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等待希尼的五月。
天赋极高的处女作,就此开启了凝神深入万物的门径。这一阶段的希尼是个名词诗人,他把传统审美中避讳的那些丑拙的形象引入诗里,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华丽。关于希尼的翻译,其实只要能顾全细节直译出来就差不到哪去,朱玉老师这个译本磨得更圆润,也注意到了《一个博物学家之死》里的部分押韵,可我也有疑问,比如使用四字短语/成语目的是为了让译文更精干更有文采,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与原文节奏的等效,比如《观火鸡》里“机身赤裸,傲翼摧折”,和上下文的韵律是割裂的,这有待商榷。个别诗的版本有差异,如给妻子Marie的Poem,最后一句就和《开垦地》《诗选1966-1987》不同。注太少了点,至少地名和像“米达斯神技”这样的完全可以注释一下。《在挖土豆现场》等诗是第一次读到,非常厉害
以一种冷漠甚至阴森的笔调写日常劳作 不知这是不是对童年记忆和感觉的一种有意复刻 但底下似乎也没有更令人动容的东西了
在事物的沉着和缓慢中接近智慧。
可与黄的译本作对照阅读,总体而言黄的译本更通畅,而朱的译本注意到了原文的细节,比如《期中假》的末句,黄译“一英尺一年”朱译“一英尺是一岁”明显是后者更为恰当。
太美的诗集。有关童年、爱情、艺术和艺术家。
喜欢里面这句“陨灭在我们的大气层, 你妈妈为她体内的轻而感到沉重。”
译文流畅接近原文,装帧设计都是用心的。只是翻译体不免强行断句,比如以“的”字开启新的一行,对照原文才发现是顶韵的缺失。
购入一整套
最早的一系列作品,确实还很青涩(但已经称得上非凡)有一些语句是雕琢过的,巧思大于直觉。读时不止一次想起罗伯特·勃莱,希尼是农民的儿子,起码这本书时还是,而罗伯特是水底横出来的树枝。
农场诗,麦垛、奶牛、鼠灰色地板;土豆健全如石头。读着确实有灰蒙蒙的阴冷感
就译文呈现出来的看,略显呆板(译文似乎有些太过追求形式上的还原,而希尼的大部分诗又比较中规中矩)
读着很舒服。 在苏州诚品书店。
诗歌的美妙之处在于,我欣赏不到它的美。希尼是一个很会观察生活的人,这本诗歌里面的意象都很好,但抱歉,我抓不到。中英双语很棒。我只看了中文部分。汉字再次复习一遍。耶!
装帧满分 这书拿在手里就已经是一种治愈了。形式来说 前半部更像是诗体散文,内容来说 地域色彩很浓厚 惊艳还远远谈不上
2024最佳诗集;“我爱那幽暗的沉落,被困的天空,还有水草、真菌和湿苔藓的气息”
I rhyme To see myself, to set the darkness echoing.
起初欢喜于中英双语,发现是《威廉·华兹华斯传》的译者后自多了一层信任。完成度不错,只是有时太求凝练而伤于整饬,可与黄灿然本对读。
写老鼠,写渔夫,写搭茅草屋懂的人,写春乡野的春夏秋冬。北爱尔兰一望无际的旷野里,希尼种下土豆,结满诗歌。“我写诗为了看清自己,让黑暗发出回响”。布面精装感受到一种隽永的质感。
谢默斯·希尼的博物学倾向在《一个博物学家之死》诗集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第二部诗集《进入黑暗之门》更加丰富多元,我闻到了半岛与海岸线的潮湿。
> 一个博物学家之死·进入黑暗之门
8 有用 空山驿马 2024-05-02 13:06:30 上海
等待希尼的五月。
6 有用 天行 2024-07-15 10:18:38 安徽
天赋极高的处女作,就此开启了凝神深入万物的门径。这一阶段的希尼是个名词诗人,他把传统审美中避讳的那些丑拙的形象引入诗里,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的华丽。关于希尼的翻译,其实只要能顾全细节直译出来就差不到哪去,朱玉老师这个译本磨得更圆润,也注意到了《一个博物学家之死》里的部分押韵,可我也有疑问,比如使用四字短语/成语目的是为了让译文更精干更有文采,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与原文节奏的等效,比如《观火鸡》里“机身赤裸,傲翼摧折”,和上下文的韵律是割裂的,这有待商榷。个别诗的版本有差异,如给妻子Marie的Poem,最后一句就和《开垦地》《诗选1966-1987》不同。注太少了点,至少地名和像“米达斯神技”这样的完全可以注释一下。《在挖土豆现场》等诗是第一次读到,非常厉害
2 有用 ☃𓃟 2024-07-27 21:26:32 山东
以一种冷漠甚至阴森的笔调写日常劳作 不知这是不是对童年记忆和感觉的一种有意复刻 但底下似乎也没有更令人动容的东西了
1 有用 代彼皋苏 2024-11-08 14:49:07 北京
在事物的沉着和缓慢中接近智慧。
0 有用 hyper caffeine 2024-08-08 10:04:17 浙江
可与黄的译本作对照阅读,总体而言黄的译本更通畅,而朱的译本注意到了原文的细节,比如《期中假》的末句,黄译“一英尺一年”朱译“一英尺是一岁”明显是后者更为恰当。
0 有用 ly的读享生活 2024-08-31 17:12:35 浙江
太美的诗集。有关童年、爱情、艺术和艺术家。
0 有用 twopersons 2024-10-11 12:32:31 上海
喜欢里面这句“陨灭在我们的大气层, 你妈妈为她体内的轻而感到沉重。”
0 有用 楓夕 2025-05-05 10:11:16 陕西
译文流畅接近原文,装帧设计都是用心的。只是翻译体不免强行断句,比如以“的”字开启新的一行,对照原文才发现是顶韵的缺失。
0 有用 舒一苇 2024-08-19 17:20:34 上海
购入一整套
0 有用 衡铁锤 2024-09-21 16:51:26 广东
最早的一系列作品,确实还很青涩(但已经称得上非凡)有一些语句是雕琢过的,巧思大于直觉。读时不止一次想起罗伯特·勃莱,希尼是农民的儿子,起码这本书时还是,而罗伯特是水底横出来的树枝。
0 有用 阿Fi 2024-11-23 13:19:23 湖北
农场诗,麦垛、奶牛、鼠灰色地板;土豆健全如石头。读着确实有灰蒙蒙的阴冷感
0 有用 界言 2024-11-18 00:45:15 江苏
就译文呈现出来的看,略显呆板(译文似乎有些太过追求形式上的还原,而希尼的大部分诗又比较中规中矩)
0 有用 子健 2024-12-04 19:25:01 江苏
读着很舒服。 在苏州诚品书店。
0 有用 荆乐堂二爷 2025-01-06 21:16:58 上海
诗歌的美妙之处在于,我欣赏不到它的美。希尼是一个很会观察生活的人,这本诗歌里面的意象都很好,但抱歉,我抓不到。中英双语很棒。我只看了中文部分。汉字再次复习一遍。耶!
0 有用 布列瑟农 2024-11-05 19:23:40 浙江
装帧满分 这书拿在手里就已经是一种治愈了。形式来说 前半部更像是诗体散文,内容来说 地域色彩很浓厚 惊艳还远远谈不上
0 有用 Cody 2024-10-22 23:36:13 四川
2024最佳诗集;“我爱那幽暗的沉落,被困的天空,还有水草、真菌和湿苔藓的气息”
0 有用 理澄 2024-11-16 14:57:13 北京
I rhyme To see myself, to set the darkness echoing.
0 有用 复峰 2025-01-20 16:15:10 辽宁
起初欢喜于中英双语,发现是《威廉·华兹华斯传》的译者后自多了一层信任。完成度不错,只是有时太求凝练而伤于整饬,可与黄灿然本对读。
0 有用 林云开 2025-04-02 21:00:57 广西
写老鼠,写渔夫,写搭茅草屋懂的人,写春乡野的春夏秋冬。北爱尔兰一望无际的旷野里,希尼种下土豆,结满诗歌。“我写诗为了看清自己,让黑暗发出回响”。布面精装感受到一种隽永的质感。
0 有用 防波堤 2024-12-22 13:47:15 上海
谢默斯·希尼的博物学倾向在《一个博物学家之死》诗集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第二部诗集《进入黑暗之门》更加丰富多元,我闻到了半岛与海岸线的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