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Oracle 11g简介
1.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
1.1.1 数据库系统与关系数据库
1.1.2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1.1.3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规范
1.2 Oracle数据库与网格技术
1.2.1 网格技术
1.2.2 Oracle网格体系结构
1.3 Oracle应用结构
1.3.1 多数据库的独立宿主结构
1.3.2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1.3.3 分布式结构
1.4 Oracle 1 1g for Windows的安装与配置
1.5 Oracle 11g的管理工具
1.5.1 使用SQL*Plus
1.5.2 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1.5.3 使用DBCA创建数据库
第2章 Oracle的体系结构
2.1 Oracle体系结构概述
2.2 逻辑存储结构
2.2.1 数据块
2.2.2 盘区
2.2.3 段
2.2.4 表空间
2.3 物理存储结构
2.3.1 数据文件
2.3.2 控制文件
2.3.3 其他文件
2.4 实例的内存结构
2.4.1 系统全局区
2.4.2 程序全局区
2.5 实例的进程结构
2.5.1 用户进程
2.5.2 服务器进程
2.5.3 后台进程
2.6 数据字典
2.7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管理Oracle数据库
3.1 管理初始化参数
3.1.1 常用初始化参数
3.1.2 初始化参数文件
3.1.3 创建初始化参数文件
3.1.4 显示和设置初始化参数文件
3.2 启动数据库与实例
3.2.1 启动数据库的步骤
3.2.2 启动模式
3.2.3 转换启动模式
3.3 关闭数据库与实例
3.3.1 数据库的关闭步骤
3.3.2 正常关闭方式(NORMAL)
3.3.3 立即关闭方式(IMMEDIATE)
3.3.4 事务关闭方式(TRANSACTIONAL)
3.3.5 终止关闭方式(ABORT)
3.4 数据库的特殊状态
3.4.1 静默状态
3.4.2 挂起状态
3.5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SQL*Plus命令
4.1 SQL*Plus的运行环境
4.1.1 使用SET语句选项
4.1.2 设置运行环境示例
4.2 SQL*Plus命令
4.2.1 HELP命令
4.2.2 DESCRIBE命令
4.2.3 PROMPT命令
4.2.4 SPOOL命令
4.3 格式化查询结果
4.3.1 COLUMN命令
4.3.2 TTITLE和BTITLE命令
4.4 缓存区
4.5 实验指导
4.6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SQL语句基础
5.1 用户模式
5.1.1 SCOTT模式
5.1.2 HR模式
5.1.3 其他模式
5.2 SELECT语句的用法
5.2.1 检索单表数据
5.2.2 过滤数据
5.2.3 排序数据
5.2.4 多表检索
5.3 函数的使用
5.3.1 字符函数
5.3.2 数学函数
5.3.3 时间和日期函数
5.3.4 转换函数
5.3.5 统计函数
5.3.6 分组技术
5.4 子查询
5.4.1 子查询的概念
5.4.2 单行子查询
5.4.3 多行子查询
5.4.4 关联子查询
5.5 操作数据
5.5.1 插入数据
5.5.2 更新数据
5.5.3 删除数据
5.6 Oracle事务处理
5.6.1 事务的基本概念
5.6.2 事务控制
5.7 实验指导
5.8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PL/SQL编程基础
6.1 PL/SQL概述
6.2 变量与数据类型
6.2.1 PL/SQL变量的声明
6.2.2 %TYPE变量
6.2.3 复合变量
6.3 条件语句
6.3.1 IF...THEN条件语句
6.3.2 IF...THEN...ELSE条件语句
6.3.3 IF...THEN...ELSIF条件语句
6.3.4 CASE条件语句
6.4 循环语句
6.4.1 LOOP...END LOOP循环
6.4.2 WHILE循环
6.4.3 FOR循环
6.5 游标的使用
6.5.1 隐式游标
6.5.2 显式游标
6.5.3 游标FOR循环
6.6 异常处理
6.6.1 预定义异常
6.6.2 非预定义异常
6.6.3 用户定义的异常
6.7 实验指导
6.8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存储过程、触发器和程序包
7.1 存储过程
7.1.1 创建存储过程
7.1.2 参数
7.1.3 默认值
7.1.4 过程中的事务处理
7.2 函数
7.3 触发器
7.3.1 触发器概述
7.3.2 语句级触发器
7.3.3 行级触发器
7.3.4 instead of触发器
7.3.5 用户事件触发器
7.4 程序包
7.4.1 程序包规范
7.4.2 程序包主体
7.4.3 重载
7.5 实验指导
7.6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管理表
8.1 创建表
8.1.1 表结构
8.1.2 创建表
8.1.3 表特性
8.2 修改表
8.2.1 增加和删除字段
8.2.2 更新字段
8.2.3 重命名表
8.2.4 改变表的存储表空间和存储参数
8.2.5 删除表定义
8.2.6 修改表的状态
8.3 定义和管理数据完整性约束
8.3.1 非空约束
8.3.2 主键约束
8.3.3 唯一性约束
8.3.4 外键约束
8.3.5 禁止和激活约束
8.3.6 删除约束
8.4 使用大对象数据类型
8.5 实验指导
8.6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索引与索引组织表
9.1 索引基础
9.2 建立索引
9.2.1 建立B树索引
9.2.2 建立位图索引
9.2.3 建立反向键索引
9.2.4 基于函数的索引
9.3 修改索引
9.3.1 合并索引和重建索引
9.3.2 删除索引
9.3.3 显示索引信息
9.4 索引组织表
9.4.1 索引组织表与标准表
9.4.2 修改索引组织表
9.5 实验指导
9.6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其他模式对象
10.1 管理表分区与索引分区
10.1.1 分区的概念
10.1.2 建立分区表
10.1.3 修改分区表
10.1.4 分区索引和全局索引
10.2 外部表
10.2.1 建立外部表
10.2.2 处理外部表错误
10.2.3 修改外部表
10.3 临时表
10.4 簇与簇表
10.4.1 索引簇
10.4.2 散列簇
10.4.3 显示簇信息
10.5 管理视图
10.5.1 创建视图
10.5.2 管理视图
10.6 管理序列
10.6.1 创建序列
10.6.2 修改序列
10.7 管理同义词
10.8 实验指导
10.9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控制文件与日志文件的管理
11.1 管理控制文件
11.1.1 控制文件简介
11.1.2 复合控制文件
11.1.3 建立控制文件
11.1.4 控制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11.1.5 删除控制文件
11.1.6 查看控制文件信息
11.2 管理重做日志文件
11.2.1 重做日志简介
11.2.2 增加重做日志
11.2.3 删除重做日志
11.2.4 改变重做日志的位置或名称
11.2.5 显示重做日志信息
11.3 管理归档日志
11.3.1 日志操作模式
11.3.2 控制归档
11.3.3 配置归档文件格式
11.3.4 配置归档位置
11.3.5 显示归档日志信息
11.4 查看日志信息
11.4.1 LogMiner概述
11.4.2 创建LogMiner使用的字典文件
11.4.3 指定分析的日志文件
11.4.4 启动LogMiner
11.4.5 查看分析结果
11.4.6 结束LogMiner
11.5 实验指导
11.6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件
12.1 建立表空间
12.1.1 建立普通表空间
12.1.2 建立大文件表空间
12.1.3 建立临时表空间
12.1.4 建立非标准块表空间
12.2 维护表空间
12.2.1 改变表空间可用性
12.2.2 改变表空间读写状态
12.2.3 改变表空间名称
12.2.4 设置默认表空间
12.2.5 删除表空间
12.2.6 查询表空间信息
12.3 管理数据文件
12.3.1 数据文件的管理策略
12.3.2 添加表空间数据文件
12.3.3 改变数据文件的大小
12.3.4 改变数据文件的可用性
12.3.5 改变数据文件的名称和位置
12.4 管理UNDO表空间
12.4.1 UNDO概述
12.4.2 UNDO参数
12.4.3 建立UNDO表空间
12.4.4 修改UNDO表空间
12.4.5 切换UNDO表空间
12.4.6 设置UNDO记录保留的时间
12.4.7 删除UNDO表空间
12.4.8 查看UNDO表空间信息
12.5 实验指导
12.6 思考与练习
第13章 用户权限与安全
13.1 用户和模式
13.2 管理用户
13.2.1 创建用户
13.2.2 修改用户
13.2.3 删除用户
13.3 资源配置PROFILE
13.3.1 PROFILE概念
13.3.2 使用PROFILE管理密码
13.3.3 使用PROFILE管理资源
13.3.4 修改和删除PROFILE
13.3.5 显示PROFILE信息
13.4 管理权限
13.4.1 权限简介
13.4.2 管理系统权限
13.4.3 管理对象权限
13.5 管理角色
13.5.1 角色的概念
13.5.2 预定义角色
13.5.3 管理自定义角色
13.6 实验指导
13.7 思考与练习
第14章 导出与导入
14.1 EXPDP和IMPDP简介
14.2 EXPDP导出数据
14.2.1 调用EXPDP
14.2.2 EXPDP命令参数
14.3 IMPDP导入数据
14.3.1 IMPDP参数
14.3.2 调用IMPDP
14.3.3 移动表空间
14.4 SQL*Loader导入外部数据
14.4.1 SQL *Loader概述
14.4.2 加载数据
14.5 实验指导
14.6 思考与练习
第15章 备份与恢复
15.1 备份与恢复概述
15.2 RMAN概述
15.2.1 RMAN组件
15.2.2 RMAN通道
15.2.3 RMAN命令
15.3 使用RMAN备份数据库
15.3.1 RMAN备份策略
15.3.2 使用RMAN备份数据库文件和归档日志
15.3.3 多重备份
15.3.4 BACKUP增量备份
15.3.5 镜像复制
15.4 RMAN完全恢复
15.4.1 RMAN恢复机制
15.4.2 恢复处于NOARCHIVELOG模式的数据库
15.4.3 恢复处于ARCHIVELOG模式的数据库
15.5 RMAN不完全恢复
15.5.1 基于时间的不完全恢复
15.5.2 基于撤销的不完全恢复
15.5.3 基于更改的不完全恢复
15.6 维护RMAN
15.6.1 交叉验证备份CROSSCHECK
15.6.2 添加操作系统备份
15.6.3 查看备份信息
15.6.4 定义保留备份的策略
15.7 实验指导
15.8 思考与练习
· · · · · · (
收起)
0 有用 Frank 2013-01-14 21:45:24
主要掌握了Oracle的PL/SQL变量声明、语法等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