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一部断代史著作,讲述的是广义的三国时代,即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近百年间的史事。书中对汉末群雄割据和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叙述,并对其中的重要人物和史事进行了辨析,根据史料记载,纠正了一些通行说法的错误;对三国时代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以及学术文化和文学创作的成就等也进行了梳理,全面展现了三国时代的面貌。本书史料扎实,论述严谨,语言简洁流畅,是一部既有厚重的学术分量,又流畅易读的断代史著作,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三国史的创作者
· · · · · ·
-
马植杰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植杰(1922—2006),著名历史学家,河北定州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58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秦汉史研究生肄业,师从翦伯赞。曾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后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目录 · · · · · ·
第一章 东汉王朝的衰落
一、东汉后期宦官的擅权
二、士人阶层的壮大及其与宦官的斗争
三、黄巾大起义与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章 军阀混战局面的展开
一、董卓专政及其暴行
二、关东军阀起兵讨伐董卓
三、李傕等之乱
四、袁绍的强盛
第三章 官渡之战与曹操统一北方
一、曹操的兴起
二、官渡之战
三、曹操统一北方
第四章 孙策、孙权兄弟和刘备的兴起与赤壁之战
一、孙坚、孙策的相继兴起与被人刺杀
二、孙权继业与孙氏政权的巩固
三、刘备的兴起
四、三顾草庐
五、赤壁之战
第五章 三国分立局面的确立
一、曹操平定关陇
二、别具特色的汉中张鲁政权
三、刘备取益州、汉中
四、孙权袭取荆州
第六章 对曹操行事的剖析和评议
一、关于曹操与汉室的关系
二、从《求才三令》谈到曹操的用人
三、对曹操的评价
第七章 刘备托孤与诸葛亮的治蜀和北伐
一、夷陵之战与刘备托孤
二、诸葛亮治蜀
三、联吴与南征
四、诸葛亮北伐
第八章 孙权对吴国的统治
一、孙权的用人
二、张温、暨艳与吕壹事件
三、皇位继承人问题与陆逊之死
第九章 曹魏的政治与司马氏专政
一、曹丕、曹叡的统治
二、司马懿和曹爽两派的矛盾与曹爽被杀
三、司马懿和曹爽两派的优劣
四、司马氏专政与消灭反抗势力
第十章 蜀汉之亡和司马氏代魏成晋
一、蒋琬、费祎相继执政
二、姜维北伐与蜀汉的灭亡
三、司马氏代魏成晋
第十一章 吴国晚期的政治及其衰亡
一、诸葛恪辅政及孙峻、孙綝相继专权
二、孙皓的暴政
三、陆抗镇守荆州
四、晋灭吴
第十二章 曹魏的屯田
一、募民屯田的举办
二、民屯的组织
三、屯田民的赋役负担
四、军屯
五、屯田的作用及民屯的废止
第十三章 士家制度
一、士家制的建立
二、士家的待遇和地位
三、士家屯田
第十四章 曹魏扶植自耕农政策与田租户调制
一、曹魏扶植自耕农和抑制豪强的措施
二、田租户调制
第十五章 曹魏的农田水利与工商业
一、农田水利与漕运
二、手工业和商业
三、曹魏与倭人的和平友好往来
第十六章 蜀汉的经济
一、军士屯田
二、自耕农和地主经济概况
三、水利和农业
四、手工业与商业
第十七章 孙吴的经济
一、屯田的兴办时间和地点
二、孙吴屯田的衰落
三、孙吴的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四、孙吴的手工业和海外交往
第十八章 三国时的匈奴和乌桓、鲜卑
一、匈奴
二、乌桓
三、鲜卑
第十九章 三国时的羌族和氐族
一、羌族
二、氐族
第二十章 蜀汉的少数民族
一、叟族
二、僰族
三、濮族
第二十一章 吴国的少数民族
一、山越
二、武陵蛮
三、南越
第二十二章 中央官制
一、曹操时期的司空、丞相掾属
二、三公及诸卿
三、尚书、侍中、中书等近官
第二十三章 地方官制
一、州官
二、郡国官
三、县官
第二十四章 三国的经学和史学
一、曹魏的经学
二、蜀、吴的经学
三、荀悦的《汉纪》
四、鱼豢的《魏略》
第二十五章 三国的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
二、何晏与王弼的玄学
三、嵇康、阮籍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六章 三国的文学艺术
一、三国的文学
二、三国的书法与绘画
第二十七章 三国的科学技术
一、马钧在机械学上的新成就
二、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
三、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
四、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五、著名外科医生华佗
后记
· · · · · · (收起)
一、东汉后期宦官的擅权
二、士人阶层的壮大及其与宦官的斗争
三、黄巾大起义与东汉王朝的崩溃
第二章 军阀混战局面的展开
一、董卓专政及其暴行
二、关东军阀起兵讨伐董卓
三、李傕等之乱
四、袁绍的强盛
第三章 官渡之战与曹操统一北方
一、曹操的兴起
二、官渡之战
三、曹操统一北方
第四章 孙策、孙权兄弟和刘备的兴起与赤壁之战
一、孙坚、孙策的相继兴起与被人刺杀
二、孙权继业与孙氏政权的巩固
三、刘备的兴起
四、三顾草庐
五、赤壁之战
第五章 三国分立局面的确立
一、曹操平定关陇
二、别具特色的汉中张鲁政权
三、刘备取益州、汉中
四、孙权袭取荆州
第六章 对曹操行事的剖析和评议
一、关于曹操与汉室的关系
二、从《求才三令》谈到曹操的用人
三、对曹操的评价
第七章 刘备托孤与诸葛亮的治蜀和北伐
一、夷陵之战与刘备托孤
二、诸葛亮治蜀
三、联吴与南征
四、诸葛亮北伐
第八章 孙权对吴国的统治
一、孙权的用人
二、张温、暨艳与吕壹事件
三、皇位继承人问题与陆逊之死
第九章 曹魏的政治与司马氏专政
一、曹丕、曹叡的统治
二、司马懿和曹爽两派的矛盾与曹爽被杀
三、司马懿和曹爽两派的优劣
四、司马氏专政与消灭反抗势力
第十章 蜀汉之亡和司马氏代魏成晋
一、蒋琬、费祎相继执政
二、姜维北伐与蜀汉的灭亡
三、司马氏代魏成晋
第十一章 吴国晚期的政治及其衰亡
一、诸葛恪辅政及孙峻、孙綝相继专权
二、孙皓的暴政
三、陆抗镇守荆州
四、晋灭吴
第十二章 曹魏的屯田
一、募民屯田的举办
二、民屯的组织
三、屯田民的赋役负担
四、军屯
五、屯田的作用及民屯的废止
第十三章 士家制度
一、士家制的建立
二、士家的待遇和地位
三、士家屯田
第十四章 曹魏扶植自耕农政策与田租户调制
一、曹魏扶植自耕农和抑制豪强的措施
二、田租户调制
第十五章 曹魏的农田水利与工商业
一、农田水利与漕运
二、手工业和商业
三、曹魏与倭人的和平友好往来
第十六章 蜀汉的经济
一、军士屯田
二、自耕农和地主经济概况
三、水利和农业
四、手工业与商业
第十七章 孙吴的经济
一、屯田的兴办时间和地点
二、孙吴屯田的衰落
三、孙吴的自耕农经济和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四、孙吴的手工业和海外交往
第十八章 三国时的匈奴和乌桓、鲜卑
一、匈奴
二、乌桓
三、鲜卑
第十九章 三国时的羌族和氐族
一、羌族
二、氐族
第二十章 蜀汉的少数民族
一、叟族
二、僰族
三、濮族
第二十一章 吴国的少数民族
一、山越
二、武陵蛮
三、南越
第二十二章 中央官制
一、曹操时期的司空、丞相掾属
二、三公及诸卿
三、尚书、侍中、中书等近官
第二十三章 地方官制
一、州官
二、郡国官
三、县官
第二十四章 三国的经学和史学
一、曹魏的经学
二、蜀、吴的经学
三、荀悦的《汉纪》
四、鱼豢的《魏略》
第二十五章 三国的哲学思想
一、玄学的兴起
二、何晏与王弼的玄学
三、嵇康、阮籍的哲学思想
第二十六章 三国的文学艺术
一、三国的文学
二、三国的书法与绘画
第二十七章 三国的科学技术
一、马钧在机械学上的新成就
二、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
三、刘徽在数学上的贡献
四、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五、著名外科医生华佗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溯源丛书(共21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李光弼》《如朕亲临》《大宋开国》《李白十论》
等
。
喜欢读"三国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三国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国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十分优秀的三国史入门著作。
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能会比较微妙,因为感觉相较于我之前看的一些书,此书槽点可能会多一些。 不过这本书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 首先就是史观正,不因立场废言。 马植杰老先生也说了,自己从小到老一直都喜欢诸葛亮,不论是前...
(展开)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人民出版社 (2004)8.7分 343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06)9.1分 28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1993)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Kogorou)
- 闲着没事读读书(二) (鹿小羽)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4年版) (天蝎小猪)
- 近期预购清单 (暗夜淺傷)
- 书籍 (五湖行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3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三国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冷暖自知 2024-09-03 22:25:09 湖北
马老师在掌握了详实而丰富的历史细节资料基础上,精挑细选,抽丝剥茧,高屋建瓴,对史料和事实背后的关系的深度挖掘,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关系的梳理整合,独辟蹊径,从文化和政治两个层面来深度分析,组织整理“历史素材”,引导我们普通读者从庞杂的历史事物中抽离出来,快速进入并理解那段历史。
0 有用 月下黑 2024-09-12 21:47:05 内蒙古
史料有很多,关于三国的书也很多,但这本书依旧值得一读,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非常熟悉,同时也能看到更多细节的三国。
1 有用 伲凹 2024-09-09 09:07:45 安徽
如果说《三国演义》极大程度上展示了谋攻弄权,那么《三国史》我看到更多的却是尸横遍野,真实的历史总给人更多的思考。
1 有用 校书郎公子熙 2024-10-30 10:04:37 河北
尽管成书距今已30年,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阶级史观也已被当今学界抛弃,但依然难以掩盖本书之光芒。作者先以十一章的体量简要叙述东汉崩乱至三分归晋之史事,并对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高平陵之变等主要事件做了较为精准的评析。后十六章则从经济模式、民族关系、政治体系、思想文化等专题式研究视角对三国时期进行全景式剖析。经济部分分析透彻,敢于对学界权威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能做到自圆其说。... 尽管成书距今已30年,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阶级史观也已被当今学界抛弃,但依然难以掩盖本书之光芒。作者先以十一章的体量简要叙述东汉崩乱至三分归晋之史事,并对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高平陵之变等主要事件做了较为精准的评析。后十六章则从经济模式、民族关系、政治体系、思想文化等专题式研究视角对三国时期进行全景式剖析。经济部分分析透彻,敢于对学界权威的观点提出质疑并能做到自圆其说。民族关系内容相对简单,只是重新整合正史中的相关文字。中央与地方官制部分对繁复的三国官职介绍十分详细。文学部分对人物作品风格品评到位,也以充足合理的证据指出《悲愤诗》非蔡文姬亲作。哲学与科技部分解读之全面性,更体现出作者知识面的广博。全书论证严谨、补偏救弊,可称得上是三国断代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展开)
3 有用 临安挽歌 2024-07-30 16:44:20 浙江
当代写的最好的三国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