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野spring
原作名: The Colony
译者: 徐芳园
出版年: 2024-7
页数: 509
定价: 69.8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868640
内容简介 · · · · · ·
入围2022年布克奖、奥威尔政治小说奖!
关乎艺术、土地和语言,爱与性,青春与苍老。
以清新如诗的文字书写一座夏日孤岛上的矛盾、爱欲和追忆,
延续百年的古老忧伤呼应当下的暴烈现实。
——————————
【内容简介】
1979年夏。
一名英国画家来到爱尔兰西岸的一座小岛,试图找到画出毕生杰作的灵感;
一名法国语言学家紧随其后,为了研究岛上爱尔兰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个妇人怀念葬身大海的丈夫,选择通过艺术达成与丈夫环游世界的心愿;
一个男孩厌倦了荒僻小岛上的乏味生活,渴望跨海去追寻更大的梦想……
两名外国访客打破了岛上宁静的生活,也勾起众人心中深埋已久的记忆和欲望;
而在不远的陆地上,报复性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凯尔特的古老忧伤仍在延续……
——————————
【编辑推荐】
🌊 “这座岛太小了,没法同时容下一个法国人和一个英国人”
夏日,偏远的爱尔...
入围2022年布克奖、奥威尔政治小说奖!
关乎艺术、土地和语言,爱与性,青春与苍老。
以清新如诗的文字书写一座夏日孤岛上的矛盾、爱欲和追忆,
延续百年的古老忧伤呼应当下的暴烈现实。
——————————
【内容简介】
1979年夏。
一名英国画家来到爱尔兰西岸的一座小岛,试图找到画出毕生杰作的灵感;
一名法国语言学家紧随其后,为了研究岛上爱尔兰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一个妇人怀念葬身大海的丈夫,选择通过艺术达成与丈夫环游世界的心愿;
一个男孩厌倦了荒僻小岛上的乏味生活,渴望跨海去追寻更大的梦想……
两名外国访客打破了岛上宁静的生活,也勾起众人心中深埋已久的记忆和欲望;
而在不远的陆地上,报复性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凯尔特的古老忧伤仍在延续……
——————————
【编辑推荐】
🌊 “这座岛太小了,没法同时容下一个法国人和一个英国人”
夏日,偏远的爱尔兰海岛,英国画家和法国语言学家相继到来,
唤起激荡数百年的历史回音——谁支配谁?谁拯救谁?
一则映射古今殖民暴行的政治寓言,
一首语言和艺术、历史与暴力交织的凯尔特温柔哀歌。
🌊 入围布克奖、奥威尔政治小说奖:以多样笔触书写平静之下的矛盾和欲望
人物对话、内心独白、历史回顾、新闻简报……
看世纪冤家英法拌嘴,听耄耋老妇追忆往昔,
品专家学者科普长文,读媒体报道血腥冲突……
幽默又讽刺、沉静且动人,历史书写与个人叙事碰撞的典范之作!
🌊 “我们在这里习惯了想念,都是想念的专家”
为了活着,他们远涉重洋;为了追梦,他们背井离乡。
故土是爱尔兰人无法摆脱的重负,也是割不断的根。
家与国、传统与和现代,都融于这份一代代传承的想念。
🌊 世界在崩坏,信念在瓦解,人与人的联结岌岌可危
狡黠和天真相遇,残忍与善良相随,
爱尔兰的命运与詹姆斯的前景在夏日交汇,
懵懂少年去何处寻找自己的位置?
当下的世界又将向何方前进?
🌊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便携小开本出门无忧
清爽白+忧郁蓝+珍珠银+沉郁灰,
海洋气息完美呈现小说风格,为夏日阅读增彩!
单封方脊口袋本,通勤、旅途、度假适用。
——————————
【名人推荐】
继承了辛格、特雷弗和托宾的文学传统,描写了被传统的重负逼到角落的爱尔兰生活……马吉的文字明亮、抒情而尖锐:时而滑入竖列的单字段落,时而沉浸于猎兔的细节或普鲁士蓝的气味,却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感。
——《卫报》
马吉精巧地记录了岛上古老信念的瓦解……在主线叙事之外,还有北爱尔兰暴力冲突的宏大故事切片,简短的新闻报道读起来像是暴行的分类目录。马吉也采用其他有趣的方式讲述故事,人物的对话简明而直接,一些内心活动以意识流呈现,其他则是长短不一的诗行……马吉编织出一部关于语言、艺术、殖民主义和北爱尔兰冲突的小说,生动且引人深思。
——《西雅图时报》
终于有部小说把读者当作成年人对待了,这真让人欣慰:它新鲜而不追逐文学新潮,引人思考但不聒噪,自成一派却从开篇的奇异戏剧到果决的结局都令人满意……除诸多主题之外,她的书也蕴含着其他元素——关于家庭、男人与女人、乡村社群,许多层次都在表面浮现,宛如一个似有若无的微笑,一条水中的鲨鱼。
——《泰晤士报》
作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意味着什么?《他们涉海而来》对此提出了迷人的洞见,并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和地域……马吉这部精妙的小说还歌颂了人与人之间联结的需要。
——《独立报》
《他们涉海而来》是一部思想小说。马吉以丰富的细节构建出她的世界……它基于一个悲剧频发的夏日里爱尔兰的残酷政治现实,同时提醒着我们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边界遗产。
——《纽约时报书评》
朴素、简洁……一个关于语言与身份,关于艺术、压迫、自由和殖民主义的故事。《他们涉海而来》是一部关乎重大议题的小说。
——《金融时报》
马吉这部引人入胜、原创性十足的小说从宏大和微观的视角思考了帝国主义、所有权、权力与剥削……书中还不乏人物间来回较劲的活泼幽默。
——《每日邮报》
《他们涉海而来》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一篇关于自然以及阶级、文化、性别间交锋的敏锐评论。书中写到暴力,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马吉捕捉到了潜藏在保护、教养之下更险恶的残忍。
——玛丽·贝丝·基恩
《他们涉海而来》是一本生动、令人难忘的书,它关乎艺术、土地和语言,爱与性,青春与苍老。重大观念轻盈地编织在奥德丽·马吉强大的文字中。
——萨拉·摩斯
仿佛一则寓言,就像历史本身,它给我们一个苦涩的教训……并且营造出一种情绪,在翻过最后一页之后仍留下令人不安的余韵,经久不散。
——凯文·鲍尔
他们涉海而来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 | 奥德丽·马吉(Audrey Magee)
爱尔兰当代作家,做过十二年记者,为《泰晤士报》《卫报》等知名媒体撰稿,报道过北爱尔兰冲突、波黑战争等议题。后转向文学创作,作品曾角逐国际都柏林文学奖、沃尔特·司各特历史小说奖、女性小说奖、爱尔兰图书奖等。《他们涉海而来》是奥德丽·马吉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入围2022年布克奖、奥威尔政治小说奖。
译者 | 徐芳园
自由译者,译有《客居己乡》《出埃及》《国王》等书。
喜欢读"他们涉海而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他们涉海而来"的人也喜欢 · · · · · ·
他们涉海而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 更多书评 19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Faber & Faber (2022)暂无评分 1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M. B. S. (汐和)
- 他山之玉 (鶴景)
- 2024年购书目录 (思郁)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橡皮選書 (烏普西侖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6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他们涉海而来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岁月迢迢 2024-08-15 00:12:54 山东
我们都渴望看到这两个涉海而来的殖民者被现实打脸,我尤其在结尾希望看到,弗朗西斯把画烧了,劳埃德的船在海里翻了,似乎结束的戛然而止,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像殖民战争一样,道貌岸然的嘴脸,自私偷窃的本性,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劳埃德觉得自己是艺术家(虽然在各种仿),马松觉得自己在拯救一门濒危语言(光荣使命感与对自己母亲母语反感的巨大讽刺对比),他们反而活的滋润,但是真正的苦痛还是那些被殖民者,是爱尔... 我们都渴望看到这两个涉海而来的殖民者被现实打脸,我尤其在结尾希望看到,弗朗西斯把画烧了,劳埃德的船在海里翻了,似乎结束的戛然而止,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像殖民战争一样,道貌岸然的嘴脸,自私偷窃的本性,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劳埃德觉得自己是艺术家(虽然在各种仿),马松觉得自己在拯救一门濒危语言(光荣使命感与对自己母亲母语反感的巨大讽刺对比),他们反而活的滋润,但是真正的苦痛还是那些被殖民者,是爱尔兰人,是阿尔及利亚人,失去家园,也像詹姆斯,渴望离开却再无机会,这种冷酷的没有希望的结局才是爱尔兰命运的真实写照 (展开)
2 有用 。 2024-08-23 01:37:25 山东
英国人仅把岛民当做自己的绘画素材,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不顾他们的道德操守肆意索取,利用了一个女人的弱点和希望,偷窃了一个孩子的灵感和梦想,是个自私可憎的恶棍。法国人名义上是为了保护爱尔兰语,但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童年创伤。他内心深处更认同父亲,却又不忍心抛却母亲,所以他来到岛上扮演了一位保护弱势文化的强者形象(与践踏弱势文明的父亲形成对比),以此来维护、补偿母亲。他们两个都是“殖民者”,前... 英国人仅把岛民当做自己的绘画素材,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不顾他们的道德操守肆意索取,利用了一个女人的弱点和希望,偷窃了一个孩子的灵感和梦想,是个自私可憎的恶棍。法国人名义上是为了保护爱尔兰语,但其实根本目的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童年创伤。他内心深处更认同父亲,却又不忍心抛却母亲,所以他来到岛上扮演了一位保护弱势文化的强者形象(与践踏弱势文明的父亲形成对比),以此来维护、补偿母亲。他们两个都是“殖民者”,前者强硬单枪直入,后者温和循序渐进,合力造成了文明的瓦解。梅雷亚德和詹姆斯是被“思想殖民”的牺牲品,他们接受了殖民者的价值输出,却最终被殖民者抛弃。班伊弗林是坚守的“酋长”,弗朗西斯是激进“战士”,可惜两人都在殖民者面前不战而降。反而是作为“投机者”的米哈尔,赚了不小的一笔。通篇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展开)
6 有用 mmmg 2024-08-19 22:53:15 上海
别人的小说已经走了那么远
16 有用 zezezex 2024-07-28 19:06:30 北京
本来还怕读不下去,劳埃德真是what a petty pretentous little shit,明明仿高更、抄创意还妄图扬名立万(想必是不会的因为幻想被写出来总是不能成真)。喜欢“你需要磨亮你的艺术家之眼了”“爱尔兰兔子杀手”之类的小细节,流血运动的穿插让我以为会发生什么,把故事也变成历史,但最后没有发生,有点戛然而止。 “我父亲的语言成了我的母语,我母亲的语言成了沉默。”
2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07-17 22:55:20 北京
《他们涉海而来》——艺术家画了不少画,哲学家写了不少诗,新闻里的杀戮不时都有发生。哲学家看见艺术家画了不少画,艺术家听见哲学家写了不少诗,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来,死亡一样都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