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唐世繁盛,她是壁上仙女,是士人观摩爱恋的对象;
宋代世俗,她是榻上尤物,只要“心中无妓”,理学家也不妨“嫖上一嫖”;
同沦九流,她是元代读书人同情自况的对象;
明末迁变,她是遗民的座上之宾、堂上之妻、诗社的常客;
晚清式微,她是酒肉丛中的货品,留名在“旅游指南 ”中的“嫖妓心得”……
————————————————————
※※
自诞生至湮灭,青楼即士大夫的性史与爱史,
了解青楼,更易于增进对中国士人理解之同情。
※※
草蛇灰线,贯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理清青楼文学一脉,便读懂了代有所胜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
本书以考察中国古代青楼在诗文中的出现及演变入手,论述了历代青楼文学产生的背景条件、青楼文学与青楼之间的关系,以及科举、士风对其的影响。并创造性地提出“进士与娼妓”这一文学母题,对古代娼妓的才艺风...
唐世繁盛,她是壁上仙女,是士人观摩爱恋的对象;
宋代世俗,她是榻上尤物,只要“心中无妓”,理学家也不妨“嫖上一嫖”;
同沦九流,她是元代读书人同情自况的对象;
明末迁变,她是遗民的座上之宾、堂上之妻、诗社的常客;
晚清式微,她是酒肉丛中的货品,留名在“旅游指南 ”中的“嫖妓心得”……
————————————————————
※※
自诞生至湮灭,青楼即士大夫的性史与爱史,
了解青楼,更易于增进对中国士人理解之同情。
※※
草蛇灰线,贯通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理清青楼文学一脉,便读懂了代有所胜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
本书以考察中国古代青楼在诗文中的出现及演变入手,论述了历代青楼文学产生的背景条件、青楼文学与青楼之间的关系,以及科举、士风对其的影响。并创造性地提出“进士与娼妓”这一文学母题,对古代娼妓的才艺风情、生存状况及其与士人的情感牵系都有具体的论述。小品文的诗笔+史书之严谨,南开大学陶慕宁教授以历朝记载中“青楼”的迁变作为研究古代世情的窗口,写就了这一部角度别样的古代文学与文化史。
————————————————————
本次出版——
【新增14000+字全新内容】
以充实史料说明清代内闱才女与青楼娼妓的两极命运
【为历史掌故补入千字笺解】
何为“槁砧”?“绝缨”“堕珥”是哪里的典故?
兼具文雅诗笔与轻松易读,感受别样的阅读体验
————————————————————
※
“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考察青楼文学,牵涉到极广泛的层面,如其时之士风、民俗,其时之妇女地位与士人的妇女观,其时之社会好尚与此种好尚之经济的、政治的原因。所有这些,常常纠结在一起,不容易了解问题的真正所在。陶慕宁同志能够全面的考察、清理,一下子把握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加以极简洁的描述,使各个时期青楼文学的特点和形成此种特点的文化的原因一一呈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是一本严肃的著作。与时下一些空言满纸、欺世盗名的著作不同,它建立在史料的坚实的基础上,言必有据。”
——中国古代文学著名学者罗宗强先生
※
狎妓冶游,选艳征歌,是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宫高捷,仕路亨通,要向妓女们炫耀;宦途偃蹇,怫郁不舒,也要到妓女们那里排遣。其间那种浅斟低唱、莺语间关的氛围确有荡涤利禄、排愁遣闷的审美功能,而那些风尘“尤物”的目挑心许、娇容冶态,较之自家“糟糠”的板滞端敛当然也更饶风情,更富于刺激,因而也更易引起回味。于是记载妓女们的色艺性情,缅怀这类风流韵事的诗文笔记便应运而生,再往后,更出现了专事描写青楼生活的小说戏曲。这一切,就构成了我所说的“青楼文学”。
——本书作者陶慕宁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创作者
· · · · · ·
-
陶慕宁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陶慕宁,1951年生,蒙古族,美食家,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父为著名京剧史家陶君起先生。慕宁先生秉承家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小说、戏曲及传统文化。陶慕宁兼任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是元明小说的专家,代表作有如《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金瓶梅词话校注》等,娴于掌故,尤其是各 种“饮食男女”问题,往往能以小见大,富有启发。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维士与女”:唐代青楼的男女文化底蕴
第一节 唐代青楼文化总述
第二节 《全唐诗》所展现的妓女与士人之关系
第三节 唐传奇中妓女与士人的爱情
结 语 方枘圆凿的爱情观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维士与女”:唐代青楼的男女文化底蕴
第一节 唐代青楼文化总述
第二节 《全唐诗》所展现的妓女与士人之关系
第三节 唐传奇中妓女与士人的爱情
结 语 方枘圆凿的爱情观
第二章 情理之争:两宋青楼文学中的伦理色彩
第一节 两宋青楼文化总述
第二节 宋代青楼小说的理性说教与心理背景
第三节 变泰离异与贫贱不移型的传奇作品
第四节 宋词与妓女
第三章 雅俗融合:宋元俗文学中的青楼人物
第一节 青楼俗文学中的社会心态
第二节 元代读书人的沉落及其与妓女的关系
第三节 元曲中的妓女形象
第四节 读书人潜意识的流露
第四章 从香艳到情色:明季资本主义萌芽在青楼文学中的表现
第一节 明代青楼体制之沿革与世风之流变
第二节 青楼文学所反映的资本主义萌芽
第三节 文人心态的变异
第五章 如师如友:明末清初江南文酒声妓之会
第一节 明末江南名妓之才艺及与名士之交往
第二节 鼎革之际的江南青楼文化
第三节 遗民的忏悔与反思
第六章 逾越壸范:清代女性创作与狭邪小说的繁盛
第一节 清代闺秀诗话所记述的女性心曲
第二节 通俗小说概貌
第三节 狭邪笔记之繁盛
第四节 晚清狭邪小说谈片
附 录
从《李娃传》到《绣襦记》——看小说戏曲的改编传播轨辙
从《影梅庵忆语》看晚明江南文人的婚姻性爱观
明教坊演剧考
“三言”婚恋题材研究发微
《霞笺记》与《西楼记》考论
从《金瓶梅》中的妓女看晚明社会伦理
大木康《风月秦淮——中国游里空间》大陆中文版弁言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7 条 )
> 更多书评 47篇
论坛 · · · · · ·
内容如何?和旧版有没有区别? | 来自烟的泪 | 3 回应 | 2025-04-06 15:50:00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东方出版社 (2006)7.8分 16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身体-性别研究 (H.弗)
- 九分以上中国文史哲著作(乱序) (司空宅星)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女权书籍 (张流影)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7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超絕可愛何群群 2024-06-20 10:49:01 天津
“二则,发生在青楼中的两性之爱,从原则上说,双方都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但鉴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事实上真正不负责任的只能是男性。他们到青楼中去,更多的是为了寻求解脱,寻求感官的愉悦,因此,青楼中的爱情即使表现得很热烈、很优美,其基础也必是脆弱的、经不起外力摇撼的。”
1 有用 木宁 2024-12-30 23:44:33 吉林
“九儒十丐”也罢,“混为编氓”也罢,社会地位的升沉并不能彻底改变人们的阶级属性,元代读书人尽管朝夕与市井小民为伍,但却并不妨碍他们在深隐意识中仍然珍藏起精神贵族的优越感。他们同情妓女的不幸遭遇,真诚的安慰他们,也从他们身上寻找慰藉,甚至愿意在作品中表现她们的痛苦和追求。然而,他们终究难以完全抛弃士阶层的尊严和对女性的成见,表里如一地看待青楼妓女。
20 有用 五月阿隆 2024-06-11 23:54:38 北京
唐代妓女从良更多因为情有所属,追求男女情谊和谐;宋代妓女从良往往是因为伦理、名分。隋唐以前房中术、容成术典籍至宋大量亡佚,而宋一代也没有新的房中术作品问世,亦可见理学塑造的伦理纲常的威力。到明代冯梦龙笔下的的杜十娘,妓女的人格问题终于出现,联想后来柳如是就能明白这种细微的变化。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组合,就是杜十娘故事的某种现实版,也是在现实中第一次出现妓女的评价和地位高于其”伴侣“的组合。实际上,陈寅... 唐代妓女从良更多因为情有所属,追求男女情谊和谐;宋代妓女从良往往是因为伦理、名分。隋唐以前房中术、容成术典籍至宋大量亡佚,而宋一代也没有新的房中术作品问世,亦可见理学塑造的伦理纲常的威力。到明代冯梦龙笔下的的杜十娘,妓女的人格问题终于出现,联想后来柳如是就能明白这种细微的变化。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组合,就是杜十娘故事的某种现实版,也是在现实中第一次出现妓女的评价和地位高于其”伴侣“的组合。实际上,陈寅恪在晚年花费极大功夫为柳如是立传,在于认为柳如是这样的边缘群体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未来,联系他在隋唐研究中塞外民族血脉拯救衰颓的中国文化,就值得玩味柳如是为代表的晚明历史的一些社会特征,也是陈所谓的南北社会文化分歧的地方。 本书还可以当做历代青楼相关诗词、文章的资料库。 (展开)
9 有用 沉梦 2024-06-20 11:04:00 天津
一部由陶慕宁教授倾力撰写的学术著作,它如同一扇精致的窗牖,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的神秘面纱。较深入地挖掘了青楼文学的独特魅力,揭示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陶教授通过对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精读细解,展现了青楼女子在文学创作中的活跃身影以及她们对文人墨客情感世界的深刻影响。 书中还巧妙地将青楼文化与社会经济、伦理道德等多维度相结合,探讨了青楼文化如何反映并塑造了中国社会的性别观... 一部由陶慕宁教授倾力撰写的学术著作,它如同一扇精致的窗牖,为我们揭开了中国古代青楼文化的神秘面纱。较深入地挖掘了青楼文学的独特魅力,揭示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陶教授通过对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的精读细解,展现了青楼女子在文学创作中的活跃身影以及她们对文人墨客情感世界的深刻影响。 书中还巧妙地将青楼文化与社会经济、伦理道德等多维度相结合,探讨了青楼文化如何反映并塑造了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阶层意识和审美趣味。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使得《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一部文学研究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精彩解读。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佳作,无论是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启示。 (展开)
1 有用 Celery 2024-10-28 15:54:02 上海
e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