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dai (xuke)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4(续) (普照)
- 明代历史研究 (多读书)
- 国史 (∑)
- 明帝国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繁荣与衰退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ཐུགས་རྗེ་ཆེ། 2024-09-14 15:41:55 云南
该书以“市场经济”為核心,把前人忽略的市场需求因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辨析明初“指令型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特征,批判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理论和李嘉图-马尔萨斯主义的古典静止状态论,对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及明代经济繁荣论也进行了反思。刘光临认为,明初并不存在小农经济恢复基础之上的市场繁荣;相反,洪武至16世纪中叶,明朝经历了漫长的市场萧条,物价几乎陷入第二个千年的最低谷。因为指令型经济体制对于市场的巨大破... 该书以“市场经济”為核心,把前人忽略的市场需求因素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辨析明初“指令型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特征,批判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理论和李嘉图-马尔萨斯主义的古典静止状态论,对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及明代经济繁荣论也进行了反思。刘光临认为,明初并不存在小农经济恢复基础之上的市场繁荣;相反,洪武至16世纪中叶,明朝经历了漫长的市场萧条,物价几乎陷入第二个千年的最低谷。因为指令型经济体制对于市场的巨大破坏,加上宋代以来沟通南北的内陆水运体系趋于瓦解,直至1600年代,明朝都难称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繁荣。该书所做趋势的论断大体准确,但未明确定义“市场经济”,其对宋代“财政国家”和明初“指令型经济体制”的分析也存在以西方理论削足适履的嫌疑。另外,书中多处引用的彭氏数据存在相当的问题,量化也较为粗疏。 (展开)
0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4-08-27 10:43:29 浙江
这是一部有争议性的计量史学著作。从生产、消费和生活水平三者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宋代经济的增长原因,并较好地解释了明代前半期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放缓”的原因,努力地把一些定性描述的历史趋势数据化,具有启发意义。该书还收录了八篇长文,涵盖了宏观层面主要经济领域的数据源,来自彭慕兰、斯波义信、万志英以及刘光临对万志英书评的回应,显示了学术批评与交流的价值所在,这也是阅读该书令人动容之处。
0 有用 happyjack 2024-11-08 20:24:56 北京
此书结论,也可以说是观点,一言蔽之,就是宋代的市场经济造就了繁荣,明初的管制经济导致了衰退。它的薄弱之处,附录的彭慕兰书评说得比较到位。
0 有用 北河散人 2024-12-08 16:34:39 浙江
方法论可以学习,剩下的不多做评价
0 有用 尤里卡 2024-08-16 12:33:38 河北
国内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多是定性研究,而对数据的分析与阐释存在明显欠缺。本书则是一次定量研究的典范之作,刘光临教授考察了宋代和明代的市场经济,运用了众多数据来推导结论,如不同群体(士兵、工匠、体力劳动者、文吏)的工资、税收结构的变化、长途贸易额、人口数量与变化等。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将西方经济史理论与中国的历史情况有效对接,以实证量化研究对宋明经济作出了崭新的解释,也挑战了我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经... 国内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多是定性研究,而对数据的分析与阐释存在明显欠缺。本书则是一次定量研究的典范之作,刘光临教授考察了宋代和明代的市场经济,运用了众多数据来推导结论,如不同群体(士兵、工匠、体力劳动者、文吏)的工资、税收结构的变化、长途贸易额、人口数量与变化等。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将西方经济史理论与中国的历史情况有效对接,以实证量化研究对宋明经济作出了崭新的解释,也挑战了我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认知。严谨的数据分析,缜密的逻辑推演,这本书为中国经济史的论述“开辟出一个新思路、新方法”,应不为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