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豆瓣
读书
电影
音乐
同城
小组
阅读
FM
时间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购书单
电子图书
2023年度榜单
2023年度报告
《回音室》的原文摘录
按热度排序
按页码排序
那么,“经由万物韵律传达的生命法则”这句翻译是从哪里来的呢?或者说,冈仓天心是如何依据“气韵生动”想出这首个英语翻译的呢?先要指明的事实在于,“韵律”一词并非从“气韵生动”这神秘短语的四个汉字中的任何一个直译而来。“韵律”是全球现代主义发展中的关键术语,在日本和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如此,但这种用法要晚于1903年,那时《东洋的理想》已经出版了。然而,“韵律”毫无疑问是19世纪一位英国哲学家的思想核心,他的著作对日本明治时期年轻的冈仓天心产生了几乎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深刻的影响,这位哲学家便是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一1903)。虽然今天很少有人阅读斯宾塞的作品,但他在生前却拥有了遍及全球的影响力,其哲学思想曾风行一时。斯宾塞是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声名显赫的知识分子之一。欧内斯特·费诺罗萨还在哈佛大学攻读本科学位时就曾经创建“赫伯特·斯宾塞学会”,后来给自己的日本学生们讲课时也经常提到这个人;斯宾塞被费诺罗萨的朋友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1850一1904)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者”,他“在19世纪80年代拥有最广泛的日本读者,或许也是在日本最有影响力的西方社会和政治思想家”。当然,稍晚些时候严复(1854一1921)对斯宾塞思想的译介也让他在许多中国读者中间产生了同等重要的影响力。斯宾塞尽管并没有首创术语“社会达尔文主义”,却经常与“适者生存”这个标签紧紧相连。清朝最后几十年哀怨连天的统治下,帝国主义的接连侵犯与王朝的孱弱似乎已经将国家的生死存亡置于千钧一发的关头,因此,在万箭攒心的中国知识分子眼中,斯宾塞的观点是如此引人入胜。但“韵律”于斯宾塞哲学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或许鲜为人知。“韵律”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原理,既支配着物质世界,也支配着物质世界中人类的存在。斯宾塞1862年出版的《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 ofa Ne...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6 14:07:22
—— 引自章节:第一章“传统的本土观点”:谢赫在加尔各答,康有为在罗马 2
1908年,当卜士礼书中的插图首次出现在中国刊物上时,劳伦斯·宾扬也进一步发展了他关于“韵律”和“生命力”的观点,当时的一些中国人对宾扬的这些观点可能已经有所意识。他在自己的著述《远东绘画》(Painting in the Far East)里谈及“六法”: 根据这一理论,“韵律”(Rhythm)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是人们基于观察所遵的模仿自然或忠于“自然”(Nature)的法则,这种西方民族所具备的普遍本能是艺术的根本关切所在。在这一理论中,每件艺术作品都被认为是韵律之神韵化身,以更清晰的美丽与更强烈的力量展现事物的精神活动,复杂物质的巨大障碍因此得以通过周遭可见的世界被传递至我们的官能。 我们有必要停下来思考,宾扬的这番评论来自何处?宾扬认为“韵律”和“自然”作为这段话的中心概念,值得大写单词的首字母。他从冈仓天心那里直接获得了“韵律”一词(有人认为这或许归功于冈仓对赫伯特·斯宾塞作品的解读)。然而,如若考虑宾扬当时身处的更广泛的学术环境以及1908年这一特定的时间节点,我们很难不将他与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一1941)联系起来。柏格森提出了“生命冲力”(elan vital),一种存在于宇宙中的“生命的冲动”“事物的精神活动”。在柏格森生活的时代,他是举足轻重的国际人物,而在思想的某些方面,柏格森则与自己的英国前辈斯宾塞保持了一致。他于1907年出版的著作《创造进化论》(Levolution creatrice)收获了大量英语评论,而于1896年出版的早期作品《材料与记忆》(Matiere et memoire)也在1908年经过了重新修订。宾扬很可能读过这两本书的法语原版,因为他从书中挑拣了柏格森喜欢的一些修辞为自己所用,比如“被提炼出”的理念,或者创造性的精神“落实到”图像,再比如超越“复杂物质...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6 14:07:22
—— 引自章节:第一章“传统的本土观点”:谢赫在加尔各答,康有为在罗马 2
泷精一就这句话的英译为“精神的气调与生命的运动”(Spiritual Tone and Life Movement)。值得注意的是,被宾扬拿来比较的四版译文中的两版(夏德和泷精一)与“韵律”完全无关,还有一版(彼得鲁奇)则仅仅将其视作次要意义加以补充解释,但宾扬仍然坚持写道: “有韵律的生命力”是翟理斯教授的翻译,尽管简洁实用,但它似乎并没有完全涵盖原文的含义。冈仓先生则将其翻译为“经由万物韵律传达的生命法则”,或者我们也可以说“精神的韵律与生灵万物的运动相互融合”(The fusion of the rhythm of the spirit with the movement of living things)。无论如何,这句话确切的含义在于艺术家必须穿破世界的表象,抓住伟大的宇宙所蕴含的精神的韵律,并为之所支配,正是这种韵律使生命不止不息。 伟大的宇宙所蕴含的精神的韵律”无疑是柏格森理念的清晰的向音,或者至少存在于柏格森被吸收和理解的结果。而“韵律”(宾扬的传记作者称其为宾扬“最喜欢的词”)则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它甚至成了一本杂志的刊名:《韵律:艺术、音乐与文学》,宾扬是这份刊物的撰稿人。1911年《韵律》开始发行,正是《龙翔》出版的同一年。在发表于该杂志第四期的文章《诗歌的回归》中,宾扬写道:“这种艺术的秘密都蕴藏在老子的悖论中,老子的‘道’认为道生万物、生生不息,是普遍而永恒的生命的韵律。” 亨利·柏格森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宾扬对中国艺术的思考?宾扬在美国举办的演讲所留下的报纸记录对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清楚。此次演讲被安排在1912年12月宾扬首次美国之行的日程里,相关报道发表于同月15日的《纽约时报》,标题十分冗长:“我们需要对艺术有更多情感的理解”。下面的导语指明:诗人、剧作家、评论家与东方艺术专家劳伦斯·宾扬声称戏剧和绘画都应当如此。“十个世纪前的中国...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6 14:07:22
—— 引自章节:第一章“传统的本土观点”:谢赫在加尔各答,康有为在罗马 2
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时代,“东方”和“西方”这两个伟大的实体几乎构成了所有人在讨论任何事情时都不可或缺的框架。同样,那也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一位曾在德国(莱比锡)留学的中国知识分子(蔡元培)引用了一条来自明代的文献(唐志契),让一位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思想与一部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在印度用英语写就的著述的中译本发生联系,而这位日本作家的所思所言随后也被另一位英国学者(翟理斯)在上海出版的作品中引用。 因此调用“跨国”的概念,或者至少杜绝彼此隔绝的情况,仅仅是对当时真实情景的承认:艺术作品以及围绕着它们而产生的想法,确确实实都于历史的这一瞬间发生了交织。在帝国主义纽结于机械复制最为充分的时代,图像几乎毫无疑问地以与思想传播同样的方式在全球流通,只是后者在流通中形成了更多的相互作用,因此这一过程愈加复杂,也愈加难以捕捉和确认。但确凿的事实在于,东方并非“东方”,西方也并非“西方”,我们面对的不是这两个“具有历史可操作性概念”“遭遇”的问题,就像它们在最初被创造出来时就不可分割一样。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一变从前精湛严整之习矣”:金绍城在巴黎,杜里舒在北
我们并不了解金绍城是否熟悉翟理斯在1905年他旅居伦敦期间书写的《中国绘画艺术史》,但他一定不会对翟理斯的这种观点感到惊奇:“我们发现,自然主义、印象主义和‘外光主义’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的发展结果,但中国人在这些名词于西方沙龙出现至少1000年前,就已经开始提倡了。”在我看来,我们在这里目睹的现象不是简单的所谓“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相反,它是某种“西方”艺术类别和某种“中国”艺术类别被创造的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这种创造在产生对另一方的认知与介入时才可能实现。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一变从前精湛严整之习矣”:金绍城在巴黎,杜里舒在北
我想要通过本书阐明的问题在于:我们在20世纪早期所见证的,并非所谓(借用1973年苏立文另一本著述的标题)“东西方艺术的交会”,而是“东西方艺术的形成”。正是建立于彼时的这套框架体系定义了中国过去的艺术是如何被研究的,而它也仍将在框架内继续被研究。我的研究试图关注一系列复杂的纠缠、迁移与译介,是它们使“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这两个实体的形成过程显得如此自然,以至于我们所要做的,似乎就是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一种内在蕴含的、不可改变的本质区别。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引言 5
巴克森德尔在文章里痛斥了“影响”这一“艺术批评中的咒”,因为它总是坚持错误地认知到底是谁对谁施加了何种作用,颠倒了“历史行为者所经历的,推论性观者所要考虑的主动/被动关系”。取而代之地,巴克森德尔提出,若论及“X影响了Y”的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则必须理解Y是如何吸取、采取、取用、改编、误解、参考、同化、临摹、吸收、解释先于其存在的X的。如今,巴克森德尔的观点已然得到了学界的赞同,这也是在书写20世纪的中国艺术时,“西方影响”一词不再受到青睐的原因之一。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引言 5
没有什么天生就是传统的,它必须要经历不断革新才能成为传统的,对过去的完全重复与在任何过去之间都存在彻底决裂的观点,是同一个时间概念的两个对称产物…我们从未向前迈进或者向后撤退过,我们总是在主动地筛选属于不同时间的要素。我们可以继续筛选。是分类造就了时间,而不是时间造就了分类。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一变从前精湛严整之习矣”:金绍城在巴黎,杜里舒在北
潘林二人当时在中国的普及率和知名度与中国以外的“中国艺术”学者对他们作品的忽视程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油画在他们眼里不算“中国艺术”)。甚至对福开森这样在“中国”生活的人来说,不言而喻的是:“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家”是金绍城,而不是林风眠或潘玉良。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
我们如何将意大利艺术家卡罗·查农(Carlo Zanon,1889-1972)纳入“中国艺术”的叙事?1928年,查农在上海举办了个展并且被《上海漫画》报道,但如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意大利,都极少有人听说他的名字。又或者,这一并不包括周廷旭和卡罗·查农的范式已然耗费了太多的研究以区分和厘清不同事物应当所属的地点,以使其具有可行性,从而导致了其自身的变形乃至最终坍塌?无论“虚拟”与否,上海出版文化的“世界主义”及其所反映的跨国的艺术世界,是否最终会由于太过活跃和多样化,而无法让定义清晰的“东方”艺术与同样定义清晰的“西方”艺术相映成景?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
如今,叙述20世纪中国艺术的标准是把故事讲两遍,即便在过去的60年里,研究或课本已经从“传统中国绘画”与“现代运动”两章并置的状态(苏立文,1959)转变为将“美术革命”与“‘中国画’的产生”两相对照(吕澎,2019)。尽管涉及的年代完全相同,但它们仍然被分割为“国画”与“洋画”这两种不同的历史。而徐悲鸿所谴责的那些典型的“先锋”人物(马奈、雷诺阿、塞尚、马蒂斯)正是被金绍城归类为“新派”的艺术家,并且使他得出他们的作品“与中国画法颇近”的结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坚持:这并非两个以某种方式孤立发生的故事,虽然它们神奇地占据了相同的时空。这就好像中国的“现代医学史”和“中医史”不应该被看作两种分裂的历史,它们不是“孤立的、绝对分隔、纯粹的历史过程”,而应被视为在一个“被凸显的现代性”(manifemodernity)中“协同进化”的过程。正如油画和国画可以出现在《良友》画报的同一版面上,被挂在卢森堡博物馆墙上的作品在徐悲鸿和金绍城脑海中激荡出的想法也不是平行与独立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如果这一切看起来太复杂,不能以“一个故事”的形式来讲述,那么问题就出在了我们向来满足于讲述的叙事,即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所基于的叙事。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2000年,《公共文化》(Public Culture)的编辑在“世界主义”特刊中将“一个对象可以在这里,也可以在那里,但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的“排中律”视为“现代文化和政治活动领域内的一种二元论”。事实上,“它是现代性的一个核心表现”。他们坚持认为:“世界主义不是文化由某个中心扩散形成的圆圈,而是存在无处不在的无数圆心,不存在圆周。”20世纪20年代最后的岁月,中国以及延伸出去的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既在“这里”,也在“那里”,在一系列的“中心”里“无处不在”,这些环境可能在地理上彼此相距遥远,但在其他诸多方面互相联系,尤其是通过出版文化。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
正如本书试图展现的那样,理论本身与思想的传播,对熟悉的事物的误解,对截然不同的事物的过度熟悉有着不示,导致“纯粹的”中国(更别提同样不可能纯粹的“西方”)艺术的概念总是不断撤减,总是遥不可及,总是在最后天涯咫天。而“六法”则远非某种普世的艺术理珍章程,它在西方象征着对既现代又中国的艺术这一可能性的拒绝:因为在典型的东方主义策略中,最为中国的也是最为古老的。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
作为“气韵生动”的英文翻译,“有韵律的生命力”并不是“西方人”的发明,而是出自一位在加尔各答用英语写作的日本学者。抛开这一起源不谈,这本书在结尾处对它的重新调用再次表明,到1931年,要把“外国”和“中国”的理解分开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这些与其说是对立倒不如说是持续的甚至是不断异变的合作,致使没有“纯粹”的思想可以独立于自身,哪怕我们曾经想要尝试这么做。也许整个故事中那根令人感到痛楚的倒刺在于,作者希望复兴康有为所言中国“几占第一位”的神话,但这不能通过中国本土的资源而只能依靠“西方”的解释来实现。后者事实上构成了他所能够采取的立场的决定性论据。 (
查看原文
)
Gymnopedie
2024-09-28 21:26:57
—— 引自章节:第三章 “宇宙万物皆有生命”:保罗·塞尚在上海,刘海粟在巴黎
>
我来写笔记
>
回音室
作者:
[英] 柯律格
副标题:
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
isbn:
7208188106
书名:
回音室
页数:
514
译者:
梁霄
定价:
118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4-5
装帧:
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