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尼古拉斯·莫顿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阿勒颇争夺战与中世纪中东
原作名: The Field of Blood:The Battle for Aleppo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Medieval Middle East
译者: 谭琦
出版年: 2024-6
页数: 264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2283534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甲骨文
副标题: 阿勒颇争夺战与中世纪中东
原作名: The Field of Blood:The Battle for Aleppo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Medieval Middle East
译者: 谭琦
出版年: 2024-6
页数: 264
装帧: 精装
丛书: 甲骨文丛书
ISBN: 9787522835341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东 历史与现在 (战斗时代)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十字军 (海角橙光)
- 西欧、中世纪与西方史 (安迪合罕大皇帝)
- 阿拉伯-伊斯兰文明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血色战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锦瑟陬月生 2024-07-02 12:29:56 山东
十字军东征,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欧美电影里。这本书诉说了血地之战中繁杂的众多事件。法兰克人、塞尔柱人、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十字军国家所在的世界无法轻易地被加以分类,敌我双方的界限也很少泾渭分明。1055年,他们控制了巴格达,而后又西征叙利亚和现代伊拉克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战争,暗黑的时代被红色漫盖,战争是持续进行。“现代圣战的鼓吹者对这些已成为过往历史的战争加以利用,... 十字军东征,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欧美电影里。这本书诉说了血地之战中繁杂的众多事件。法兰克人、塞尔柱人、亚美尼亚人、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十字军国家所在的世界无法轻易地被加以分类,敌我双方的界限也很少泾渭分明。1055年,他们控制了巴格达,而后又西征叙利亚和现代伊拉克的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战争,暗黑的时代被红色漫盖,战争是持续进行。“现代圣战的鼓吹者对这些已成为过往历史的战争加以利用,篡改这些事件的记忆,好为自己的暴行炮制先例。” (展开)
1 有用 校书郎公子熙 2024-06-24 17:24:16 河北
本书聚焦于阿勒颇之战的进程,不仅详述血地之战等主要战役的经过,也全面交待了战役的前因后果,简要地讲述十字军国家的兴衰起落,从而进一步突出两次战役的重要转折作用。法兰克人并非只知蛮勇好斗,他们也知道采取和平手段攫取利益,正是通过笼络周边势力、介入塞尔柱人的内斗获取了短暂的辉煌时刻。作者深入细节,全景式的战争场面描写让人身临其境。作者对于阿勒颇战役是“两个宗教之争”的说法进行了反驳,部落冲突的表层下已... 本书聚焦于阿勒颇之战的进程,不仅详述血地之战等主要战役的经过,也全面交待了战役的前因后果,简要地讲述十字军国家的兴衰起落,从而进一步突出两次战役的重要转折作用。法兰克人并非只知蛮勇好斗,他们也知道采取和平手段攫取利益,正是通过笼络周边势力、介入塞尔柱人的内斗获取了短暂的辉煌时刻。作者深入细节,全景式的战争场面描写让人身临其境。作者对于阿勒颇战役是“两个宗教之争”的说法进行了反驳,部落冲突的表层下已经有一定程度的融合。最后一章除了追述十字军国家的最终命运,也对法兰克人每次围攻大城市均告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战略上的失误、力量上的差距、心理上的忐忑最终导致十字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潦草结尾。本书的翻译极具“谭氏风格”,在确保语言流畅的基础上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足见译者功底之深厚。 (展开)
2 有用 维参 2024-07-03 10:26:48 广东
非常精彩的区域战略观察,紧密勾连起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描述了十字军东征在12世纪的成功和失败。就宏观层面来说,作者有力论证了“圣战”或基督教与绿教的对抗并非12世纪中东地区政治生态的核心因素,而是民族、信仰、习俗、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十字军东征不能被简单想象为在中东地区陷入绿教的海洋而必然失败,其中存在着成功的可能。在中观层面上,十字军面对坚城所采取的战略方针存在着... 非常精彩的区域战略观察,紧密勾连起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系统描述了十字军东征在12世纪的成功和失败。就宏观层面来说,作者有力论证了“圣战”或基督教与绿教的对抗并非12世纪中东地区政治生态的核心因素,而是民族、信仰、习俗、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十字军东征不能被简单想象为在中东地区陷入绿教的海洋而必然失败,其中存在着成功的可能。在中观层面上,十字军面对坚城所采取的战略方针存在着致命缺陷,又在部分关键会战中遭遇惨败,导致十字军国家短暂的扩张窗口期被破坏,始终无法夺取中东地区的三个核心城市,地中海东岸薄薄的黎凡特地区不足以塑造地区性强权。在微观层面上,十字军各个领袖的性情、利益和相互关系,以及他们对所处世界的认知与心态同样构成了明显的影响,对资源有限的十字军国家更加突出。 (展开)
0 有用 寒柳 2024-10-13 23:49:46 北京
与现在何其相似
4 有用 璩白秋弋瞳 2024-04-29 10:19:11 重庆
8.6。弥足珍贵。第一次十字军(1095-99年)后的50年时间里,四大十字军国家在近东站稳了脚跟。史家大多关注其后半程,也就是赞吉崛起(1027年)到埃德萨伯国陷落(1044年),其利在于,对峙双方相对统一在一个名号之下(耶路撒冷王国;赞吉)。而前半程约30年时间,史家则大多一笔带过,因为无论是法兰克人方面还是穆斯林方面,势力和派系变动都此起彼伏、盘根错节,要梳理出各自的脉络并整理成足够清晰的叙... 8.6。弥足珍贵。第一次十字军(1095-99年)后的50年时间里,四大十字军国家在近东站稳了脚跟。史家大多关注其后半程,也就是赞吉崛起(1027年)到埃德萨伯国陷落(1044年),其利在于,对峙双方相对统一在一个名号之下(耶路撒冷王国;赞吉)。而前半程约30年时间,史家则大多一笔带过,因为无论是法兰克人方面还是穆斯林方面,势力和派系变动都此起彼伏、盘根错节,要梳理出各自的脉络并整理成足够清晰的叙述,其功甚艰。但本书非常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尽管在具体战役的条理上稍乱,本书成功以安条克公国的兴衰为核心,以阿勒颇攻防战为主线,勾勒出十字军国家早期进攻、防御和战略转移的浪潮。另,再次强推Asbridge的《The Creation of the Principality of Antioch》!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