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只有前100页值得读,总结一下就是:我们可以把任何选择都当作是正确的决定,只要看它能带来什么好处。不要试图做出正确的决定,要让决定正确。如果我们在做决定之前就寻求控制,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失望。更好的办法是在做出决定后再控制事态的发展。试图预测未来才是真正控制幻觉。白话总结一遍这本书前100也就是,勇敢,乐观,开放的心态对于自己的自我成长来说很重要。后半部分就很离谱,用各种医学的特例例来应证她自己心理学的观点,既不科学也不客观。心理活动对人的各方面的影响都很深远,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各种医学“奇迹”有心理,意志力的作用但是本质上还是会有更科学的依据,只是人类的科学研究还没给出论断,就被心理学家放在心理学领域,神化心理学,真的有点离谱,2024年了为什么这么不严谨的社科类书籍也会出版本?
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不要试图做正确的选择,而要让选择正确”。一些人所倡导的功利计算的方法,总是让我陷入穷思竭虑几乎崩溃的处境。这本书给了我这种感受难得的认可,“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猜测、预测、选择和决策”的区别只取决于重视程度,而非过程和准确性,这也让我印象很深。这句话的草台班子味道很浓厚,但又毕竟是事实,而且对于偏好确定性的我来说也是重要的提醒。我们没有办法预知和控制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关于人虚幻的控制感,选择的不确定性,对规则的盲目遵从,对未来永不停息的筹划,觉知对健康的改善,在接触到的其他哲学和心理书籍里已经有一些接触。这本书帮我把它们组合在了觉知、选择、健康的课题上,重新建构了一次。虽然翻译的似乎稍有欠缺,仍然值得一读。
金融行业的工作日常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预测,因此这本书的基础假设对我来说是非常态、反直觉的,在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观点不太能说服我。当然,由于今年刚刚经历过比较严重的焦虑症躯体化,在情绪/心态会对健康和身体表现产生影响这一点上,我倒是比较信服。作者所说的“觉知”——对可变性保持关注,从超越规则限制的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以及心态上的开放——用比较通俗且流行的词语做替换其实就是“正念”,大致类似于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由于我本身既不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心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又持一定程度的质疑,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学习性大于实用性。不过,尽管不知道积极的心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结果,但至少会让过程变得轻松一些?“不要试图做出正确的决定,而是让决定正确。”(最后吐槽一句,有些地方翻译好怪。)
我个人很喜欢。这位女心理学家写的足够通俗易懂,后面附了参考文献,书里面对于觉知的态度我很喜欢。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由我们强加给自己的标签决定的。
读着有点无聊
没想到会这么喜欢。“不存在正确的选择,但可以让决定正确”,以及,更多地注意到变化,更少地贴标签。我有段时间总感觉自己很消沉,同时apple watch会每天两次提醒我记录当下心情如何。结果是,虽然我自己回忆起来感觉是一直都不快乐,但实际上手表提示的每个确切的时刻里,我记录下的几乎都是偏愉快的感觉。常常是在阅读、运动、吃饭、读书,或者沉浸地做实验、读文献、写文章、上门诊,几乎全都是在做具体的事情。结合这本书的内容,生活值得投入更多的觉知,关注变化。真的很惊喜。
不知道原书烂还是机翻的烂 不知所云的一本书
因为感觉自己活得像行尸走肉,没有意识,特意搜一些这类型的书来帮助自己。虽然是囫囵听完的,但对我还是很有帮助。 相信境随心转。与其因为选择困难而内耗,不如努力让决定变得正确。
我觉得很好,身心灵总是没有理论支撑,这本就很适合作理论支撑用。我读的时候很赞叹,我过去许多的感受都能找到印证。不理解怎么才6.9分。
部分趣味,部分只是猜想。真实世界既不是相对主义,也不是缸中幻觉,于是就显得滑稽。
非常有趣的研究回忆录,解答困惑并且开拓许多思路,让我这个对觉知和心理学没有任何系统认识的人非常愉快地完成了阅读,几乎满足我所有期待。看完很激动,真像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让我非常振奋。 作者的行文浅显易懂,论述搭配实验详实有趣,翻译不太好但是也掩盖不了文本的优越。唯一的不足大概是章节之间的主题和链接不够清晰,结构没有那么鲜明。
书名叫《无意识的顺从》,作者在书里很鲜明地展现了“有意识的反抗”。她大胆质疑一切既定规则,然后通过体验或者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证实或者证伪,还是很有启发的。 本书的不足之处是有的论证比较草率。作者常常用一两个反例证明某个固有观点不对……其实存在反例只能证明该观点的效用有限,不能推出这观点是错误的。
今年阅读最佳
兰格教`授以自身的经历为引子,通过实验数据和大量的案例分析,让读者认识到日常中的无意识顺从, 并感受到觉知和可能性心理学的魅力。跳出固有的思维陷阱,打破以往给自己的设定,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可行的正向的态度和力量。
知行合一,身心健康
关于觉知如何控制身体,给了很多试验,案例,但恐怕作者自己也知道这很精神决定论。 字里行间宁信其有的犹疑,可以说是降低说服力的。
和想象的不太一样,但是是一本有趣的视角的书。有一个导师对作者的评价没错,研究的东西之间没什么关联,但并不妨碍作者提出了有趣的视角和观点
一个回答不太充分的好问题
刨除一部分过于相信(相信的力量)唯心的部分,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决策的部分
> 无意识顺从与觉知
31 有用 我是北北啊~ 2024-07-26 23:29:54 四川
只有前100页值得读,总结一下就是:我们可以把任何选择都当作是正确的决定,只要看它能带来什么好处。不要试图做出正确的决定,要让决定正确。如果我们在做决定之前就寻求控制,就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失望。更好的办法是在做出决定后再控制事态的发展。试图预测未来才是真正控制幻觉。白话总结一遍这本书前100也就是,勇敢,乐观,开放的心态对于自己的自我成长来说很重要。后半部分就很离谱,用各种医学的特例例来应证她自己心理学的观点,既不科学也不客观。心理活动对人的各方面的影响都很深远,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健康。而各种医学“奇迹”有心理,意志力的作用但是本质上还是会有更科学的依据,只是人类的科学研究还没给出论断,就被心理学家放在心理学领域,神化心理学,真的有点离谱,2024年了为什么这么不严谨的社科类书籍也会出版本?
9 有用 Sylvan Wang 2024-07-10 21:56:54 江苏
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不要试图做正确的选择,而要让选择正确”。一些人所倡导的功利计算的方法,总是让我陷入穷思竭虑几乎崩溃的处境。这本书给了我这种感受难得的认可,“这种方法是不现实的”“猜测、预测、选择和决策”的区别只取决于重视程度,而非过程和准确性,这也让我印象很深。这句话的草台班子味道很浓厚,但又毕竟是事实,而且对于偏好确定性的我来说也是重要的提醒。我们没有办法预知和控制未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关于人虚幻的控制感,选择的不确定性,对规则的盲目遵从,对未来永不停息的筹划,觉知对健康的改善,在接触到的其他哲学和心理书籍里已经有一些接触。这本书帮我把它们组合在了觉知、选择、健康的课题上,重新建构了一次。虽然翻译的似乎稍有欠缺,仍然值得一读。
7 有用 盐少女 2024-06-06 20:05:34 北京
金融行业的工作日常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预测,因此这本书的基础假设对我来说是非常态、反直觉的,在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观点不太能说服我。当然,由于今年刚刚经历过比较严重的焦虑症躯体化,在情绪/心态会对健康和身体表现产生影响这一点上,我倒是比较信服。作者所说的“觉知”——对可变性保持关注,从超越规则限制的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以及心态上的开放——用比较通俗且流行的词语做替换其实就是“正念”,大致类似于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由于我本身既不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心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又持一定程度的质疑,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学习性大于实用性。不过,尽管不知道积极的心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结果,但至少会让过程变得轻松一些?“不要试图做出正确的决定,而是让决定正确。”(最后吐槽一句,有些地方翻译好怪。)
2 有用 姜曌 2024-07-08 17:51:12 内蒙古
我个人很喜欢。这位女心理学家写的足够通俗易懂,后面附了参考文献,书里面对于觉知的态度我很喜欢。
1 有用 查拉图斯特拉风 2024-12-22 20:43:29 上海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由我们强加给自己的标签决定的。
0 有用 安可 2024-08-05 22:01:14 四川
读着有点无聊
0 有用 𝘚𝘵𝘢𝘳𝘭𝘪𝘨𝘩𝘵. 2025-01-08 23:25:26 湖北
没想到会这么喜欢。“不存在正确的选择,但可以让决定正确”,以及,更多地注意到变化,更少地贴标签。我有段时间总感觉自己很消沉,同时apple watch会每天两次提醒我记录当下心情如何。结果是,虽然我自己回忆起来感觉是一直都不快乐,但实际上手表提示的每个确切的时刻里,我记录下的几乎都是偏愉快的感觉。常常是在阅读、运动、吃饭、读书,或者沉浸地做实验、读文献、写文章、上门诊,几乎全都是在做具体的事情。结合这本书的内容,生活值得投入更多的觉知,关注变化。真的很惊喜。
0 有用 momo 2025-04-14 16:29:12 上海
不知道原书烂还是机翻的烂 不知所云的一本书
0 有用 豆友190153673 2025-02-18 13:55:16 福建
因为感觉自己活得像行尸走肉,没有意识,特意搜一些这类型的书来帮助自己。虽然是囫囵听完的,但对我还是很有帮助。 相信境随心转。与其因为选择困难而内耗,不如努力让决定变得正确。
0 有用 不愧是你啊! 2024-11-17 13:35:21 上海
我觉得很好,身心灵总是没有理论支撑,这本就很适合作理论支撑用。我读的时候很赞叹,我过去许多的感受都能找到印证。不理解怎么才6.9分。
0 有用 Sy 2024-07-11 23:15:33 河南
部分趣味,部分只是猜想。真实世界既不是相对主义,也不是缸中幻觉,于是就显得滑稽。
1 有用 烨 2024-08-17 01:20:08 广东
非常有趣的研究回忆录,解答困惑并且开拓许多思路,让我这个对觉知和心理学没有任何系统认识的人非常愉快地完成了阅读,几乎满足我所有期待。看完很激动,真像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让我非常振奋。 作者的行文浅显易懂,论述搭配实验详实有趣,翻译不太好但是也掩盖不了文本的优越。唯一的不足大概是章节之间的主题和链接不够清晰,结构没有那么鲜明。
0 有用 鬼灯十四郎 2024-08-26 15:23:52 中国香港
书名叫《无意识的顺从》,作者在书里很鲜明地展现了“有意识的反抗”。她大胆质疑一切既定规则,然后通过体验或者实验的方法对其进行证实或者证伪,还是很有启发的。 本书的不足之处是有的论证比较草率。作者常常用一两个反例证明某个固有观点不对……其实存在反例只能证明该观点的效用有限,不能推出这观点是错误的。
0 有用 阿金 2024-08-31 14:15:53 上海
今年阅读最佳
0 有用 听雨悦读 2024-08-22 08:51:47 云南
兰格教`授以自身的经历为引子,通过实验数据和大量的案例分析,让读者认识到日常中的无意识顺从, 并感受到觉知和可能性心理学的魅力。跳出固有的思维陷阱,打破以往给自己的设定,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可行的正向的态度和力量。
0 有用 Lorna 2024-10-04 08:07:17 英国
知行合一,身心健康
0 有用 绿毛 2024-10-15 21:23:56 上海
关于觉知如何控制身体,给了很多试验,案例,但恐怕作者自己也知道这很精神决定论。 字里行间宁信其有的犹疑,可以说是降低说服力的。
0 有用 ki 2024-10-16 13:58:52 上海
和想象的不太一样,但是是一本有趣的视角的书。有一个导师对作者的评价没错,研究的东西之间没什么关联,但并不妨碍作者提出了有趣的视角和观点
0 有用 dancing dust 2024-11-29 11:04:04 上海
一个回答不太充分的好问题
0 有用 977 2024-11-18 16:39:22 北京
刨除一部分过于相信(相信的力量)唯心的部分,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决策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