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是资深文学编辑、语文创新教育推广者叶开先生的亲子教育手记。自女儿上幼儿园开始,他就一直坚持给女儿减负,他的减负不只是减去作业负担,也减去父母过高且不切实际的期待,减去那些伤害幼小心灵的精神垃圾,减去外部内卷环境施加的压力。而在父亲这个角色里,他又在为自己做加法,加上那些可以提供给孩子的真正优秀的阅读经典,加上那些日常生活中时刻能给到孩子的真诚的鼓励与陪伴,加上那些在家庭教育中切实可行的思考与探索——最重要的,是加上了一位父亲无条件的爱。
在那些温馨又富有启发意义的陪伴时光里,父女俩互相汲取生活的美好,共同成长。如今女儿长大成人,在加拿大攻读认知科学和英语文学双学位;叶开老师也在语文创新教育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书中将这些点点滴滴的美好分享出来,不仅是父女俩的一段美好时光的记录,也是对家长朋友们的一种生活启示。
叶开,原名廖增湖,编辑、作家,曾任《收获》编辑部主任。先后出版《对抗语文》《语文是什么》《写作课》《这才是我想要的语文书》。多年来他走在语文创新教育的前沿,向中小学师生推广阅读与写作新理念。
书里记录了叶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记录,叶开的亲子教育手记,做父母的大概都一样,小孩出生之后,就一天天地感受欣喜:转头,翻身,坐起,站立,走路。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依次到来,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快,看了叶老师的书,忍不住也想将孩子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这本书网上没有电子版(我指可购买版,不是“拿来”版),纠结了很久,还是买下了实体书。花了四天读完了整本书,整体还是有帮助的。作者虽然对教育很佛系,当然他的佛系有他的道理,而且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有些偏离了教育和学习本身的道路。但是作者的女儿乔乔本身是很有自我驱动力的学生。所以可能帮助了作者更加“佛系”地对待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书中也说了作者的某些观念后来得到了纠正,也就是说有些“卷”的地方是必要的... 这本书网上没有电子版(我指可购买版,不是“拿来”版),纠结了很久,还是买下了实体书。花了四天读完了整本书,整体还是有帮助的。作者虽然对教育很佛系,当然他的佛系有他的道理,而且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有些偏离了教育和学习本身的道路。但是作者的女儿乔乔本身是很有自我驱动力的学生。所以可能帮助了作者更加“佛系”地对待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书中也说了作者的某些观念后来得到了纠正,也就是说有些“卷”的地方是必要的,且是恰当的、正确的。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干货并不是很多,真的就是手记。里面约有3/4的内容是作者的小文(类似日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育儿过程。但是叶开老师的真与诚是贯穿始终的,无论他的观点对与错(基本是“对”),我都相信他不是故意骗我的,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良师益友。 另,叶老师真是个好父亲 (展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3篇
> 6人读过
> 13人想读
订阅关于叶开的亲子教育手记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lp0410 2024-03-07 06:06:55 贵州
书里记录了叶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记录,叶开的亲子教育手记,做父母的大概都一样,小孩出生之后,就一天天地感受欣喜:转头,翻身,坐起,站立,走路。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依次到来,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快,看了叶老师的书,忍不住也想将孩子成长过程记录下来。
0 有用 Elaine 2024-09-15 22:00:55 上海
这本书网上没有电子版(我指可购买版,不是“拿来”版),纠结了很久,还是买下了实体书。花了四天读完了整本书,整体还是有帮助的。作者虽然对教育很佛系,当然他的佛系有他的道理,而且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有些偏离了教育和学习本身的道路。但是作者的女儿乔乔本身是很有自我驱动力的学生。所以可能帮助了作者更加“佛系”地对待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书中也说了作者的某些观念后来得到了纠正,也就是说有些“卷”的地方是必要的... 这本书网上没有电子版(我指可购买版,不是“拿来”版),纠结了很久,还是买下了实体书。花了四天读完了整本书,整体还是有帮助的。作者虽然对教育很佛系,当然他的佛系有他的道理,而且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有些偏离了教育和学习本身的道路。但是作者的女儿乔乔本身是很有自我驱动力的学生。所以可能帮助了作者更加“佛系”地对待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书中也说了作者的某些观念后来得到了纠正,也就是说有些“卷”的地方是必要的,且是恰当的、正确的。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干货并不是很多,真的就是手记。里面约有3/4的内容是作者的小文(类似日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育儿过程。但是叶开老师的真与诚是贯穿始终的,无论他的观点对与错(基本是“对”),我都相信他不是故意骗我的,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良师益友。 另,叶老师真是个好父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