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特别像参观朋友家的冰箱贴,你知道她费尽力气收集,然后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排列,时间线和地理位置可能是跳跃的,但你却从中窥到宇宙万物。最安心的是,你知道它背后你拉开门,有食物,和酒。
不必离岛,在日常琐碎中重建生活才是真谛。
很好读,一两天就看完了,这得益于作者流畅清晰的书写。做到这一点不简单,耗时三年,辗转日本诸多离岛,可以累计相当多的素材,能从其中寻找出构成叙述的线索,很能体现作者的功力。书中内容相当丰富,各个离岛既有共同的困境,也有各自的探索。尤其是隐歧的篇章,最长,也最明亮,给人希望。书中提到的离岛困境,在中国也同样在发生,其中很多尝试也许就是我们未来可以借鉴的经验。
算是国内一流的旅行文学了,前面两个岛个人情感自然书写比最后一个背教科书的读起来更流畅。 国内当代的小岛也蛮值得一写的,去过的诸如西岛花鸟岛,比起理所应当的大陆,的确都各有特色和困境,选题预订,就差人写了。
其实人们真的可以在偏远不便之处建立新生活吗?岛其实也是“围城”的一种。大家都像无脚的小鸟,飞来飞去,都尝试一下。哪里有直给的世外桃源呢?人们不过是在飞来飞去的过程中,挑选和改造了自己理想的长居之地。只是登岛,是不会自动幸福的。可爱的岛,来自大家的共同创造。
“离岛”是相对于“本岛”来说的另外一种日本,另外一种生活,既是城市化浪潮留下的海滩:高龄少子、年轻人流失、缺乏就业机会;又反而成为一个隐隐的希望:有机会重建一种人与人紧密相连的社会,实现城市无法带来的理想生活,既脚踏实地又,来去如风。库索的书一路读到这本,最羡慕的是她总能深深潜入话题,与人自然地交谈,挖掘背后延展的故事,然后从这个人到那个人,从这里到那里。虽然比起这本书的话题,我当然还是更喜欢居酒屋和咖啡馆,但能看到她在这本里展现出更娴熟的发现整理调动素材的能力,和她体验世界的勇气——好羡慕这样的人。我其实一直知道我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重大目标地努力丰富生活,是同时做很多件喜欢做的事。但一直以来又觉得这是不可实现的,是要达成某种世俗条件之后才可以坦然奔向的,果然还是缺乏勇气。
很一般吧,被那篇思想丰沛的自序骗过来的,结果写作的想法是很好的,内容却是接近流水账的叙事
一个不想上班的下午翻开书将它看完了。我想这样忍不住一定要看完它的心情,大约和库索踏上离岛之后与人交谈的心情有些类似,想了解更多、想探索更多、好奇他们的生活、好奇他们的选择、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发现了不同却又相同的人们。 很喜欢亚纱美所在的公司的名称,与风与土,对小岛上的本土居民和迁徙到岛上的外来者是这样的关系,对本岛或者更广阔的大陆而言,也是这样的关系吧。对于这本书的喜欢不仅仅只是库索对于离岛的描述,更多的是在她的描述里,看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范式,还有许多可以值得我去尝试的教育的想法、社区的想法。
评分如此之高,网上如此之火的一本书,我作为一个对日本文化极度感兴趣,且自学通过n1 考试的人,居然真的是看不下去。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经历,有意义吗,体制内一名基层牛马,终究是无法理解这样的人生。
读到最后一页时,被击中了泪点。下村阿姨的故事,朱鹮的故事,宫崎家的故事,困局与希望,美好与现实,永远要记得人生可以有另一种选择,永远可以。库索老师越写越厉害,真好啊!
这种过于纪实的游记不会是我的喜爱,但是也佩服对于途经细节的事无巨细(所以如此之厚!)太细了容易显得有点流水账,如果能看到更多作者的思想和感悟可能读感更好。那种偏散文的…现在品出柘植义春的高超了
8 文笔很抒情,元素却丰富深刻,有种成年人的青春文学的即视感,打中的都是成年人的疑惑与痛苦,但不得不说很喜欢这种打开思路的感觉。在这里,劳动力是平等的,物质是交换的,人与人付出也都是可爱的,交换的范围甚至是大城市的人认为大到无法想象的。在失去泡沫后,城市或者村落的缩影,大抵如此吧。“风带来土的种子”,这种小岛的经营理念,挺fancy的,或者说整片离岛就是规训又带有想法的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结果,可能并不实用,但却让离岛成为每位选择此地之人的桃花源。
我相信,选择离岛的生活是为了对抗主流价值观,被自然的纯粹、传统文化的丰富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所吸引,通过环保、农耕和文化保护等活动塑造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与当地社区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但是,面对现实的挑战和理想的追求之间的张力,年轻人们在不断探索和调整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这种生活哲学,对于一个面临环境危机、社会变迁和全球化压力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解决路径,强调了重新连接自然、重视社区合作和内在成长的重要性。离岛生活不仅是一种逃离,而是向着一种可能的、更可持续的未来方向的探索。
很生动的《他们在岛屿生活……》,通过一本又一本书的写作,看到作者对所处的地域环境和人不断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方式,的确给国人带来很大的反思和启示。所以我们总想逃离,即便无法改变,起码不要停止去了解“什么是更好更理想的社会吧”。毕竟,真正带给我们方向感的,还是个体生命力的涌动。
最喜欢第三章,雅也和美穗一家。
去拥抱真实的个体
其实 库索和李静睿给我的感觉一样 一些微博记录比较打动我 (比如我现在相册还存着库索纪念竹内结子那篇微博)但是看她们的书反而有时会让我觉得有些乏味(没有说书不好的意思
像放在酒店客房里介绍当地风土的刊物汇编
库索日本系列里最喜欢的一本!!虽然只写了三个岛,但各有各的精彩。五岛和那段潜伏基督教历史有关,佐渡更多是传统文化和自然农作的传承,而海士町部分是最有共鸣的,来自岛外和国外的移住者以及良好的育儿环境,加上“高中魅力化”,成了少子化社会中的一个乌托邦似的反例,看完好想去岛上住一住啊!
连看了两本库索,都是喜欢的内容和题材,但真的需要再凝练文字,轻盈简单一些会更好看。
> 离岛
167 有用 我对你的无语简直能沉默整个宇宙 2024-03-12 00:13:58 上海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特别像参观朋友家的冰箱贴,你知道她费尽力气收集,然后用自己舒服的方式排列,时间线和地理位置可能是跳跃的,但你却从中窥到宇宙万物。最安心的是,你知道它背后你拉开门,有食物,和酒。
50 有用 Creative 2024-03-06 09:51:01 广西
不必离岛,在日常琐碎中重建生活才是真谛。
22 有用 邓安庆 2024-03-04 13:37:59 江苏
很好读,一两天就看完了,这得益于作者流畅清晰的书写。做到这一点不简单,耗时三年,辗转日本诸多离岛,可以累计相当多的素材,能从其中寻找出构成叙述的线索,很能体现作者的功力。书中内容相当丰富,各个离岛既有共同的困境,也有各自的探索。尤其是隐歧的篇章,最长,也最明亮,给人希望。书中提到的离岛困境,在中国也同样在发生,其中很多尝试也许就是我们未来可以借鉴的经验。
16 有用 熬夜看稿五百斤 2024-03-24 17:55:59 北京
算是国内一流的旅行文学了,前面两个岛个人情感自然书写比最后一个背教科书的读起来更流畅。 国内当代的小岛也蛮值得一写的,去过的诸如西岛花鸟岛,比起理所应当的大陆,的确都各有特色和困境,选题预订,就差人写了。
5 有用 伊夏 2024-03-15 12:24:33 江苏
其实人们真的可以在偏远不便之处建立新生活吗?岛其实也是“围城”的一种。大家都像无脚的小鸟,飞来飞去,都尝试一下。哪里有直给的世外桃源呢?人们不过是在飞来飞去的过程中,挑选和改造了自己理想的长居之地。只是登岛,是不会自动幸福的。可爱的岛,来自大家的共同创造。
8 有用 ♬ CaR 2024-03-10 17:23:06 北京
“离岛”是相对于“本岛”来说的另外一种日本,另外一种生活,既是城市化浪潮留下的海滩:高龄少子、年轻人流失、缺乏就业机会;又反而成为一个隐隐的希望:有机会重建一种人与人紧密相连的社会,实现城市无法带来的理想生活,既脚踏实地又,来去如风。库索的书一路读到这本,最羡慕的是她总能深深潜入话题,与人自然地交谈,挖掘背后延展的故事,然后从这个人到那个人,从这里到那里。虽然比起这本书的话题,我当然还是更喜欢居酒屋和咖啡馆,但能看到她在这本里展现出更娴熟的发现整理调动素材的能力,和她体验世界的勇气——好羡慕这样的人。我其实一直知道我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重大目标地努力丰富生活,是同时做很多件喜欢做的事。但一直以来又觉得这是不可实现的,是要达成某种世俗条件之后才可以坦然奔向的,果然还是缺乏勇气。
10 有用 因吹斯汀 2024-04-17 21:14:08 云南
很一般吧,被那篇思想丰沛的自序骗过来的,结果写作的想法是很好的,内容却是接近流水账的叙事
4 有用 xxxxxxia 2024-03-19 16:33:41 湖北
一个不想上班的下午翻开书将它看完了。我想这样忍不住一定要看完它的心情,大约和库索踏上离岛之后与人交谈的心情有些类似,想了解更多、想探索更多、好奇他们的生活、好奇他们的选择、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发现了不同却又相同的人们。 很喜欢亚纱美所在的公司的名称,与风与土,对小岛上的本土居民和迁徙到岛上的外来者是这样的关系,对本岛或者更广阔的大陆而言,也是这样的关系吧。对于这本书的喜欢不仅仅只是库索对于离岛的描述,更多的是在她的描述里,看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范式,还有许多可以值得我去尝试的教育的想法、社区的想法。
4 有用 anone125 2025-02-13 22:10:51 北京
评分如此之高,网上如此之火的一本书,我作为一个对日本文化极度感兴趣,且自学通过n1 考试的人,居然真的是看不下去。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经历,有意义吗,体制内一名基层牛马,终究是无法理解这样的人生。
4 有用 一碗儿沙拉 2024-03-20 20:42:35 北京
读到最后一页时,被击中了泪点。下村阿姨的故事,朱鹮的故事,宫崎家的故事,困局与希望,美好与现实,永远要记得人生可以有另一种选择,永远可以。库索老师越写越厉害,真好啊!
5 有用 陈不绕 2024-05-05 12:49:04 重庆
这种过于纪实的游记不会是我的喜爱,但是也佩服对于途经细节的事无巨细(所以如此之厚!)太细了容易显得有点流水账,如果能看到更多作者的思想和感悟可能读感更好。那种偏散文的…现在品出柘植义春的高超了
3 有用 裴不语 2024-06-29 17:01:00 广东
8 文笔很抒情,元素却丰富深刻,有种成年人的青春文学的即视感,打中的都是成年人的疑惑与痛苦,但不得不说很喜欢这种打开思路的感觉。在这里,劳动力是平等的,物质是交换的,人与人付出也都是可爱的,交换的范围甚至是大城市的人认为大到无法想象的。在失去泡沫后,城市或者村落的缩影,大抵如此吧。“风带来土的种子”,这种小岛的经营理念,挺fancy的,或者说整片离岛就是规训又带有想法的高素质人才聚集的结果,可能并不实用,但却让离岛成为每位选择此地之人的桃花源。
6 有用 祝羽捷 2024-03-14 21:23:43 上海
我相信,选择离岛的生活是为了对抗主流价值观,被自然的纯粹、传统文化的丰富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所吸引,通过环保、农耕和文化保护等活动塑造了一种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与当地社区互利共生的生活方式。但是,面对现实的挑战和理想的追求之间的张力,年轻人们在不断探索和调整中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这种生活哲学,对于一个面临环境危机、社会变迁和全球化压力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解决路径,强调了重新连接自然、重视社区合作和内在成长的重要性。离岛生活不仅是一种逃离,而是向着一种可能的、更可持续的未来方向的探索。
2 有用 夏小暖 2024-07-13 10:47:06 浙江
很生动的《他们在岛屿生活……》,通过一本又一本书的写作,看到作者对所处的地域环境和人不断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方式,的确给国人带来很大的反思和启示。所以我们总想逃离,即便无法改变,起码不要停止去了解“什么是更好更理想的社会吧”。毕竟,真正带给我们方向感的,还是个体生命力的涌动。
2 有用 星黛露fit 2024-03-23 20:39:09 浙江
最喜欢第三章,雅也和美穗一家。
3 有用 油煎面辣 2024-03-19 17:56:07 广西
去拥抱真实的个体
3 有用 🐘 2024-12-28 20:36:55 安徽
其实 库索和李静睿给我的感觉一样 一些微博记录比较打动我 (比如我现在相册还存着库索纪念竹内结子那篇微博)但是看她们的书反而有时会让我觉得有些乏味(没有说书不好的意思
3 有用 好多鱼哦 2024-10-11 21:47:53 江苏
像放在酒店客房里介绍当地风土的刊物汇编
1 有用 叶酱 2024-06-16 16:46:26 泰国
库索日本系列里最喜欢的一本!!虽然只写了三个岛,但各有各的精彩。五岛和那段潜伏基督教历史有关,佐渡更多是传统文化和自然农作的传承,而海士町部分是最有共鸣的,来自岛外和国外的移住者以及良好的育儿环境,加上“高中魅力化”,成了少子化社会中的一个乌托邦似的反例,看完好想去岛上住一住啊!
1 有用 bird 2024-06-10 12:16:12 贵州
连看了两本库索,都是喜欢的内容和题材,但真的需要再凝练文字,轻盈简单一些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