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见识城邦
副标题: 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
译者: 杜菁菁
出版年: 2024-3-1
页数: 572
定价: 12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63355
内容简介 · · · · · ·
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黄沙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几个世纪以来,尼罗河的文物一直是西方人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埃及学的鼎盛时期,这一复杂年代见证了所有伟大的发现,促使西方反复出现“埃及热”。这一学术研究与探险故事的黄金时代以两个划时代的事件为始终: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前者提供了解开法老文明之谜的钥匙,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不断前往埃及寻找更多文物;后者展现了法老文明的繁荣和复杂,为西方在埃及的主导地位敲响了丧钟。
剑桥埃及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他对...
西方对古埃及的迷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收藏埃及文物的做法早在古罗马就已相当普遍。没有什么能比在埃及的黄沙中挖掘法老时代的黄金宝藏更令人兴奋。几个世纪以来,尼罗河的文物一直是西方人想象力和灵感的源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埃及学。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埃及学的鼎盛时期,这一复杂年代见证了所有伟大的发现,促使西方反复出现“埃及热”。这一学术研究与探险故事的黄金时代以两个划时代的事件为始终:1822年商博良破译象形文字,以及整整100年后图坦卡蒙墓的发现。前者提供了解开法老文明之谜的钥匙,促使人们不顾一切地不断前往埃及寻找更多文物;后者展现了法老文明的繁荣和复杂,为西方在埃及的主导地位敲响了丧钟。
剑桥埃及考古学家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以埃及学发展的时间线为主轴,对埃及学的产生及其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他对埃及学的梳理,帮助我们逐渐看清一个真实的古埃及文明——从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智慧的源头,到《圣经》和古典文献框架中的异类,再到与古罗马帝国共享荣光的文明。
《黄沙下的世界》在记录英、法、德、美四国为争夺古埃及文物而展开的宏大探险以及残醋竞争和掠夺的同时,也折射了被欧洲殖民侵略的埃及是如何一路坎坷走进现代化进程的。书中讲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择手段的文物经销商、挑战新奇事物的探险家、投身学问的考古学家、老谋深算的外交官、执迷欧化的埃及统治者,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们对古埃及文明的痴迷,改变了我们对尼罗河流域及其人民的认知,增进了我们对于当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对埃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采用何种方法,他们历时一个多世纪的探险和考古,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埃及学的
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被埋在黄沙之下几个世纪的失落世界。
作者简介 · · · · · ·
[英] 托比·威尔金森(Toby Wilkinson)
托比·威尔金森是国际享有盛誉的埃及考古学家,也是国际青年埃及学学者中的佼佼者。他出生于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曾获剑桥大学唐宁学院埃及学一等荣誉学位。现任斐济国立大学副校长及剑桥克莱尔学院研究员。
他是古物专家学会及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也是《埃及历史期刊》国际编辑委员会成员。他曾在布托遗址和孟菲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已出版埃及学专著10多部,包括《黄沙下的世界》《图坦卡蒙的号角》《古埃及兴亡史》《尼罗河》等等,相关写作曾获得赫塞尔-蒂尔特曼历史奖 ,受到学术界关注及大众欢迎。
目录 · · · · · ·
推荐序 Ix
序言 xx
-----------------
序幕 古老土地上的旅人 1
第1章 记述与破译 51
第2章 追寻拿破仑的脚步 89
第3章 海外的英国人 123
第4章 普鲁士计划 173
第5章 法国根基 209
第6章 尼罗河溯流千里 251
第7章 永久的职业 297
第8章 学者与无赖 343
第9章 埃及与美国 385
第10章 帝国的野心 431
第11章 美好的事物 467
尾声 历史的未来 511
-----------------
图片版权 523
致谢 526
参考书目 527
· · · · · · (收起)
喜欢读"黄沙下的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黄沙下的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黄沙下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太好看了!直面埃及考古史

通过西方国家对古埃及的探险和考古来了解古埃及文明

《黄沙下的世界》:揭秘那些神秘而又引人入胜的故事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W. W. Norton & Company (2020)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通识/通史:多学科的视野 (🦉的瓦涅密)
- 中东 历史与现在 (战斗时代)
- 阅读即是生活 (Azeril)
- 中东 (馨)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3 (续)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黄沙下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malingcat 2024-05-05 11:11:39 上海
小朋友最爱的游戏之一,挖沙!人类基因里一定有挖呀挖呀挖的基因。在埃及挖宝,这是多少人的梦想。19世纪,西方探险家只需披上学者的羊皮,就能参加这场狂欢。本书作者是学界这一领域的大牛,写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埃及考古史,立场中正,不讳言帝国主义的巧取豪夺,同时,身在高位反而没有学术负担,写得比较轻松易读。前一阵子“伪史爱好者”颇多,可以来本书里找找“研究线索”了。
4 有用 triStone 2024-05-29 00:43:05 广东
本书的切入点比较有趣,以英法德美的争斗史来写埃及的考古史。另外一个看点当时的考古者在发现、保护和掠夺之间是如何摇摆的。
0 有用 大大不胖 2024-05-07 16:33:23 重庆
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历史书,一本埃及被大国狂欢的历史书。
0 有用 已注销 2024-07-31 01:41:18 福建
4.5🌟。终于读完了这本500页的埃及学发展史的科普,埃及学的历史实质是有关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各利益集团对埃及考古工作的争夺与抗衡,反而埃及人很长时间对自己的历史漠不关心这点非常耐人寻味。这本书按照发展历程和国家的线索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几乎所有的埃及学考古工作者,从托马斯杨和商博良一直到最后找到图坦卡蒙墓的卡特,关乎每个工作者的主要生平、贡献、以及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国家立场,更是对文物态度的立... 4.5🌟。终于读完了这本500页的埃及学发展史的科普,埃及学的历史实质是有关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各利益集团对埃及考古工作的争夺与抗衡,反而埃及人很长时间对自己的历史漠不关心这点非常耐人寻味。这本书按照发展历程和国家的线索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几乎所有的埃及学考古工作者,从托马斯杨和商博良一直到最后找到图坦卡蒙墓的卡特,关乎每个工作者的主要生平、贡献、以及立场(这种立场不仅是国家立场,更是对文物态度的立场)。也许因为每个人的叙述框架很雷同,所以读到中间到德国到美国的时候有点疲惫,但一定要坚持戴维斯以为KV58是陵墓最后被卡特推翻的那段,那两章引人入胜相当精彩。美中不足的除了工作者介绍太像以外,受主题限制对埃及本身的历史几乎没有着墨,需要配合其他埃及学书籍一同理解。 (展开)
4 有用 轩辕十四 2024-07-30 10:15:45 山东
一本19世纪~20世纪上半页古埃及考古的流水账,如果对世界近代历史和古埃及了解不多,读起来会有些枯燥。书中主线是英、法、德、意、美几国在古埃及考古方面的权利斗争、关键人物、重大事件,例如拿破仑的埃及远征促成了埃及学的创立、托马斯·杨和商博良对古埃及文字的破译、莱普修斯、马里耶特、马斯佩罗对考古专业化的贡献,图坦卡蒙墓葬的发现等。这个时间段内,针对古埃及的考古有以下几个趋势:1.发掘者主体由旅人到业... 一本19世纪~20世纪上半页古埃及考古的流水账,如果对世界近代历史和古埃及了解不多,读起来会有些枯燥。书中主线是英、法、德、意、美几国在古埃及考古方面的权利斗争、关键人物、重大事件,例如拿破仑的埃及远征促成了埃及学的创立、托马斯·杨和商博良对古埃及文字的破译、莱普修斯、马里耶特、马斯佩罗对考古专业化的贡献,图坦卡蒙墓葬的发现等。这个时间段内,针对古埃及的考古有以下几个趋势:1.发掘者主体由旅人到业余爱好者再到专业考古人员演变;2.发掘目的由猎奇谋利向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演变;3.古埃及考古由英法两国主导变成了德、意、美多国参与,并最终完全回到了埃及本国文物部门的手中。书中对许多英国武力干涉埃及和一些流血事件和并无涉及。有些地方的翻译不是很准确,蓬特翻译成庞特,纸莎草纸不如翻译成莎草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