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首先,扎实清楚,但略显枯燥,有点像讲课稿的风格,有些地方似乎该写得更长点,例如教会历史学家的写作与传统史学家的关系,有些材料,如普罗柯比的史著似乎该更细致说明,还有所谓的写作风格问题; 其次,顺序似乎有点问题,时间顺序的写法似乎没能很好展现出观念的前后联系,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属于一个观念史系统,但相距太远,第十一章似乎也并未向第二章回望,这条线没有理清楚; 再次,和第二个问题相似,其他几章中,传统帝国系统的衰落与基督教社会力量崛起的耦合、法兰克的罗马化、西部与东部象征资源的争夺与再分配三条主线纠缠在一起,似乎分开来写更好; 最后,我觉得在对历史学家观念或风格的讨论和对某些政治事件的讨论中始终存在缝隙,作者想写的是一个以经典主题为轴的观念系统,但用到的很多材料似乎是事实性的而非观念性的。
李老师这本书线索安排有点散乱了,而且各章节水平明显不一,查理曼以及廷臣对于帝国理念的考量和围绕皇帝与帝国权位的博弈显然比其他部分要写得深入得多,毕竟是专章发表了论文的。其他部分虽然不能说不好,但确实价值远不如查理曼这部分,这导致书希望达到的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这样一个主题的呈现显得不够完整。
感谢李老师赠书,直接背到德国每天必读,一边深受启发豁然开朗,一边发现自己的文章没必要写了陷入焦虑……
第七八九章的论述极其精彩,不同部分的研究综述也很清晰。 但这本书一方面似乎总会陷入到对具体史料的辨析和具体史事的梳理中,让论述的流畅性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是总感觉这本书其实依然是从对查理曼称帝事件的研究出发,去希望衔接上整个古代晚期拉丁西方政治观念的发展道路。书前半部分的内容似乎都是意在为加洛林“帝国”的诞生提供背景,但主线却又并不很清晰,因此是不是从族性(如为什么法兰克人能够承载“帝国”)、世俗性(如Imperium和“皇帝”的含义)、神圣性三个维度来分别阐述会更清晰?毕竟神圣性并不是中古世界的唯一特征。且根据“欧洲的政治与政治观念”的题目,是否更应该将视野放在不同地区政治观念的整体性上,以及加洛林“帝国”观念在地方的反馈上? 同时95页提到西部的十五次僭位称帝似乎也值得详细的讨论。
聚焦於神聖性,勾連政治史和政治觀念,注意法蘭克、拜占庭、羅馬教宗三方的互動。
秋学期研究生课。16篇论文修改串联起来的summa型成果。主线是中古政治(思想)史+局部细致的个案研究,后期神圣化的罗马帝国(sacra respublica)走向神圣罗马帝国(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可以和Heather《罗马的复辟》比照阅读,类似主题的不同发展🤔。 北大社安排个好点的编辑吧😴,没有Index、失败的译名校对,以及大三学生都做不出来的搞笑Bibliography。谁来救救大陆西学编辑业?(钱太少,没救了告辞.jpg)
上课用书~ 单看论文版当然都挺好的,只是串起来怎么就…?(:编辑要负大部分责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修订版) 中古时期大规模政治体重建的(政治和思想)过程,不过感觉上还是查理曼部分写得更好啦
中间部分很精彩
补标。用一学期的课程研读了这本新著,对比了作者每一章对应的论文原稿,可以看出作者的反思与进步。但一本书如果拖上十年再出,会让自己不可避免地陷入前后矛盾。
对既往研究和史料的综述非常好
>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
9 有用 鸿渐 2024-06-28 22:39:15 湖北
首先,扎实清楚,但略显枯燥,有点像讲课稿的风格,有些地方似乎该写得更长点,例如教会历史学家的写作与传统史学家的关系,有些材料,如普罗柯比的史著似乎该更细致说明,还有所谓的写作风格问题; 其次,顺序似乎有点问题,时间顺序的写法似乎没能很好展现出观念的前后联系,第二章和第十一章属于一个观念史系统,但相距太远,第十一章似乎也并未向第二章回望,这条线没有理清楚; 再次,和第二个问题相似,其他几章中,传统帝国系统的衰落与基督教社会力量崛起的耦合、法兰克的罗马化、西部与东部象征资源的争夺与再分配三条主线纠缠在一起,似乎分开来写更好; 最后,我觉得在对历史学家观念或风格的讨论和对某些政治事件的讨论中始终存在缝隙,作者想写的是一个以经典主题为轴的观念系统,但用到的很多材料似乎是事实性的而非观念性的。
6 有用 Hypnos 2024-07-18 21:37:44 北京
李老师这本书线索安排有点散乱了,而且各章节水平明显不一,查理曼以及廷臣对于帝国理念的考量和围绕皇帝与帝国权位的博弈显然比其他部分要写得深入得多,毕竟是专章发表了论文的。其他部分虽然不能说不好,但确实价值远不如查理曼这部分,这导致书希望达到的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这样一个主题的呈现显得不够完整。
5 有用 ZN 2024-08-11 22:50:13 德国
感谢李老师赠书,直接背到德国每天必读,一边深受启发豁然开朗,一边发现自己的文章没必要写了陷入焦虑……
5 有用 Gaiseric 2024-07-22 13:17:56 内蒙古
第七八九章的论述极其精彩,不同部分的研究综述也很清晰。 但这本书一方面似乎总会陷入到对具体史料的辨析和具体史事的梳理中,让论述的流畅性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是总感觉这本书其实依然是从对查理曼称帝事件的研究出发,去希望衔接上整个古代晚期拉丁西方政治观念的发展道路。书前半部分的内容似乎都是意在为加洛林“帝国”的诞生提供背景,但主线却又并不很清晰,因此是不是从族性(如为什么法兰克人能够承载“帝国”)、世俗性(如Imperium和“皇帝”的含义)、神圣性三个维度来分别阐述会更清晰?毕竟神圣性并不是中古世界的唯一特征。且根据“欧洲的政治与政治观念”的题目,是否更应该将视野放在不同地区政治观念的整体性上,以及加洛林“帝国”观念在地方的反馈上? 同时95页提到西部的十五次僭位称帝似乎也值得详细的讨论。
1 有用 松虛居士 2024-08-25 23:44:44 广东
聚焦於神聖性,勾連政治史和政治觀念,注意法蘭克、拜占庭、羅馬教宗三方的互動。
0 有用 天鹅骑士奥尔加 2024-11-02 20:26:36 浙江
秋学期研究生课。16篇论文修改串联起来的summa型成果。主线是中古政治(思想)史+局部细致的个案研究,后期神圣化的罗马帝国(sacra respublica)走向神圣罗马帝国(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可以和Heather《罗马的复辟》比照阅读,类似主题的不同发展🤔。 北大社安排个好点的编辑吧😴,没有Index、失败的译名校对,以及大三学生都做不出来的搞笑Bibliography。谁来救救大陆西学编辑业?(钱太少,没救了告辞.jpg)
0 有用 Martinaise,R. 2024-11-02 20:39:20 浙江
上课用书~ 单看论文版当然都挺好的,只是串起来怎么就…?(:编辑要负大部分责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修订版) 中古时期大规模政治体重建的(政治和思想)过程,不过感觉上还是查理曼部分写得更好啦
0 有用 浮一大白 2024-12-25 07:27:11 北京
中间部分很精彩
0 有用 景明和坤 2025-01-04 21:30:59 上海
补标。用一学期的课程研读了这本新著,对比了作者每一章对应的论文原稿,可以看出作者的反思与进步。但一本书如果拖上十年再出,会让自己不可避免地陷入前后矛盾。
0 有用 仙儿 2025-03-20 11:21:18 上海
对既往研究和史料的综述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