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蒙面的马科斯 2024-05-02 02:13:48 北京

    很好的话题,可惜写得实在是太浅了,相比起来,并没有自觉打着在做情感研究的古典学著作《羞耻与必然性》讲阿基琉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死亡等例子,都显得更加深刻、有说服力。真的很可惜。

  • 5 Nelly.L 2024-04-21 14:23:55 上海

    书中最有意思的部分是,美国人对“羞耻”的概念如何在经历了19世纪初-20世纪上半叶的衰落后又出现了复兴。作者认为新技术和政治分歧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里,人们利用羞耻来帮助定义和加强身份认同,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让信息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日益成为人与人之间传播恶意的渠道。作者认为,进步派和保守派都会使用羞耻策略,这为我们理解身份政治和取消文化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 2 死透气了 2024-05-05 01:58:44 湖北

    胜在博学和生动,不过瘾之处在于太简略,不过这本书本来就是一本简史,因此五星不犹豫。印象中作者写书太快,但这本书证明他绝非浪得虚名。整套译丛都极好。

  • 2 舟上不想卷了 2024-04-28 15:40:05 上海

    羞耻不仅是我们个人内心卑微隐蔽的情感,也是社会用来维持秩序、建立身份认同的“看不见的手”。斯特恩斯讲述了历史的长河里耻感和羞辱是如何被广泛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刑法、政治、体育……),社会对羞耻的利用发生了哪些改变。这本书也会让人想起很多类似的切身体验,为我们说明白了这种难以启齿或不愿直视的情感。它并非长篇累牍、事无巨细地爬梳史料,而是把捉到了宏观的趋势,已足以照亮很多领域的重要话题,让后继者们慢慢填坑。

  • 2 祝梨ZLiii 2024-04-28 21:30:41 上海

    其实有点乱……但能够理解,本身情感的不可名状在量化、细化、历时化上都各具难度,这本小书大概可以被视作历史范畴的一次尝试。前后句有时断裂感比较严重,导致细部观点难以廓清;引述他人的部分标得不太规范。有两个观点启发:关于如何区别“耻感”和“罪感”一直众说纷纭,作者倒是提了条边界线索,即罪感指向行为而耻感指向自我,谴责主体的情感会带来更加负面的效应;还有就是前现代社会羞耻情感会被加以利用,从而在集体中划出身份的、性别的等级,贵族会加固此情的力量保证地位卑下者面对自己时会自动产生一种尊敬的心理反应。

  • 1 嗷嗷嗷呜 2024-05-02 09:37:59 浙江

    蛮有意思的关于“羞耻”的文化史,对于起源和发展都有涉猎,就是浅了点,都讲到了,但每当我想看到更多内容就嘎然而止。可读性很强。

  • 1 Rinna芮娜 2024-05-12 16:41:53 北京

    在现代社会,羞耻似乎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话题,但这本书却将其置于聚光灯下,深入探讨了这一情感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和自我认知。 作者采用了一种跨学科的写作手法,将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视角融合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视角。 书中指出,羞耻不仅是个人残酷的内心体验,更是一种社会规训的工具。它可以用来维持社会秩序,成为压迫和控制群众的手段。作者通过历史和丰富的案例,展示了羞耻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被利用和演绎。读来令人十分震惊! 作者试图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以及对情感如何在社会结构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梳理研究。随着时代发展,看似逐渐衰退的“羞耻”,却变换了多种手段仍在不同领域持续了下去。 总之,是一部很有启发性的作品,非常值得阅读!

  • 1 婧然的大理书房 2024-05-13 07:38:22 云南

    当代部分对美国日益两极化带来羞耻的复兴还是写的很赞的!“被遗忘权”这个概念有意思!

  • 0 明朝霖 2024-04-25 17:15:01 江苏

    中规中矩,找到了一个好的主题,但似乎并未完整展开便匆匆作结。

  • 0 sunson🐟 2024-04-30 15:40:30 安徽

    深刻的标题吸引我,但收获的却是肤浅的内容。

  • 0 晓楠书房 2024-05-09 23:32:54 上海

    把羞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历史讲明白了,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羞耻的路径,同时探讨了反羞耻的意义和方法

  • 0 周厌雪 2024-05-11 18:23:48 湖南

    有趣的是,书中就"羞耻”一词进行了泛性的强调与解构,它始终长存于人类生长的各个阶段与环境中,甚至在幼时,在我们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之前,就已经与之谋面了,其表现形式之一为,家长对孩子施加的隐形的语言威胁,我们不要你了","再这样我们就不喜欢你了",诸如此类,企图利用羞耻感来约束其行为,羞耻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自我约束 (automatic self restraint)。 它讲罪感和羞耻感的区别,犯罪是心理上的,但羞耻是灵魂上的。贫穷、家境、成绩、外貌、甚至职业都成为了一个衡量标准,低于某种程度范围就会引渡羞耻的痛苦,它们是"羞耻”一词的漫长演练,更是它的来源与历史。

  • 0 方琦 2024-05-10 00:26:37 广东

    一些部落居然也用羞耻进行“社会控住”,这是我没想到的

  • 0 头发多多 2024-05-15 21:25:59 河南

    按照时间顺利梳理羞耻,主要是美国文化,也较多地涉及到中国

  • 0 鱼肉小姐 2024-05-13 10:36:41 北京

    还蛮学术的一本书

  • 0 2024-05-20 17:24:09 江苏

    对光启情感书系都很有兴趣。选题很新颖。作者梳理了“羞耻”作为情感在历史中的发展和影响。

  • 0 Ggghhhhhkk 2024-06-04 17:07:41 贵州

    生活在“耻感社会”的我们,学会观察羞耻感,谈论羞耻感,分析羞耻感,克服/接纳羞耻感,改变羞耻感,把看内在的眼睛放到看事情本身或者外部世界,是一个很重要很困难的功课。但是,在察觉到身边有许多人以此为手段来控制我的时候,我会想到一些书里观点,最终做出反抗举动。感谢

  • 0 秋准。 2024-05-29 16:52:09 广东

    觉得有些细碎散乱。当代史的部分比较有趣,提及了塞吉维克的《酷儿操演》和努斯鲍姆的《逃避人性》。引申阅读推介了亚里士多德和荀子的耻感道德比较。

  • 0 Jessicaaaxu 2024-06-15 08:40:04 天津

    写的比较泛泛而谈,立意还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