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罗斯最被低估的几本之一,夹在几本“祖克曼系列”里面的缘故。 对“锡安主义”最纯熟又歇斯底里的批判,内森和亨利,反犹和锡安主义,心脏病和阳痿,一切都是一场文学闹剧严格的素材。 用Amis的话说也是“好得令人生畏,变态得令人惊讶”,以至于问题变成,写了十来本小说后他绕来绕去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好。(当然也是拜前妻布鲁姆和反犹的英国所赐) 《尤利西斯》中乔伊斯称犹地亚为“世界的灰色干瘪阴户”——罗斯那几十页对犹太定居者的嘲讽,在几百页里疯狂的面角色对调、覆盖、篡改,完全不输风头——但到最后,在崩溃的边缘,“犹太性”又是拯救了一切(包括罗斯自己)的主题。 多年后那本Asymmetry 几乎是用这本完全一样的冒险形式,连人物都是一样狡黠、不耐烦地要离开小说。两者的区别在于其中“困境的真正智慧”是不一样的。
罗斯对小说结构的探索是世界级的,他也是少数能把母题翻来覆去得写还能越写越漂亮的作家。他有一种让人敬佩的无法企及的天赋,他写亨利和内森的两场葬礼,两次失败的心脏支架手术,彼此折叠出两个世界,即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最后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反生活》更重要的部分是罗斯对于此前一直隐含在其作品中的犹太问题在这里做出了正面的完全的回应,他让祖克曼走出了新泽西,去到犹地亚和伦敦,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中思考犹太的民族性和归属,我甚至觉得对于巴以问题,《反生活》中的独白和辩题都很有当下的意义。写得太好太好太好了,没办法再好了。
焦虑的性喜剧急转直下成闹剧的开场过后,顺滑的美国现实主义从后现代的自我意识和虚构游戏中汲取所需,开启自我颠覆的叙述实验:罗斯玩弄可能性就像赌徒不断重新洗牌,乐此不疲因为他也像内森一样,在叙事热情涌动时“有一种挑衅的才智,喜欢把阻力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每当类似真相的东西被逼到墙角,真相果不其然又紧随另一个声音开始滑动、变形,于是转身大步追向下个墙角 小说家意识的自省:永不安分的窥私癖挑事尤子。坦言“我只有在伪装之下才能表露自我。我所有的胆量都源于各种假面具”,也成了结尾信中诚恳大胆的小说家宣言那小心翼翼的前奏: “我,就我个人而言,就是没有自我,不情愿或者不可能拿自我胡开自己的玩笑…独立于我那种冒名顶替的艺术努力的自我肯定不存在。我也不想要。我是一个剧场,仅此而已。”事关叙事和生活间动态的关系
很明显 我已经没有耐心
6+ 耶路撒冷巨人队获得锦旗!弥赛亚降临!罗斯更为尖锐地重构了卡夫卡的《给父亲的信》:在兄弟而非父子关系中。在死亡,阳痿,婚姻,犹太性之间的一切。偏执到发狂的文学伦理……
罗斯以瓦解小说的方式结构一部小说。这种极为自由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保留了情节,又能容纳大量的论辩性思索,甚至虚构的角色都会从小说中逃离出来,与作家进行争论。犹太人复杂而微妙的自我认同问题,从家庭、性爱、以色列、异乡等不同的角度进行透视,直至最后暴露出最为扭结的内森•祖克曼式的身份认同——既厌倦犹太性,又无法割舍犹太性,只能做“一个外邦人中的犹太人,犹太人中的外邦人”。 罗斯秉持其一贯的风格,以喜剧的可能性来探讨严肃甚至沉重的主题,把犹太性问题和现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的深度反思,交叠在一起。犹太性就像一种不可化约的本质,无可避免地渗入到了作家的创作当中,重构现实,影响现实。犹太复国主义想要剥离几乎一切犹太人特有行为的东西,并在以色列这个他们自己的小家园里解除犹太身份的愿望,只不过是一种空想。4.5
24第一本罗斯,亨利、玛丽亚、菲比还有温蒂这些表面上具有实际感受的人物大概是祖克曼在作家职业病与精神狂乱双重折磨下的造物,以色列与英国,犹太复国与极端反犹,作家身份与现实中的性欲表达再次碰撞与融合。祖克曼在英国的遭遇和科尔曼遭受的种族指控有一些微妙的因果循环共性,背后则是罗斯对于净化论徒劳性的有力诠释。“我不要变成你书中的人物”和在现实世界中极力捍卫洛诺夫虚构性的艾米相反,玛丽安代表作家在现实中的自我挑战了祖克曼的虚构叙事。EI洛诺夫又一次逃离了众人的视线,回到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林中小屋,准备拿出铅笔创造一切。
非常罗斯。换做别人犹太人犹太人的,已经会让我很不耐烦了,也只有罗斯能让我饶有兴趣看下去,不停地偷换身份变换角色概念,试图用表演来躲避真我,然而什么才是真我?罗斯,真是看一本少一本了。
犹太人与犹太主义,就像为了治好阳痿而去冒着巨大风险去做心脏手术,就像从新泽西逃往犹地亚。怨声载道的以色列人,政治上无能为力,道德上四分五裂,对所有人都忿忿不平,所以他们狂热而又敏感得活着,像小说家一样创造故事,事实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策划。
开头一章写的多好,接着写的犹太复国是什么玩意,罗里吧嗦。
好译者帮我读英文!
绝对的鸿篇巨制。罗斯在其中讽刺了一切他能够找到的价值面向。对真实的讽刺,对小说家存在的讽刺。甚至是交流,是文明之为文明的畸变。
【10+】 祖克曼系列(六本)里面翻译和排版最好的一本。
难得涂画和看笑出声的一本,PR好没想到这么好,这才是当代真正的美国作家,国内大热的布考斯基比起来只能算行为艺术家
周日早上在日式线香的味道里把这本看完了…结构还可以,但PR那总是关于犹太老男人的身份认同冲突和通过性来逃避死亡焦虑的主题我已经看厌了。
前面几章非常精彩,但反转之后,我可能是对于把内森的故事加之于亨利,把和玛利亚的恋情的夸大发展和意淫婚后生活以及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对最后一章极其反感,如果这也是作者的一环。那他成功了。
短兵相接!好看!
读至20页。
在对犹太性的疯狂反思中,成为犹太人
目前最爱的一本罗斯。
> 反生活
9 有用 索马里 2024-04-22 15:32:58 上海
罗斯最被低估的几本之一,夹在几本“祖克曼系列”里面的缘故。 对“锡安主义”最纯熟又歇斯底里的批判,内森和亨利,反犹和锡安主义,心脏病和阳痿,一切都是一场文学闹剧严格的素材。 用Amis的话说也是“好得令人生畏,变态得令人惊讶”,以至于问题变成,写了十来本小说后他绕来绕去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好。(当然也是拜前妻布鲁姆和反犹的英国所赐) 《尤利西斯》中乔伊斯称犹地亚为“世界的灰色干瘪阴户”——罗斯那几十页对犹太定居者的嘲讽,在几百页里疯狂的面角色对调、覆盖、篡改,完全不输风头——但到最后,在崩溃的边缘,“犹太性”又是拯救了一切(包括罗斯自己)的主题。 多年后那本Asymmetry 几乎是用这本完全一样的冒险形式,连人物都是一样狡黠、不耐烦地要离开小说。两者的区别在于其中“困境的真正智慧”是不一样的。
7 有用 半块生日蛋糕 2024-10-04 01:38:54 山东
罗斯对小说结构的探索是世界级的,他也是少数能把母题翻来覆去得写还能越写越漂亮的作家。他有一种让人敬佩的无法企及的天赋,他写亨利和内森的两场葬礼,两次失败的心脏支架手术,彼此折叠出两个世界,即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最后它们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反生活》更重要的部分是罗斯对于此前一直隐含在其作品中的犹太问题在这里做出了正面的完全的回应,他让祖克曼走出了新泽西,去到犹地亚和伦敦,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中思考犹太的民族性和归属,我甚至觉得对于巴以问题,《反生活》中的独白和辩题都很有当下的意义。写得太好太好太好了,没办法再好了。
2 有用 Aloysius.🌈 2025-02-07 15:03:43 四川
焦虑的性喜剧急转直下成闹剧的开场过后,顺滑的美国现实主义从后现代的自我意识和虚构游戏中汲取所需,开启自我颠覆的叙述实验:罗斯玩弄可能性就像赌徒不断重新洗牌,乐此不疲因为他也像内森一样,在叙事热情涌动时“有一种挑衅的才智,喜欢把阻力转化为自己的优势”。每当类似真相的东西被逼到墙角,真相果不其然又紧随另一个声音开始滑动、变形,于是转身大步追向下个墙角 小说家意识的自省:永不安分的窥私癖挑事尤子。坦言“我只有在伪装之下才能表露自我。我所有的胆量都源于各种假面具”,也成了结尾信中诚恳大胆的小说家宣言那小心翼翼的前奏: “我,就我个人而言,就是没有自我,不情愿或者不可能拿自我胡开自己的玩笑…独立于我那种冒名顶替的艺术努力的自我肯定不存在。我也不想要。我是一个剧场,仅此而已。”事关叙事和生活间动态的关系
2 有用 睡美鱼睡美鱼 2024-10-08 16:56:16 北京
很明显 我已经没有耐心
1 有用 桜辰星 Sak.C.S 2024-11-28 13:50:29 上海
6+ 耶路撒冷巨人队获得锦旗!弥赛亚降临!罗斯更为尖锐地重构了卡夫卡的《给父亲的信》:在兄弟而非父子关系中。在死亡,阳痿,婚姻,犹太性之间的一切。偏执到发狂的文学伦理……
1 有用 狄狄 2024-06-26 18:22:11 云南
罗斯以瓦解小说的方式结构一部小说。这种极为自由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保留了情节,又能容纳大量的论辩性思索,甚至虚构的角色都会从小说中逃离出来,与作家进行争论。犹太人复杂而微妙的自我认同问题,从家庭、性爱、以色列、异乡等不同的角度进行透视,直至最后暴露出最为扭结的内森•祖克曼式的身份认同——既厌倦犹太性,又无法割舍犹太性,只能做“一个外邦人中的犹太人,犹太人中的外邦人”。 罗斯秉持其一贯的风格,以喜剧的可能性来探讨严肃甚至沉重的主题,把犹太性问题和现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的深度反思,交叠在一起。犹太性就像一种不可化约的本质,无可避免地渗入到了作家的创作当中,重构现实,影响现实。犹太复国主义想要剥离几乎一切犹太人特有行为的东西,并在以色列这个他们自己的小家园里解除犹太身份的愿望,只不过是一种空想。4.5
3 有用 挖一棵圣诞树 2024-05-17 19:11:23 辽宁
24第一本罗斯,亨利、玛丽亚、菲比还有温蒂这些表面上具有实际感受的人物大概是祖克曼在作家职业病与精神狂乱双重折磨下的造物,以色列与英国,犹太复国与极端反犹,作家身份与现实中的性欲表达再次碰撞与融合。祖克曼在英国的遭遇和科尔曼遭受的种族指控有一些微妙的因果循环共性,背后则是罗斯对于净化论徒劳性的有力诠释。“我不要变成你书中的人物”和在现实世界中极力捍卫洛诺夫虚构性的艾米相反,玛丽安代表作家在现实中的自我挑战了祖克曼的虚构叙事。EI洛诺夫又一次逃离了众人的视线,回到了治疗前列腺癌的林中小屋,准备拿出铅笔创造一切。
0 有用 阿巴厮 2025-02-12 07:43:11 四川
非常罗斯。换做别人犹太人犹太人的,已经会让我很不耐烦了,也只有罗斯能让我饶有兴趣看下去,不停地偷换身份变换角色概念,试图用表演来躲避真我,然而什么才是真我?罗斯,真是看一本少一本了。
0 有用 溺在水瓶里的牛 2024-08-05 12:59:52 江苏
犹太人与犹太主义,就像为了治好阳痿而去冒着巨大风险去做心脏手术,就像从新泽西逃往犹地亚。怨声载道的以色列人,政治上无能为力,道德上四分五裂,对所有人都忿忿不平,所以他们狂热而又敏感得活着,像小说家一样创造故事,事实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策划。
0 有用 Eureka! 2024-08-21 13:07:15 湖南
开头一章写的多好,接着写的犹太复国是什么玩意,罗里吧嗦。
1 有用 zhengtao 2024-11-24 18:43:49 上海
好译者帮我读英文!
0 有用 细 2024-11-25 14:08:59 重庆
绝对的鸿篇巨制。罗斯在其中讽刺了一切他能够找到的价值面向。对真实的讽刺,对小说家存在的讽刺。甚至是交流,是文明之为文明的畸变。
0 有用 木越 2024-10-05 00:52:56 山西
【10+】 祖克曼系列(六本)里面翻译和排版最好的一本。
0 有用 LLM 2024-11-15 00:33:31 福建
难得涂画和看笑出声的一本,PR好没想到这么好,这才是当代真正的美国作家,国内大热的布考斯基比起来只能算行为艺术家
1 有用 ◽Deeeee 2024-11-10 17:58:06 浙江
周日早上在日式线香的味道里把这本看完了…结构还可以,但PR那总是关于犹太老男人的身份认同冲突和通过性来逃避死亡焦虑的主题我已经看厌了。
0 有用 绝迹江湖张书评 2025-04-17 08:52:50 辽宁
前面几章非常精彩,但反转之后,我可能是对于把内森的故事加之于亨利,把和玛利亚的恋情的夸大发展和意淫婚后生活以及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对最后一章极其反感,如果这也是作者的一环。那他成功了。
0 有用 kun77 2024-06-02 15:58:17 陕西
短兵相接!好看!
0 有用 地瓜骑士 2024-10-19 09:55:14 重庆
读至20页。
1 有用 攸川 2024-06-30 15:02:58 上海
在对犹太性的疯狂反思中,成为犹太人
0 有用 Vincent 2024-07-18 15:42:48 江苏
目前最爱的一本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