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地球逐漸暖化的情況下,星野道夫所看見的,也許是一個我們再也無法觸及的世界……星野道夫純淨的文字,能讓四周逐漸安靜下來。
一開始是圖騰柱,後來遇見一位神秘的印地安人……在覆蓋著蓊鬱的森林和冰河的世界中,星野道夫和這名印地安人,踏上了一段跨越極圈的壯濶之旅,一步步接近人類最初始的神話世界。
在這趟旅程中,他思索許多問題:古代的遺物應該搬到博物館中收藏,還是任其在原來的地方腐朽、回歸自然?只要靜下來,就可以在風中感受到灰熊,聽見森林的輕嘆……人類什麼時候失去了這樣的能力?古人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在看待這個世界?回溯印地安人渡鴉的傳說,是否能讓我們重見世界最初最美的樣子?
給予我們鼓勵與勇氣的,可能不是誰曾說過的話,而是那曾遇見的風景。
透過星野道夫的鏡頭,我們有幸見到生物最動人的模樣,以及在最困難危險的環境中才得以捕捉的美景,我們的時間和空間向度,內在和外在的...
地球逐漸暖化的情況下,星野道夫所看見的,也許是一個我們再也無法觸及的世界……星野道夫純淨的文字,能讓四周逐漸安靜下來。
一開始是圖騰柱,後來遇見一位神秘的印地安人……在覆蓋著蓊鬱的森林和冰河的世界中,星野道夫和這名印地安人,踏上了一段跨越極圈的壯濶之旅,一步步接近人類最初始的神話世界。
在這趟旅程中,他思索許多問題:古代的遺物應該搬到博物館中收藏,還是任其在原來的地方腐朽、回歸自然?只要靜下來,就可以在風中感受到灰熊,聽見森林的輕嘆……人類什麼時候失去了這樣的能力?古人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在看待這個世界?回溯印地安人渡鴉的傳說,是否能讓我們重見世界最初最美的樣子?
給予我們鼓勵與勇氣的,可能不是誰曾說過的話,而是那曾遇見的風景。
透過星野道夫的鏡頭,我們有幸見到生物最動人的模樣,以及在最困難危險的環境中才得以捕捉的美景,我們的時間和空間向度,內在和外在的視野,都因而加深了。這些風景,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也會成為給予我們鼓勵和勇氣的力量。
走進這本書,聽見的不只是極地的呼喚,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心靈,同時閱讀一個美好的靈魂,以及一個廣袤無垠的世界。
本書收錄星野道夫生前最後日誌
極地的呼喚的创作者
· · · · · ·
-
星野道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星野道夫(ほしのみちお)
攝影家。1952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市川市。
19歲時,在舊書店中發現一本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發行的《Alsaka》攝影集,觸發他對阿拉斯加西修馬雷夫村的嚮往。1973年前往阿拉斯加,和西修馬雷夫家族一起生活。1976年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擔任動物攝影家田中光常先生的助手,並到阿拉斯加大學的野生動物管理學系留學。之後便以廣泛的角度致力於動物攝影的美感表現,持續追蹤阿拉斯加的自然與居民,在《National Geographic》、《Audubon》等國內外雜誌上發表作品,於國內各地與阿拉斯加.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地舉辦攝影展。多幅作品獲阿拉斯加政府與博物館永久珍藏,純淨洗鍊、充滿透明感的文章,也得到國內外的高度評價。並經常舉辦生態演講,帶領日本小學生在阿拉斯加實地...
星野道夫(ほしのみちお)
攝影家。1952年出生於日本千葉縣市川市。
19歲時,在舊書店中發現一本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發行的《Alsaka》攝影集,觸發他對阿拉斯加西修馬雷夫村的嚮往。1973年前往阿拉斯加,和西修馬雷夫家族一起生活。1976年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擔任動物攝影家田中光常先生的助手,並到阿拉斯加大學的野生動物管理學系留學。之後便以廣泛的角度致力於動物攝影的美感表現,持續追蹤阿拉斯加的自然與居民,在《National Geographic》、《Audubon》等國內外雜誌上發表作品,於國內各地與阿拉斯加.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地舉辦攝影展。多幅作品獲阿拉斯加政府與博物館永久珍藏,純淨洗鍊、充滿透明感的文章,也得到國內外的高度評價。並經常舉辦生態演講,帶領日本小學生在阿拉斯加實地體驗自然生生不息的魅力。1996年8月,參與日本電視台在勘察加半島庫立爾湖畔的外景工作,卻在8日遭棕熊襲擊驟逝,震驚全日本。遺作展吸引上百萬人參觀。
曾獲頒第3屆平凡社動物攝影獎(1986年)、第15屆木村伊兵衛攝影獎(1990年)。1999年獲日本攝影協會追贈特別獎。著作包括攝影集《GRIZZLY》(平凡社)、《Alsaka 如風的故事》(小學館)、《ARCTIC ODYSSEY》(新潮社)、《Alaska 極北.生命的地圖》、《星野道夫的工作(全4集)》(皆為朝日新聞社),散文集《阿拉斯加 光與風》(福音館書店)、《生命》(新潮社)、《旅行的樹》(文藝春秋)、《Michio’s Northern Dreams(共5集)》(PHP Editors Group)、《星野道夫著作集(共5集)》(新潮社)、攝影繪本《拿努克的禮物》(小學館)、《到森林去》(福音館書店)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然而,要是人类知道了终极问题的答案,我们是会得到继续走下去的力量,还是会丧失前行的动力呢?也许是“想要知道”的念头支撑着我们,而“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答案”给了我们一条生路。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循着熊道 -
“他们为什么非要把图腾柱保存下来,以至于要把跟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灵物搬去毫无意义的地方?我们一直觉得,就算有朝一日图腾柱物底腐朽,森林扩张到海岸,让一切消失在大自然中,也完全没有问题。到时候,那里就成了永远的圣地了。为什么他们总也理解不了呢?” 我边听边想,“认为肉眼可见的东西才有价值”的社会和“能从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里读出价值”的社会,差别就在这儿。而且后者的观念对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黑夜中,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所释放出的气息不也更本源吗?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在日渐消失的图腾柱森林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極地的呼喚"的人也喜欢 · · · · · ·
極地的呼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6 条 )

旅行之木:森林、冰河与鲸


《森林、冰河与鲸》摘录与书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购书缘由】 在豆瓣上看某友邻提及该书值得在通勤的公交或地铁上阅读,因其便携;且书中内容独立成篇、适合非连贯地阅读。知道该书后,因其书名集结了我及其喜爱的两个元素:森林和鲸鱼,遂购得。 【整体感受】 总的说来,阿拉斯加所保留并部分传承至今的原始地貌和远古文化,... (展开)
那就多去看看自然之后感悟

你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

2023 No.11 《森林、冰河与鲸》 [日] 星野道夫
> 更多书评 7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8.8分 9878人读过
-
文藝春秋 (2017)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馬可孛羅 (2025)暂无评分
-
世界文化社 (1996)暂无评分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且行且歌 (Soyobell)
- 第四份书单:见识 (陈凯乐)
- 曹老师的旅行读书清单 (Mel)
- 星野道夫 (丘耳朵👂)
- 闲着没事读读书(三)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極地的呼喚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vitality 2014-07-12 21:07:01
我心目中的人類學田野日記(最優).
0 有用 朝颜 2009-08-26 23:31:41
原来真正漂亮的图都在这里。封面上白色的柱子是鲸鱼骨。为什么他们就能搞到清晰度如此高的图,气愤。
1 有用 JumpSan 2022-02-11 01:43:15
越领略自然,越能敬畏自然。
0 有用 亏格 2022-07-06 22:57:09
向往之地的朝圣之旅,在勘察加的那个夏夜,星野道夫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瞬间,那一瞬他是否会像渡鸦一样心怀着光明从而坦然面对呢? 书中震撼我的语句很多,仅节录一段:『不知过了多久,途中,我们被浓雾包围,很快的,天气开始变化,我们遗憾地决定折返。不过,就在下一个瞬间,我们突然穿出浓雾。我永远无法忘记,在水平线那头看见白雪皑皑的西伯利亚群山时,心中的那份感动。当时,我看到了沉没在海底的白令陆桥。』
1 有用 smile 2012-12-27 20:41:28
星野道夫,摄影师。曾在阿拉斯加大學的野生動物管理學系留學,于数年间每年帶領日本小學生前往阿拉斯加實地體驗自然生生不息的魅力。1996年8月,參與日本電視台在勘察加半島庫立爾湖畔的外景工作时,遭遇棕熊襲擊驟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