你是画油画的于是每天都只看油画,集百家之所长,才能让你推陈出新,跳出循规蹈矩的俗套圈子。 后浪《新森林志》这本厚重的艺术类图册百科书籍,你可以当做植物学爱好者的科普之用,也可以当做你提升艺术修养美术借鉴的好参考,具体怎么吸收,就看你个人,非常建议翻看一下,绝对不会失望。 今天这个小秘密我说出来了,如果你还没把握,就不怪我了哟~~~
1 有用 danyboy 2024-08-26 23:43:50 北京
真正意义上的“闲书”,又厚又沉,适合长年摊在某张从不会被用来吃饭、写作、拼图之类的桌子上(当然,我没有),闲来翻一下,纸张咔咔作响,艺术和科普兼备,既不会给读者压力,读者也生不出与人争论是非之心。
0 有用 Xiao的储藏间 2024-02-22 13:38:11 海南
“树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系。”
0 有用 一一进阶奥特曼 2024-02-19 16:23:21 山东
这本书足足5斤重!用料扎实,内容好看,而且200多幅精美的钢笔素描居然是一位解刨学家画的!太赞了!
2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24-03-10 11:53:36 江苏
精美又沉。这两个优点让它长着一张“我是给专业人士当参考资料的”脸,以至于我拿它有点不知怎么办好,总觉得拿在我手里是暴殄天物。作为一个只看字儿的人,我还是在这本书里捡到了不少观念上的宝贝疙瘩、让我可以修剪和延伸我原本的知识体系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树木:那棵比你爷爷的爷爷活得还长的树,你看见它想的是它遮的阴和见证过的岁月,可是当年种下它的人也许想的是矿井里缺木头了、用来实现国王的战争野心的战舰还缺一根长长的桅杆。
1 有用 鹤游西 2024-03-04 14:29:38 吉林
在灵动细腻的黑色线条之间,似乎流淌着洗刷疲惫的森林气息。而厚实纸张的独特纹理,带来了仿佛轻触着树干的手感,阅读它的感受简直就是一场书桌上的深林之旅,沉浸又惬意。
1 有用 马戏团🎪 2024-01-30 12:35:51 上海
钢笔画的确拥有隽永的美,树木更是。
2 有用 珍妮的肖像🦤 2024-02-09 14:53:22 山东
200多幅钢笔素描写生,很多幅是按照真实尺寸绘制的,尤显心醉之细节与壮美。每个虫眼结疤,湿润或焦干卷曲都在倾诉着奇妙与完美。读者也会很容易分辨出是盎然新鲜的枝条,还是固定支点推送的姿态,生命力量已尽干涸的标本。 文字专业,每种树的科属,生物学分布环境,造林学,病害,应用与展望。这些树种组成代表了英国近代林业历史与科学,致敬了1664年伊夫林《森林志》,望人类守护住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以期拥有地球绿色生态的未来。 令人开心的是,多数树种在我附近公园植物园能够寻到对照印证。真是本精良美丽的大部头。
1 有用 贰宏 2024-03-18 21:35:17 浙江
春节假期,到云南旅游;去看了云南大学的会泽院。老建筑旁边是老树木,然后在阳光之下,建筑光影与树影斑驳交相辉映。突然想哭,内心特别感动。穿越时间的房子和树木,留存着历史的痕迹,跨越时间与我们对话。 树木经历时间,又为我们提供遮蔽空间,给予我们安定且治愈的力量;但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 “什么能安慰你们?大自然。一次又一次。” 这大概也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0 有用 烁 2024-08-01 17:05:55 山东
非常厚实,放在书桌上用了好一段时间才舍得看完,很多树在那样的笔触下都似乎有了呼吸,有时中全景非常粗犷,而细节又精致稔腻,还有很多有趣的tips,原来树为了生存经常会表现出非常精明的策略,而人们不经过长期系统的观察往往并不能理解甚至误解。很多很多树距离我们非常遥远,我却因为绘画而更想要了解它们,很神奇的体验。感谢后浪!
1 有用 一条河流 2024-01-31 12:29:36 北京
算是漂亮的一本书。装帧、印刷、用纸,都挺好的,但你要说真的会读内容么,也不必,可能非常热爱植物的人会吧……钢笔画不错,作为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的工具书的意义比较大(植物博物样式参考)
0 有用 U 兔 2024-12-27 16:21:04 山东
超级美!光是随意翻翻就好舒适,还获得了很多知识。
0 有用 伊夏 2024-11-01 16:49:59 江苏
从1664年“为了绅士和上流社会人士的乐趣和消遣”而形成的《森林志》,到三百五十年后,“希望鼓励人们接受并振兴木文化……赞叹林地的美丽和富饶”的《新森林志》,人类总算认识到“树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体系”,而不尊重森林,它们也将不再在乎你。
0 有用 C丹X 2024-06-06 00:47:30 广东
好赞,插图也太精美了😊
0 有用 mawwa 2024-05-31 12:21:15 四川
是一本会一直在案头供随时翻阅的书,非常适合遇到一种树木就到书里印证相关的分布环境、科属、造林学知识,200多幅绝美钢笔素描非常适合临摹(不会画画者暴言…封面用的草木纸,每次翻阅都能从手感上触碰森林的自然气息,大自然就是这样死亡与生命延续紧密交织着。从森林生长的环境土地、到英国常见树木再到通过造林学展望未来的森林,学会了欣赏林地的美丽与富饶、赞叹树木的姿态,路边常见的树木修剪其实很需要正确技术,保留树皮脊才能让树木自然恢复伤口…公园二十分钟变得更有趣了!
0 有用 PlasticCabbage 2024-08-22 16:24:22 山东
装帧,插图,都很好。很素净,准确。没仔细看内容,扫了一下还不错。
0 有用 lavi 2024-09-18 08:57:19 上海
适合放在有森林的民宿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