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導 言 告別惡評──明代的歷史地位 徐泓
一、近百年來多惡評
二、傳統史評對明代的肯定
三、近年來正面論述漸多
四、明代的歷史特色與地位
五、存在的歧見:評價問題
六、結語
第一章 大明一統──元末革命與明太祖起兵及大明皇朝的創建 徐泓
一、生長於天災頻仍的淮西貧農朱重八
二、元末革命:從社會革命到民族革命
三、白蓮教、明教與紅巾軍起義
四、朱元璋建立革命根據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五、掃平群雄,驅逐蒙元,統一天下
六、創建大明皇朝,興建都城
第二章 創業維艱──明太祖的治國方略與大明的立國宏規(上) 徐泓
一、明太祖的建國理念:「大明終始」「民安田里」
二、「民安田里」的經濟基礎:社會生產力的恢復與發展
三、「民安田里」的安全保證:鞏固的國防
四、「民安田里」的實現:〈教民榜文〉的理想世界
五、 實現「民安田里」的管治體制: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政府
第三章 創業維艱──明太祖的治國方略 與大明的立國宏規(下) 徐泓
一、禮法並用:社會與國家管治體制的工具
二、恐怖鎮懾功臣與官吏:掃除皇權的威脅
三、薦舉、科舉、貢監與吏員:人才薦舉培養與官員的選拔
四、「同生天地之間」的民族政策與「不征之國」的天下秩序
五、「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明太祖的功過
第四章 基調與變奏──洪武體制的持續調整 王鴻泰、邱澎生
一、打造永樂體制
二、政治文化建構與文化政治操作
三、強人主導的軍事體制的終結:仁宣之治
四、幼帝老臣與野心太監:正統帝、三楊與王振
五、正統土木堡之變與景泰、天順政權
六、從海禁到下西洋:亞洲國際秩序變動及其重建
七、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由永樂變奏到正統年間重歸基調
八、「湖廣熟,天下足」:明代前半期的農業發展
九、盛世的政治社會危機:從基調到變奏
十、洪武體制的變動與社會矛盾
第五章 守成不易──明代中期的政治格局與社會變遷 邱仲麟、唐立宗
一、常被忽視的時代
二、宦官用事的開端
三、成化朝的內政問題
四、短暫的弘治中興
五、正德帝寵信劉瑾
六、縱樂荒嬉的天子
七、明代中期的經濟發展
八、明代中期的社會變遷
九、社會矛盾下的民變
十、陽明心學的興起
第六章 東邊晴來西邊雨──危機時代的新變革 邱仲麟、唐立宗
一、大禮議
二、嘉靖前期的朝政變革
三、嘉靖後期的內閣紛爭
四、海禁政策與倭寇大起
五、北虜問題的嚴重化
六、隆慶朝局與邊患底定
七、張居正登場
八、張居正改革:田土清丈的措施
九、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的推行
十、明代的火器革命
第七章 夕陽無限好?──早期全球化下的晚明社會文化結構轉型 邱澎生、王鴻泰
一、社會文化結構轉型
二、農業部門的三大變動
三、商業與手工業部門的變動
四、商人社團興起及商貿政策與法律調整
五、庶民文化與城市生活空間的發展
六、傳教士與中西交流
第八章 帝國的末日──明末清初的紊亂與掙扎 巫仁恕
一、明亡述論
二、黨爭誤國
三、萬曆反礦稅使民變
四、天啟開讀之變:政治民變
五、十七世紀的危機:氣候變遷與銀荒
六、從民變到流產的「革命」
七、努爾哈赤與建州女真的崛起
八、南明政權的悲歌
九、清初民間的抗清運動
十、鄭氏在臺灣的抗清
參考書目
· · · · · · (
收起)
1 有用 文孟先生 2024-12-17 14:22:37 湖北
经典!
1 有用 懿 2024-07-21 15:33:32 广东
杯葛:[boycott]的音译,集体抵制之意,台湾及港澳地区常用。 ----------------- 如之前的评论所说,新意不多,但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做得较好,对于一般读者及历史学的本科生有参考价值。徐泓部分较差,巫仁恕所写的第八章质量较好。
9 有用 今后的烦恼 2024-07-10 15:23:03 黑龙江
阅读本书各章节时的感受如下 导言:“我大明天下无敌”; 第一、二、三章:“朱元璋天降圣人(但为什么要用鞋拔子脸的画像)”; 第四章:“朱元璋之后大明的波动期”; 第五章:“不如《明事儿》”; 第六章:“隔壁《清史》里隆庆帝都叫朱载坖”; 第七章:“一切都在向前发展,但有一天会被打断” 第八章:“感谢作者为了我的血压没展开写南明史”
0 有用 读书笔记有人看 2024-08-09 07:55:47 日本
导言和晚明部分很有意思,其他部分跟明事儿没啥差别,可读性可能还不如明事儿。本书虽了了,但是夹在元清之间的皇明的重要性却不言而喻,对内,再造华夏和弥合南北汉人,消化云贵,再控河西走廊和辽东,三宣六慰羁縻半个中南半岛,对外,拉锯蒙古诸部和满洲女真,建立东亚和东南亚朝贡体系。
0 有用 新 2024-10-31 21:59:41 河南
中规中矩吧,没有清史惊艳,但也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