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浦睿文化
原作名: Mr Gwyn
译者: 陈英
出版年: 2024-4
页数: 296
定价: 68
装帧: 精装
丛书: 睿读经典
ISBN: 9787572615610
内容简介 · · · · · ·
贾斯珀·格温,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讲故事的迷人天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在散步的途中,他突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不久,他便开始一步步地从原来的生活中退隐了。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从格温先生决意自我消隐的那一刻开始,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寻找自我之旅就开始了。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它,才能让心不再漂泊。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人物,忙碌于冒险和日常生活,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我们是整个故事,不仅仅是那些人物。我们是那些我们散步的树林,是骗人的坏蛋,是周围的混乱,是所有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是东西的颜色、声音,您能懂吗?”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是《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经典作品,也是他眼中自己的最佳作品。
******************
巴里科写了一篇温柔的沉思录,关于书和人如何在时间...
贾斯珀·格温,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有讲故事的迷人天赋。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在四十三岁的某一天,在散步的途中,他突然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了厌倦。不久,他便开始一步步地从原来的生活中退隐了。他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从格温先生决意自我消隐的那一刻开始,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寻找自我之旅就开始了。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找到它,才能让心不再漂泊。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人物,忙碌于冒险和日常生活,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我们是整个故事,不仅仅是那些人物。我们是那些我们散步的树林,是骗人的坏蛋,是周围的混乱,是所有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是东西的颜色、声音,您能懂吗?”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是《海上钢琴师》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经典作品,也是他眼中自己的最佳作品。
******************
巴里科写了一篇温柔的沉思录,关于书和人如何在时间中以几乎难以察觉的方式改变我们、打动我们、召唤我们,就像许多在黑暗的掩护下偷渡到我们生活中的特洛伊木马。——《纽约时报》
巴里科是一位多产的欧洲文学大师,常被拿来与卡尔维诺相提并论……这本神秘的小说所带来的可亲的怪异感是村上春树都无法比拟的。——《出版人周刊》
巴里科的语言很简练,但寓意深远。也许这就是他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朱塞佩 · 托纳多雷(《海上钢琴师》导演)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亚历山德罗·巴里科(Alessandro Baricco),意大利作家。1958年生于都灵。曾获意大利坎皮耶罗奖、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维亚雷焦文学奖和博斯克城堡文学奖。巴里科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艺术与童话气质,富有实验性与音乐感,浓缩了人类美好而温暖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
译者:
陈英,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语言学博士,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译有马格里斯《微型世界》、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斯塔尔诺内《鞋带》、巴里科《一个人消失在世上》《海上钢琴师》、格罗西《拳头》等。2020年获评“单向街年度译者”,2021 年获意大利共和国总统颁布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翻译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唯一让你活下去的东西,其实会慢慢地杀死你。就像孩子对于父母,成功对于艺术家,太高的山脉对于登山者,写作对于贾斯珀·格温。 最终的解决方案总是在某种瞬间情绪的指使下,才能找到。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
老头摇了摇头。 ——故事不是画像。 ——贾斯珀·格温觉得那就是画像。有一天,我们俩坐在公园里,他跟我解释说,我们每个人对自己都有定的看法,起初可能只是一个混乱的初步看法,但最后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看法。事实是,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常常和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相符,我们能认出这些人物。 ——比如说? 吕蓓卡想了一下。 ——比如说一个人想回家,但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者另一个人总能比其他人更早发现一些事情,类似这样的情况,是我们能领悟到的自己。 ——但这有些傻。 ——不是。我说得不准确。 老头盯着她看,能看得出来他很想了解这件事情吕蓓卡说: ——贾斯珀・格温教给我,我们不是一些人物,我们是故事。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人物,忙碌于冒险和日常生活,但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我们是整个故事,不仅仅是那些人物。我们是那些我们散步的树林,是骗人的 坏蛋,是周围的混乱,是所有我们经历过的事情,是东西的颜色、声音,您能懂吗? ——不能 ——您是做灯泡的,有没有这种时刻,您认出了种灯光,这种灯光就是您? 老头想起了在乡间别墅门上亮起的小灯,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他说: ——有那么一次 ——那么您就能明白了,那个灯光就像故事的一角。如果有像您一样的灯光,也会有一种声音、一个街角、一个路人、很多男人,或者一个孤单的女人,类似这样的事情。您别只想着灯的事情,您想想周围的一切,您想一个故事。这个世界上,在某个角落正在发生的放事,如果您能找到,那个故事就是您的画像。您能明自吗? 老头做了一个习惯动作。大意表示“是”,昌卡微笑了 ——贾斯珀・格温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中的几页,但是这本书没入写过。在我们头脑里的书架上寻找,也找不到。他告诉我,他想做的事情就是。给那些 找他的人写出那本书,写...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0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一个人消失在世上"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一个人消失在世上"的人也喜欢 · · · · · ·
一个人消失在世上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 更多书评 4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8.4分 948人读过
-
McSweeney's (2014)暂无评分 8人读过
-
Gallimard (201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Feltrinelli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内意大利文学译介(2015——) (宝王白奖评委)
- 购书单【1】 (波豆豆)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2020年起出版的外国文学译本【网店上架】 (鲸岛)
- 他山之玉 (鶴景)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0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一个人消失在世上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怕热的小丸子 2024-06-09 00:46:36 北京
真的是一口气读完!消失是意识上的转移!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消失,也不是社会性切断联系,而是变成我的全部触达的所有事物的结合,一个延续的故事。语言真的节奏很好,排版也很好,读得非常的顺畅又沉浸其中。所以,每个人以一种故事性的方式存在着,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是一个网!哇,我好喜欢这个设定!我读对了吗?
14 有用 小矮子 2024-04-24 20:33:35 浙江
轻盈。简约的笔触写出了神秘的气质。临近结尾变成了悬疑,悬疑过后是感动,感觉很奇妙。
3 有用 荷尔德森 2024-04-27 10:39:08 海南
读之前以为是更平民版的消失指南,读了后发现他这个消失好费钱。所以平民到底如何消失?自我是可以逃脱的吗?
8 有用 盐少女 2024-04-29 11:07:39 北京
用笔触捕捉一个人,却不是将他还原,而是分解,溶于更广袤的情感背景,创作成始终存在却从未被写就的故事,这是多么优雅而精细的工作。空旷的房间,随意却恰到好处的音乐,具有生命期限的天真灯光,赤裸相对的人,还有大段沉默后的唯一交谈,“画像”的过程糅合了太多微末的情绪颤动,是沉静如水的观察,也是在被观察中轻柔地向内触摸自己,唤醒那些被日常所掩埋的恐惧和渴望。回归现实生活后,工作室的那些日子,缓慢地变为远方的... 用笔触捕捉一个人,却不是将他还原,而是分解,溶于更广袤的情感背景,创作成始终存在却从未被写就的故事,这是多么优雅而精细的工作。空旷的房间,随意却恰到好处的音乐,具有生命期限的天真灯光,赤裸相对的人,还有大段沉默后的唯一交谈,“画像”的过程糅合了太多微末的情绪颤动,是沉静如水的观察,也是在被观察中轻柔地向内触摸自己,唤醒那些被日常所掩埋的恐惧和渴望。回归现实生活后,工作室的那些日子,缓慢地变为远方的风景,成为朦胧缱绻的幻梦,画像结束,有些事情也永远改变,往后,当你于疲惫中抬起眼睛,看到的再也不是一片虚空。我珍惜所有这样的文字,能为我那时而过分肆虐的私人情绪,提供一个柔软的着陆点。为此,我会记得今天,尽管它是一个阴冷的白天,也没有太阳。 (展开)
2 有用 四火火火火 2024-04-30 13:36:40 山东
脑海中设想到一种文字轻巧气质的流浪,类似于下雨的那天偶然在画上看到的那样,缓慢推进的节奏之中,让人意识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需要遵守精准的时间规则限制,幸福的片刻将因为有局限而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某人而言。巴里科的文本将步伐间的速度与感受脚步的节奏消融在那一刻里,在绝对的孤独之中体验到时间的重量压在脊背之上,日子漫长带来的坚不可摧钝感,天真的灯泡果断干脆的熄灭,消失的在现实生活表面的人成为一种匆匆行... 脑海中设想到一种文字轻巧气质的流浪,类似于下雨的那天偶然在画上看到的那样,缓慢推进的节奏之中,让人意识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需要遵守精准的时间规则限制,幸福的片刻将因为有局限而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某人而言。巴里科的文本将步伐间的速度与感受脚步的节奏消融在那一刻里,在绝对的孤独之中体验到时间的重量压在脊背之上,日子漫长带来的坚不可摧钝感,天真的灯泡果断干脆的熄灭,消失的在现实生活表面的人成为一种匆匆行进人群背景般的展现,温吞延续绵延的叙述方式,悬疑与温柔交织并存着,在写下的画像之中窥到灵魂的轮廓与感受,通过一个人的凝视映照出一个人,灯泡的昏黄光晕暖融融的打在每个试图舒展开躯体的人脸上,微妙地存在其中。他想要安静的消失在世界上,然后披上各种的外衣讲述自己的故事,安然的离开短暂停留过的时间琥珀一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