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古书注本 (豆友1FQYW5jGN8)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老子直解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老子直解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厚积落叶听雨声 2025-03-09 14:41:54 上海
一本“人生之书”了,感谢刘老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把《老子》这本书里的智慧和哲思一一道来。
0 有用 江湖散人 2025-04-22 18:31:34 上海
第三次读道德经,mark
0 有用 羚羊角_ 2025-04-06 08:24:46 江苏
分享一些比较有感触的句摘: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之... 分享一些比较有感触的句摘: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之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之。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展开)
0 有用 啦啦啦 2025-03-28 11:20:24 上海
书很精彩!内容旁征博引,给人以启发。 全书分八十一章。以第一章未例。 首先是题解,然后是正文。 正文后是今译。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文本的一一对应,而是从义理上追求深入解释。“玄”字本可不译,作者则用“幽深玄妙”来理解,不但讲出了“有”“无”的神奇,也道出了其中的广博,合乎“众妙之门”的界定。 今译后是注释。注释部分博采众长,古今兼。征引之多,取舍之切足见作者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不解之处亦阙无。如“故常... 书很精彩!内容旁征博引,给人以启发。 全书分八十一章。以第一章未例。 首先是题解,然后是正文。 正文后是今译。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文本的一一对应,而是从义理上追求深入解释。“玄”字本可不译,作者则用“幽深玄妙”来理解,不但讲出了“有”“无”的神奇,也道出了其中的广博,合乎“众妙之门”的界定。 今译后是注释。注释部分博采众长,古今兼。征引之多,取舍之切足见作者学识渊博,功底深厚。不解之处亦阙无。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一句,作者引于省吾和俞樾的观点,认为“常”读“尚”。但“常无/尚无”究竟作何解,作者并未明确。“尚”或是“崇尚”义。 注释后是评述,占据一半多的篇幅,也是全书精华之处。如在第一章的评述部分,作者先破后立,提出了老子思想超越时空的伟大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