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上海,一座景象之城。越来越多的地方变成观光地,新的地点和活动还在继续被发掘;而被人们遗忘的是越来越狭小逼仄的日常世界,还有寂静的废墟。晚近的三十年,上海近二分之一的城市空间改弦更张。以2021为时间切片,上海外环内大约有1000多处废墟,包含工业废墟、废弃花园或旧里。腐朽,重生,这是生命的必然。只是,一个城市对待废墟的态度,折射出其关于时间层积价值的态度。都市废墟中,漫游者,迷失与冒险,介入一段被遗忘的时空;而创生者,如果他们没有俯下身,以朴素的心看待空间设计,他们将陷入景象的同谋。在一个各种意义都烟消云散的世界里,19世纪末巴黎的漫游者、1960年代的情境主义者和1980年代东京的路上观察者,以及今天豆瓣社群佛跳墙的小组成员,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踟蹰流连于都市,找寻着“别样的大陆”。
目录 · · · · · ·
序 / I
第一章 可见而不可及的城市 / 1
迷失于城市
“Light, Heat, Power”
历史城区、历史性城市景观与废墟
第二章 废墟之城—时间之城 / 18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可见而不可及的城市 / 1
迷失于城市
“Light, Heat, Power”
历史城区、历史性城市景观与废墟
第二章 废墟之城—时间之城 / 18
· · · · · · (更多)
序 / I
第一章 可见而不可及的城市 / 1
迷失于城市
“Light, Heat, Power”
历史城区、历史性城市景观与废墟
第二章 废墟之城—时间之城 / 18
废墟的想象与真实
后工业、废弃景观与城市探索
佛跳墙废墟探索
第三章 穿越景观的迷雾 / 37
德波及其情境主义
巴黎寓言
步行主义实践与路上观察者
第四章 上海漂移纪实 / 64
漂移素材采集
指向社会意义:废弃景观所中介的关系
废弃景观探索者的社群
第五章 废景演进中的杨浦滨江南段 / 85
去定海桥
景象叙事:从锈带到秀带
滨江漂移地图
一段时空的失序与建序
第六章 空间思辨与情境构建 / 105
鼓励漂移和迷失空间
作为历史叙事的他者
从景象中介到相遇
艺术节事、日常生活与情境构建
第七章 废墟之镜 / 129
“内”与“间隙”
朵云轩、福州路和城市书店
时间的岛屿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 155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可见而不可及的城市 / 1
迷失于城市
“Light, Heat, Power”
历史城区、历史性城市景观与废墟
第二章 废墟之城—时间之城 / 18
废墟的想象与真实
后工业、废弃景观与城市探索
佛跳墙废墟探索
第三章 穿越景观的迷雾 / 37
德波及其情境主义
巴黎寓言
步行主义实践与路上观察者
第四章 上海漂移纪实 / 64
漂移素材采集
指向社会意义:废弃景观所中介的关系
废弃景观探索者的社群
第五章 废景演进中的杨浦滨江南段 / 85
去定海桥
景象叙事:从锈带到秀带
滨江漂移地图
一段时空的失序与建序
第六章 空间思辨与情境构建 / 105
鼓励漂移和迷失空间
作为历史叙事的他者
从景象中介到相遇
艺术节事、日常生活与情境构建
第七章 废墟之镜 / 129
“内”与“间隙”
朵云轩、福州路和城市书店
时间的岛屿
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明 / 15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艾伦 伯格在《景观都市主义》一书中正式提出“废弃景观(Dropsscape)“一词,视之为城市空间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过程的阶段性结果,也是城市增长必然的伴生物,他并不主张寻求一种所谓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方式,或采用美化整治等一般的规划专业观点。无论是居住废景或是基建废景等等,“废弃景观远不是失败的标志,它证明了以往城市的成功,并为其延续提出了设计挑战”;而“废景演进”,作为一个动词,是把废弃物转化成某种程度上更具生产力的城市化景观的社会过程,连结起过去与未来的城市空间。 “废墟(ruin)”是更加笼统和大众化的表述,指向“基本结束了资本主义利用阶段(capitalist uselife)的地点”,即在空间生产链环中凝滞的空间。废墟的概念较废弃景观更为广泛,也在城市规划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议题里频繁出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后工业、废弃景观与城市探索 -
然而,工业遗存的“遗产化”过程,本质上是少数人的价值观输出成为多数人的价值观,最终受法定保护机构价值观认同的过程;甚至随着80年代价值观转变,遗产被看作是城市更新的催化剂而非绊脚石,其历史价值和土地经济价值挂钩,推动遗产的“商品化”趋势。18这一情境下,虽然“尊重历史遗存”的最初意图是与“拒斥历史”的景象相抗衡的,可一旦人们接受主流历史叙事的事实而无须思考个人的“在场”,便落人了景象的圈套,即“对如何理解的不过间,以及对什么将要发生的无知”°。 当人们在历史遗存、艺木品的介绍牌前驻足的时间相较于在其本身的停留更久、至直接路过它时,它们传达的符号意义便取代了真实存,作为“将号构成的价值系统”的景象便占有了这空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六章 空间思辨与情境构建 / 105
喜欢读"上海漂移"的人也喜欢 · · · · · ·
上海漂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 更多书评 1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图书推荐手册 (蝴蝶罐頭)
- 城市:历史与当下,想象与虚构 (🦉的瓦涅密)
- 书单|2000-2024 国内社会调查/研究 (司空摘猫)
- 书单|记录中国 (西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上海漂移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修修 2024-08-30 13:20:54 江苏
开篇有着很浓重的王安忆风格23333.上海文学都这样吗?回归课题,裹挟于现代性的流动节奏,我认为本雅明维度的“漫游者”的城市旅游和景观展览更多的是浮光与沉淀。就像作者说的,“故宫从未进过”,但不影响他认为“故宫是北京的灵曦所在”,可见无论是北京、上海、香港还是其他大都市,漫游者很难与城市内核本身建立具身的深刻联系,漫游者的创生是触碰后退场,是在废墟的目光跃迁之间得出朦胧的城市印象。某种程度上10年... 开篇有着很浓重的王安忆风格23333.上海文学都这样吗?回归课题,裹挟于现代性的流动节奏,我认为本雅明维度的“漫游者”的城市旅游和景观展览更多的是浮光与沉淀。就像作者说的,“故宫从未进过”,但不影响他认为“故宫是北京的灵曦所在”,可见无论是北京、上海、香港还是其他大都市,漫游者很难与城市内核本身建立具身的深刻联系,漫游者的创生是触碰后退场,是在废墟的目光跃迁之间得出朦胧的城市印象。某种程度上10年代初期兴胜的“神庙逃亡”游戏显示了现代漫游者的宿命,置身光怪陆离的单向度狭窄通道,个体的结局只能是奔跑、通关或迷失。这可能是现代性的阿喀琉斯之踵。另外,本书参考文献标号有些乱。 (展开)
1 有用 蔻槿 2025-03-07 22:03:38 浙江
看得出来作者想模仿西方城市研究的那种“文人”式写法,本书跨在好几个学科之间 但感觉模仿和融合上不太融洽,各章节质量不一 ,全书就显得有点怪异。此外,说实话,引了很多东西,但具体到对“废墟”的论述感觉不太充分,很多地方浮光掠影,这就让全书不像是在理论启发下思考上海,而是让上海成为了各种西方理论的注脚。最后,“漫游者”确实有所展开,但另一个关键词——而且应该成为一个创新之处的——“创生者”展开得不大充... 看得出来作者想模仿西方城市研究的那种“文人”式写法,本书跨在好几个学科之间 但感觉模仿和融合上不太融洽,各章节质量不一 ,全书就显得有点怪异。此外,说实话,引了很多东西,但具体到对“废墟”的论述感觉不太充分,很多地方浮光掠影,这就让全书不像是在理论启发下思考上海,而是让上海成为了各种西方理论的注脚。最后,“漫游者”确实有所展开,但另一个关键词——而且应该成为一个创新之处的——“创生者”展开得不大充分。不过看了这些上海照片确实让人看得很有意思。 (展开)
4 有用 心匠 2024-08-29 22:42:20 浙江
方法论适合任何一个经历着社会和空间巨变的中国城市。给一直在做手头遇到的地块或建筑编写前世今生故事的我真的很受用。
4 有用 维舟 2024-08-27 21:17:14 上海
虽然谈的是上海,但渗透全书的方法论可以适用于任何一座城市:有必要反思那种线性时间的发展观,重新认识到“废墟”的价值,那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灵魂栖息所在。书名的“漂移”,指向的则是能动的行动者,也就是说,废墟的意义,取决于当下如何去认识和创造,边缘可以重新成为中心,被遗忘的角落也可以成为话语交锋的前沿。本书运用了景观社会等一系列现代理论(似尤多来自法国),但给我的感觉是从本土社会脉络、语境出发的讨论太... 虽然谈的是上海,但渗透全书的方法论可以适用于任何一座城市:有必要反思那种线性时间的发展观,重新认识到“废墟”的价值,那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灵魂栖息所在。书名的“漂移”,指向的则是能动的行动者,也就是说,废墟的意义,取决于当下如何去认识和创造,边缘可以重新成为中心,被遗忘的角落也可以成为话语交锋的前沿。本书运用了景观社会等一系列现代理论(似尤多来自法国),但给我的感觉是从本土社会脉络、语境出发的讨论太少,例如,“旧”的负面价值化是中国近代城市更新过程中才出现的,那么现在对“废墟”的重新审视在这脉络中有何意义?旧的也可以很“新”,“废墟”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这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观念又有何反思价值? (展开)
3 有用 山与食欲与我 2024-07-31 12:47:50 上海
才发现有条目了。谢谢当时接受访谈的友邻们,还有陪我一起探废的人。久违地修订了小组上海地区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