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灯 短评

热门 最新
  • 40 Azeril 2011-11-11 15:36:55

    属于小人物的小情绪。在多少漫长日子的消磨中 渐渐学会了如何打发时间 如何保持惯常的平和情绪 他们呀 当然不是我们 但凝神一注视 似乎也是那样的身影 差不离 卑微 敏感 烦恼却多少还有继续的勇气。

  • 32 丁丁虫 2011-05-17 23:18:33

    我十分之不明白这种小说意义何在……翻译却是很好

  • 31 赫克托尔 2013-03-12 23:10:54

    读来深觉青山七惠真懂女性那种矛盾纠结的心理。

  • 9 恋秋一族茶颜酱 2013-10-24 12:20:52

    第一篇借由窥视他人生活证实自我预期的人性中的丑恶,何尝不是自我分离一般对自己内心的审视?第二篇由巴黎论及距离感和人类想象中移情的慰借作用。感觉很微妙。

  • 4 #_N%0-# 2013-09-25 16:41:29

    青山的处女作,清清淡淡的笔调,若无其事地讲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以及,「关系」。价值何在?生活不就是这样空空荡荡的么,于细枝末节处有味,浅浅的余韵。(最喜欢《村崎太太的巴黎》)

  • 3 成知默 2014-10-06 20:54:06

    kindle上很快翻完,企图窥视潜藏在淡漠表情下矛盾、欲望、因悲伤而扭曲变形的丑陋面孔的绿藻,在自己与现实之间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向往着巴黎的村崎太太,将现象中的远方作为逃离现实的出口。是青山七惠一贯的寡淡与琐屑,而其实这平淡无奇才是生活的真相吧。

  • 2 三个背影 2011-06-11 10:51:08

    【说到底,我最想看到的,或许并不是人们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潜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因悲伤而扭曲变形的丑陋面孔吧……今天晚上,我的脸会不会就是这样的呢?要是能观察自己就好了。不光是我自己,要是能让我无一遗漏地将所有的人都观察一遍就好了。】

  • 4 新西兰孙小社 2012-02-28 16:41:26

    • 这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故事,它无头无尾,无铺垫无跌宕,结局也很潦草,但是它会让你读着读着就产生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难怪日本现代文学大多数被称为自杀文学,抵抗力差的人恐怕受不了呢

  • 2 柯柯柯尼 2010-10-23 22:10:42

    窥探的孤独少女 青山七惠总是再写着彷徨的少女和腐烂的人生 或许有那么点光 只是黑暗太逼仄 过不去的独居岁月和好奇心。

  • 2 不死鸵鸟 2014-01-02 19:49:30

    心情难受的时候,就想想巴黎。

  • 2 李念河重出江湖 2009-08-22 18:03:02

    和《一个人的好天气》相比差远了、有些乏味

  • 1 方慧 2011-03-14 20:11:57

    调调很好,故事很好,但是太拖沓,完全没必要写成这么长的篇幅。

  • 2 tifanie 2013-03-23 19:52:28

    处女作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成熟和个人风格

  • 2 幼银 2010-09-20 20:10:06

    图书馆借的书上,有一段有人写了这样的笔记:“失去与人产生情感联络的好奇心了么?”。如果是我一定会笑着告诉她,这种东西我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哦。

  • 1 鱼婆婆 2014-12-15 23:23:45

    想起高中时加对面住着一个爱偷窥的男孩子。每次发现他在往这边瞧我都很大动静的狠狠拉上窗帘...

  • 1 曾于里 2013-05-27 21:28:39

    《窗灯》是一个关于“偷窥”的小说,带着微妙的感性、平淡中的深刻

  • 0 苏豆芽 2013-06-17 17:47:56

    青山七惠 喜欢这个模式的 年长的女性角色

  • 0 バカ蓝蓝 2010-11-12 00:28:33

    平淡的美好感觉

  • 1 旺仔小馒头 2013-04-11 20:37:07

    这本处女作倒确实是有掩不住的气质。我起身轻轻拉开窗帘,走到了凉台上。夏末的凉风将阿姐的声音带向了静静的夜空。酒馆街的喧闹声也已经听不到了。我坐在椅子上,怅然地倾听着这夏天的小夜曲。

  • 1 梁州 2021-05-02 03:30:03

    从故事的开篇开始,一扇捂着白色纱帘的窗,就是进入整部作品的窗口,这个窗口既像是马尔克斯笔下的拉美人民之于马孔多的某种凝视,又像是三岛由纪夫在《午后曳航》里描绘的那个承载着少年关于对性爱、家庭、具象的母亲以及更遥远的呼声的通向母亲卧室的抽屉。 它是某种象征着文学永恒命题的人类的私欲,是贪婪、嫉妒、羡慕以及少女青涩时代里的迷茫的外化体——具象到具体的事件中,它就是窥探。 绿藻用略显嫌恶的语气和阿姐描绘她所看到的一切时,也许连绿藻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从来都是渴望被爱与处于那样热烈的爱之中的,这也是为什么她如此关注别人的情事的根本原因。可这种厌恶本身代表着缺失,正因为想掩盖自我的缺失,所以用厌恶欲盖弥彰。绿藻的心像一片沼泽地,所有光亮都被沼泽所稀释与吸收,而她自己在这片沼泽中浮浮沉沉,不断下坠。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