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明室Lucida
原作名: Am Anfang war Erziehung
译者: 余凤霞 / 郑世彦
出版年: 2024-7
页数: 344
定价: 62.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9675828
内容简介 · · · · · ·
■ “骂你是让你长记性,这是为了你好!”“不打不成器,这是为了你好!”
■ 如果折磨你的人,恰恰是“为了你好”的人……
“原生家庭”研究先驱、“创伤叙事”开创者、国际心理学大师爱丽丝·米勒畅销代表作
看见以爱为名的伤害 ■ 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
——————
爱丽丝 ·米 勒是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大师,她对童年创伤、原生家庭、有毒教育等主题的研究,对后世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你好》是她继《天才儿童的悲剧》《身体不说谎》《夏娃的觉醒》之后又一部经典力作。在本书中,她通过研究希特勒、吸毒者和少年杀人犯等经典案例,探讨了有毒的家庭教育对人造成的长期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个体,还有可能导致重大的群体性暴力。
米勒呼吁社会应正视“有毒教育”的深远危害,反思以爱为名的暴力,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才能阻断悲剧的社会传播,从而建设富有同理心的教育新范式。
—...
■ “骂你是让你长记性,这是为了你好!”“不打不成器,这是为了你好!”
■ 如果折磨你的人,恰恰是“为了你好”的人……
“原生家庭”研究先驱、“创伤叙事”开创者、国际心理学大师爱丽丝·米勒畅销代表作
看见以爱为名的伤害 ■ 拥抱自己内心的小孩
——————
爱丽丝 ·米 勒是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大师,她对童年创伤、原生家庭、有毒教育等主题的研究,对后世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你好》是她继《天才儿童的悲剧》《身体不说谎》《夏娃的觉醒》之后又一部经典力作。在本书中,她通过研究希特勒、吸毒者和少年杀人犯等经典案例,探讨了有毒的家庭教育对人造成的长期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个体,还有可能导致重大的群体性暴力。
米勒呼吁社会应正视“有毒教育”的深远危害,反思以爱为名的暴力,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才能阻断悲剧的社会传播,从而建设富有同理心的教育新范式。
——————
【编辑推荐】
■ 说是“为了你好”,那到底是为了谁好?
■ 轰动一时的案例,有毒家庭教育隐匿暴力的根源。
◎ 希特勒:母亲无力保护他免受父亲的虐待,种下仇恨
◎ 吸毒少女:通过摧毁自我,重复早年受到的惩罚
◎ 少年杀人犯:将对父母的恨掉转矛头指向他人
□ 个体的沉沦,群体性的暴行,新闻里屡见不鲜的极端案例,也是家长、老师们竭力化解的难题。
■ 激辩“为了你好”的教养话术,与“有毒教育”一战!一场为了不痛彻心扉而痛定思痛的心灵思辨。
◎ “原生家庭”研究先驱、“创伤叙事”开创者爱丽丝·米勒写就风行四十年,不断再版的儿童心理学经典。你选择:用一生治愈童年创伤,还是及早改变教育思维?
◎ 打骂、体罚、羞辱、贬低、操控……父母怎样对孩子,孩子就会怎样对别人。
◎ 现在你知道了,你周围的人,用曾受过的伤,再来伤害你。
■ 治愈孩子,也治愈自己,你亟需一份行动指南!
◎ 不再回避童年所受的伤,成年人可以面对真相。
◎ 接纳孩子个性,释放孩子感受,尊重孩子权利。
◎ 父母内在的小孩也要被关怀。
□更新家庭教育互动模式,这将是你一生的故事。
■让灼热的目光穿透历史,用理性的思考温暖现实,你的航船停泊在爱丽丝·米勒的港湾:你要相信,哪怕辜负了某些期望,父母的爱也不会消失。
【媒体与名人推荐】
爱丽丝·米勒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奥利弗·詹姆斯(《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天生非此》)
这本书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为了孩子好”而采取的种种措施,往往会摧毁孩子正在发展中的自我。
——《出版人周刊》
为了你好的创作者
· · · · · ·
-
郑世彦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1923—2010)
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重点研究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对成年生活的影响,有关著作一经推出便引起巨大反响,对推动新式教育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纳粹迫害后幸存,于1946年进入瑞士巴塞尔大学学习,1953年起陆续获得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其多部畅销国际的著作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经典。代表作有《天才儿童的悲剧》《身体不说谎》《夏娃的觉醒》等。为纪念其卓越成就,世界各地建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图书馆,以及至今仍然践行其教育理念的学校。
——————
【译者简介】
余凤霞
高校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某省报《教育科研》周刊主编。
广袤天地间,一枚轻轻行走的小灵魂。
郑世彦
副编审,心理咨询师,著有《看电影学心理学》,译有《焦虑的意义》《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中年之路...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1923—2010)
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重点研究儿童心理创伤及其对成年生活的影响,有关著作一经推出便引起巨大反响,对推动新式教育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纳粹迫害后幸存,于1946年进入瑞士巴塞尔大学学习,1953年起陆续获得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其多部畅销国际的著作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经典。代表作有《天才儿童的悲剧》《身体不说谎》《夏娃的觉醒》等。为纪念其卓越成就,世界各地建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图书馆,以及至今仍然践行其教育理念的学校。
——————
【译者简介】
余凤霞
高校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某省报《教育科研》周刊主编。
广袤天地间,一枚轻轻行走的小灵魂。
郑世彦
副编审,心理咨询师,著有《看电影学心理学》,译有《焦虑的意义》《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中年之路》等十余部作品。
比译书更让我快乐的,是跟孩子一起玩耍。
目录 · · · · · ·
美国版序言 / xi
第一版序言 / xvii
第一部分
教养如何压制了自发的情感:
对传统教养的一瞥 / 001
第 1 章 有毒教育 / 003
第 2 章 是否存在无害的教育学? / 104
第二部分
无声戏剧的最后一幕:
世界以恐惧回应 / 115
引 言 / 117
第 1 章 消灭自我的战争 / 119
第 2 章 希特勒的童年:从隐秘到恐怖 / 157
第 3 章 于尔根·巴尔奇:回首往事看人生 / 219
第三部分
走上和解之路:
焦虑、愤怒和悲伤—但不要内疚感 / 271
后 记 / 301
第二版后记(1984年) / 305
参考文献 / 309
· · · · · · (收起)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喜欢读"为了你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为了你好"的人也喜欢 · · · · · ·
为了你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那些以爱之名的伤害,你经历过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不久,《抓娃娃》这部电影的热播,让不少观众深受触动,特别是沈腾与马丽饰演的夫妻角色,他们在剧中采用的“反向养娃”教育方式,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共鸣与深思。 这对看似能给予孩子无限可能的父母,却选择用善意的谎言,让孩子马继业生活在“贫穷”的假象中,旨在培养他勤奋... (展开)本书给我提了个醒,别成为最讨厌的那种父母!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0)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
Suhrkamp (1983)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3)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明室出版书目 (明室Lucida)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燕公子那些书单 (机械夜莺)
- ╚书╗2024阅读记录 (与影牵手)
- 书单|读书项目待选书目 (冬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为了你好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白菜 2024-07-24 13:59:52 河南
为了你好,不意味着伤害就情有可原
9 有用 世彦君 2024-05-31 18:02:29 安徽
儿童有多好,世界就有多好!(反之亦然)
2 有用 尚童 2024-07-27 18:17:02 山东
真好 很多地方都让我产生无尽的联想
2 有用 曼仔 2024-08-24 22:21:45 北京
大概是一年多近两年前,读了爱丽丝米勒的《身体不说谎》,受到非常多启发,接连读了好几本。这本新作是新近被翻译到国内的,基本观念和我之前读的几本异曲同工,但依然被她圆融地打通各学科的视角、以及看问题直指本质的敏锐锋芒所击中。里面有句话印象很深,击倒人的不是痛苦,而是痛苦无法被表达、无法被承认、只能被深深压抑、转而向内攻击。很多人的童年其实都在体验这种无意识的痛苦,但从未被准确地识别出来,所以在漫漫人生... 大概是一年多近两年前,读了爱丽丝米勒的《身体不说谎》,受到非常多启发,接连读了好几本。这本新作是新近被翻译到国内的,基本观念和我之前读的几本异曲同工,但依然被她圆融地打通各学科的视角、以及看问题直指本质的敏锐锋芒所击中。里面有句话印象很深,击倒人的不是痛苦,而是痛苦无法被表达、无法被承认、只能被深深压抑、转而向内攻击。很多人的童年其实都在体验这种无意识的痛苦,但从未被准确地识别出来,所以在漫漫人生里,不断经历强迫性重复,把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无法被意识化的痛苦,施加在伴侣、孩子、其他社会关系里,情绪得到了宣泄,但并没有被真实体验、辨认、承认、意识化,因此心里始终有填不满地空洞。还是要先敢于愤怒、敢于憎恨、并允许哀悼。能怒才能恕,能恨才能爱,能哀才能乐。 (展开)
3 有用 心悦良言 2024-07-29 21:15:01 广西
看完这本书我只想说,不是每个家庭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这种几乎可以直接判定为精神病的父母,根本不配属于婚姻和家庭。
1 有用 Drpepper 2024-09-08 20:57:58 广东
One should remain true to oneself. It is essential to acknowledge our mistakes and love our children for their unique qualities, not for what we desire them to be. Unfortunately, child abuse, particul... One should remain true to oneself. It is essential to acknowledge our mistakes and love our children for their unique qualities, not for what we desire them to be. Unfortunately, child abuse, particularly emotional abuse, is more prevalent and severe than many realize. (展开)
1 有用 April 2024-09-05 13:18:39 湖南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有些许痛苦的 好像童年记忆中一些不快乐的情绪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作者写道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暴行是在发泄对父亲的怨恨以及童年被压抑的情感 他在自传里回忆童年的一段往事未用及第一人称叙述 而是写道“让我们假设有一个三岁的孩子” 作者说这个回忆的过程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人的破坏性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前段时间看三岛由纪夫传 他那么崇拜天皇 效忠武士道精神以至最后切腹自杀 也许也与他童年经历有关吧 ... 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有些许痛苦的 好像童年记忆中一些不快乐的情绪开始渐渐浮出水面 作者写道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暴行是在发泄对父亲的怨恨以及童年被压抑的情感 他在自传里回忆童年的一段往事未用及第一人称叙述 而是写道“让我们假设有一个三岁的孩子” 作者说这个回忆的过程对他来说太痛苦了 人的破坏性是一种被动的过程前段时间看三岛由纪夫传 他那么崇拜天皇 效忠武士道精神以至最后切腹自杀 也许也与他童年经历有关吧 外婆在他很小的时候从他母亲手中夺过抚养权 不让任何人靠近 控制他一直到他成年 童年的发展未受到保护和尊重 完整的自我受到持久的损害 而在过程中被禁止表达愤怒 压抑自己的感受 当外婆去世后 他需要找寻其他途径来压抑所有关于创伤的记忆 并将施虐者理想化 而他至死捍卫独裁 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被尊重和爱 (展开)
0 有用 大馒头 2024-09-05 08:08:19 上海
必须认同大部分教育学满足的是父母的需要,而非孩子本人。但也未至“毒教育程度”,书中的案例基本都是极端案例,但似乎又缺少应对方法。每个人的父母多少也都是他们各自家庭的产物,人是无法摆脱时代局限性的,并不意味所有人都要走向另一条路。需要养成的习惯就是对于任何过分强调的东西都要保持审慎与理性,特别是那些为了你好的前缀,背后都是经不起推敲的私欲与人性污垢。
1 有用 叶南声 2024-08-25 21:58:32 吉林
如果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客体服从并失去个性,那么教育将失去意义。
2 有用 东方绿森林 2024-08-25 14:47:06 北京
虐待之后,压抑表达,自我怀疑,强迫遗忘,没有表达出来的攻击性对着自己或他者。父母可以悄无声息的对孩子实施虐待,并被很好的掩盖,无力的孩子还要为父母的暴行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