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焚毁萨德吗》的原文摘录

  • 萨德的功绩,不仅仅是他大声呼喊出每个人羞于对自己承认的东西:他的功绩在于他不逆来顺受。为了对抗麻木不仁,他选择了残酷。这大概是他在今天取得那么多共鸣的原因,在今天个体知道自己受害于人的邪恶要少于受害于自己的良心;采取这种令人畏惧的乐观主义是对自己的拯救。 在囚室的孤独中,萨德实现了一种伦理学的黑夜,与笛卡儿所依据的智性的黑夜相仿;他从中没有举出显著的证明,但至少他质疑了所有过于轻易的回答。如果人们希望永远克服个体间的割裂,那就不能不了解它;否则幸福与正义的许诺就包含着最糟糕的威胁。萨德尝尽了自私、不公正、不幸的时代,他要求其中的真相。他的见证的最高价值是他让我们不安。他迫使我们重新质疑以其他形式纠缠着我们的时代的本质问题,即人与人的真正关系。 (查看原文)
    恰恰 5赞 2021-06-27 23:56:28
    —— 引自第150页
  • 人们总是比自己所想的更多受到自己所攻击的那些思想的影响 (查看原文)
    一阐提人 2赞 2012-07-07 14:17:07
    —— 引自第61页
  • 美好过于简单,人们通过某种智性判断来把握美,这种智性判断不会让意识从孤独中脱离,也不会将身体从冷漠中脱离;龌龊丑恶并不会使人卑贱,与肮脏打交道的人,就像伤人或弄伤自己的人一样,他实现了自己作为肉体的存在;正是在不幸和屈辱中肉体变成一个深渊,精神沉陷其中,互相分享的个体也在其中会合;被痛打、被插入、被玷污,只有这样萨德才能做到破除肉体挥之不去的在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3-05-18 04:40:53
    —— 引自第35页
  • 对萨德给予过于轻易的同情是在背叛他;因为他想要的是我的不幸,我的臣服和我的死亡;每次当我们站在一个被色情狂割断喉咙的孩子一边,我们都是在起来反对萨德。他并不禁止我自卫;他同意孩子的父亲去为被强奸的孩子复仇,或者去警告孩子,即使是借助杀戮。他所要求的是,在不可调和的存在相互对立的斗争中,每一方都以自己的存在的名义以具体方式投身其中。他赞成私刑复仇,而不是法庭:人可以杀人,但是不能审判。法官的自负要比暴君的自负更咄咄逼人,因为暴君仅限于与自我相符,而法官却试图将自己的观点订立为普遍法则;他的意图依赖一个谎言:因为每个人都被禁闭在自己的身体里,他无法成为割裂个体之间的中介者,他本身也是与那些个体分割的。许多个体结盟,他们共同并入一些任何人都不再是主人的机构中,这并不给予他们任何新权利:数量于事无补。没有任何手段能衡量没有共同衡量可能的东西。为了摆脱存在的冲突,我们躲避到表象世界,而存在本身隐藏起来;因为以为在自我防卫,我们将自己归于虚无。萨德的巨大功绩在于他要求人类的真理,反对只是遁途的那些抽象化和异化。没有人比他更热切地依恋具体的东西。他从未对那些“据说”的东西给予任何信任,那些平庸思想者懒惰地从这些“据说”中获取养料;他只赞同那些在亲身经历的实证中得到的真理;因而他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官能主义,将之转变为一种本真性的道德。 这并不意味着他提出的解决办法能够使我们满意。因为,虽然萨德的伟大来自于他想要从自己特殊处境中把握的人类境遇的本质,但他的局限性也来源于此。他所选择的出路,他认为是对所有人都有效的,而且与其他的出路相排斥:对于这一点他在两方面都搞错了。尽管他是悲观主义者,从社会意义上讲他是站在特权者一边的,他不曾明白社会的不公正影响到个人,直至他的各种伦理上的可能性;叛逆本身是一种需要文化、闲暇的奢侈,是面对存在的需要的退却;虽然萨德的主人公们以自己的生命为此付出代价,但... (查看原文)
    morendo 2赞 2021-04-06 19:16:56
    —— 引自第1页
  • 虽然他小心不对事情加以普遍化,但他赋予自己的处境一种形而上意义的宿命:人在世界上是孤立的。所有造物都是生儿孤立,彼此间没有任何需要。 (查看原文)
    一阐提人 1赞 2012-07-08 10:50:27
    —— 引自第68页
  • 如果个体的多样性能够被等同为——就像萨德自己经常提出的那样——植物或者动物那样彼此区别的多样性,一个有理性的社会将会成功克服这种多样;只要尊重每个人的特殊性就足够了;但是人不仅要承受自己的孤独;他要求相对于所有人的孤独;因而存在着价值的错杂性,不仅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的,而且是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间的。 (查看原文)
    一阐提人 1赞 2012-07-08 10:50:27
    —— 引自第68页
  • 美德是子虚乌有的,虚幻的,它将我们禁闭在一个表象世界;而与肉体的亲密联系却保证了我们称为邪恶的这种东西的本真性。 (查看原文)
    一阐提人 1赞 2012-07-08 12:06:08
    —— 引自第71页
  • 我们能不否定自己的个体性而满足对普遍性的渴望吗?或者只有通过牺牲我们的差异,我们才能融入集体呢? (查看原文)
    陆离 2回复 1赞 2012-11-04 19:23:48
    —— 引自第5页
  • 我们已经看到,萨德知道将快感强加于人可能是一种暴力行为,他的专制有时就是采取这种形态;但是这并不让他满足。 首先,他厌恶由一种共同快感所产生平等:[i]如果为我们效劳的那些东西感到快乐,那么它们此后往往顾及自己多于顾及我们,我们的享乐就受到干扰。想到看着另一个人像自己一样享受,这样的想法将他引向某种平等,这平等危害到专制让人感受到的那些无以言状的诱人之处。[/i] 以一种更为决断的方式,他宣称:[i]任何共同分享的快感都会被削弱。[/i]只有被撕裂,流着血,这样的肉体才是以最戏剧化的方式呈现的肉体。[i]没有任何感觉比痛苦的感觉更加强烈,更加尖锐:痛苦的感受是切实的。[/i] 但是为了通过强加于人的痛苦让我自己也变成肉体,必须让我从另一方的被动性中辨认出我自己的处境,必须让对方有自由和意识。 [i]放荡者一定会抱怨不已,如果是面对没有丝毫感受的麻木不仁的对象的话。[/i] 这就是为什么肢体的扭曲和受害者的呻吟对于刽子手的快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反抗中,受折磨的对象被确认为我的同类,而我通过他这个媒介来达到那种最初无法达到的灵与肉的综合。 (查看原文)
    陆离 1赞 2012-11-04 19:58:35
    —— 引自第30页
  • 他尝试着去适应的这个世界仍然是一个过于真实的世界,它粗暴的抗拒让他受伤;这是一个由普遍法则操纵的世界,他认为这些普遍法则是抽象的、虚假的、不公正的;当社会以这些法则的名义来批准杀人的权利,萨德恐惧地引退了。那些太不理解他的人才会惊奇,他非但没有要求使他能够进行拷打和杀戮外省人民委员的位子,反而由于他的人情味而失去信任;人们不是认为他「喜欢血腥」就像人们喜欢山脉和海洋吗?「让人流血」这种行为的意义在某种情况下对于他可能是激动人心的,但本质上讲,他从残忍中求取的是残忍揭示给他的作为意识和自由的东西,同时也是那些特殊个人的血肉之躯和他自己的生命;审判,判决,远远的看着无名者死去,他拒绝这样做。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2-11-12 15:40:37
    —— 引自第20页
  • 他的作品在同一时间里宣告了后来的尼采、施蒂纳、弗洛伊德和超现实主义;但是这种崇拜,如同一切崇拜,是建立在某种误解的基础上,轮到他们通过将这位“神圣的侯爵大人”神圣化来背叛他;当我们希求理解的时候,他们却命令我们去爱戴。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8页
  • 萨德曾经尝试将自己的心理—生理的宿命转变为一种伦理选择;他借着这一行为来承担自己与世人的隔绝,他声称要将此举变成一个范例和一种号召:由此,他的遭遇披上一层广义的人文内涵。我们能够不否定自己的个体性而满足对于普遍性的渴望吗?或者只有通过牺牲我们的差异,我们才能融入集体呢?这一问题涉及到我们所有人。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9页
  • 他们是一个没落阶级的遗老遗少,这个阶级曾经掌握具体的权力,但现在对世界已经不再有真实影响,他们试图从象征意义上在床笫之间复活他们所怀恋的那种境遇,即独自享有主权的封建独裁君王的地位。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15页
  • 这是一个由普遍法则操纵的世界,他认为这些普遍法则是抽象的、虚假的、不公正的;当社会以这些法则的名义来批准杀人的权利,萨德恐惧地引退了。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28页
  • 因为,通过这些粗鲁的屠杀,政治异常明白地说明它将人们看做一种简单的物的集合;而萨德却要求在他周围是一个由一些特殊的存在者居住的世界;当罪行是由德行所要求的时候,他当做庇护所的“恶”就消散无形了;“恐怖”被堂而皇之地实施,这构成对萨德的恶魔世界的最彻底的否定。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29页
  • 断头台杀死了情色的黑暗诗篇;要想从羞辱肉体,从颂扬肉体中获得乐趣,必须要看重它;如果可以悠然自得地将人当做物件来对待,肉体便不再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30页
  • 其实,人类并不负欠任何超验的裁决者:除了俗世没有任何其他裁判所。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90页
  • 但是这些怯生生的自我主义者却假定有一种自然秩序,它保证着个体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协调的和解;只要有通过一个约定或者一份契约获得的一种合理组织,社会就能繁荣发展,既有利每个人又有利于所有人。萨德使这种乐观主义的宗教变成悲剧性的谎言败露。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92页
  • 首先,在主体本身之间相互性并不存在,主体的存在是没有共同标准衡量的;再者,在一桩出于激情或者需求冲动地完成的杀人行为和由法官们预谋的冷静的谋杀之间没有任何相似;那么后者如何能够以任何方式来补偿前者呢?远没有减轻自然的残酷,社会只懂得通过竖立断头台来加剧这残酷。实际上,社会只是在用更大的恶来对付恶;没有什么赋予它权利来要求我们对它忠实。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102页
  • 萨德猛烈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故弄玄虚,那就是将本阶级的利益确立为普遍原则:不可能有任何普遍道德,因为个体在其中生活的具体处境并非是均质的。 (查看原文)
    如月_恵 1赞 2022-04-29 22:57:55
    —— 引自第103页
<前页 1 2 3 4 5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