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古代巫术丹药等用药相关故事。
先听的科普播客,融进了很多东方学视角,好奇中医哲学论怎么看待药毒关系。
我記得我標記過了啊……
配色很酷,内容一般。中国人写给外国人看的,再译成中文,阅读体验感不好。
没预期中的好,唐以后的说的太少,只有开头结尾算有点意思
大开眼界~~一点儿都不枯燥~~也为我们如何看待中国传统中医药打开一种社会视角
在整本书里,我最关注的就是五石散的那一章,与鸦片的生理性成瘾,看似不具有成瘾物质的药物的“社会性成瘾”的概念值得借鉴。
毕竟还是在“西方汉学”的范畴内做事,不好写得太深,但还是尽可能带到了一点“中医辩证法”,是药也是毒,是药三分毒,今天是药明天是毒,对病人是药对健康人是毒,在此地是药在外地是毒
读的英文版
总体还是补齐了很多对于该书的期望… 以毒为切入点,确实是了解中医的一个很好的角度,书中对比传统医学和现代生物医学的内容也挺出彩!
很学术的一本书,感觉是封面和宣传导致了我一些过高的期待,书里对具体的药的介绍其实很少,主要还是历史和文化。中国哲学真的无处不在,无论艺术还是医学。
我们时常说“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其实是中医中的概念和论断,说明药与毒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非但不陌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光启书局最近出版的刘焱《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毒药使用的文化史,这本书就是将上述最朴素的中医常识,放置在中国历史的脉络中进行审视,探究其文化源远与历史变化。
失望多于期待,医学和宗教研究的成果积累颇多,作者所列文献蔚为大观,“毒”“药毒”“毒药”“用毒-解毒”本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此著“驴非驴马非马”,论证重心既非置于本草医学知识体系之中,也不属于道教文化史,“孙思邈”一部分的阑入未能勾连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迁移与流动,哪怕连毒物的使用、变迁也未有深入考证,遑论中西对比下的“毒物”文化,道教养生、方技、道医、本草等各种概念、传统杂糅在一起,看不清各自之间差异,只有最后参考文献罗列较全,可以认真阅读。
还不错,浅显了些
全文对毒的侧重比较有限,读者也主要面向西方读者(尝试展现中医不那么温和自然的一面)。内容上对我个人很有启发,一来从宏观视角点评了中医药发展,二来对六朝隋唐时期的中医药发展表述较多。反正我作为外行人觉得得到了快速科普且找到了有效信息。
当年陈寅恪读沈兼士对鬼的辨析后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毒与药的变迁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史与概念史。从毒药苦口利于病到良药,一字之差,其实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毒在什么时候彻底成为毒的。 虽然作者在写传统中医概念时经常引入西医或者欧洲医学发展作为他者性对比,但对中医没有进行价值性判断,这一点也很重要。对中医而言,药物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核心(化学性质),它的效果要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炮制,药物与身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可能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改变。这是一种关于药物的潜能,一种无限连接的潜能。(有趣的是作者也提及了德勒兹)阴阳调和与药毒混合,代表了毒与药随时转化的可能。 毒与药的分离,包括巫与医的分离仍然值得深入研究,休闲可读彼得沃森《大分离》
本书从物质文化/药物/身体史的交汇处出发,从医疗实践、医疗/药物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讨论了中古社会不同群体对于毒/药的认知。很喜欢讲毒与药之间的界限/转化/张力(第一部分),“是药三分毒”的观念究竟是如何融入人们对药物的认知与实践的呢?对药物的使用,是否就是“驯服”所谓“毒”的过程?
中国人的服药观,离不开“是药三分毒”的认知,矛盾的是,中国人一方面对药物的毒性认识的很清楚,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可能全球医药滥用最严重的医疗体系。曾看到过一个观点,说的大概是中国人学西医,学到的只是皮毛,但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观,确实被打翻在地又被狠狠地踩了几脚。说实话,我曾经也是不相信中医的,觉得中医很玄幻,今年年初因为“郁结”这一病症,喝了2个月中药,确实见效了,但是我说不出具体是如何见效的,只能说感觉身体整体上变的“轻盈”了,不容易疲乏了。中医被人误解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缺乏面向大众的中医解读,这本《以毒为药》可以说比较好的做到了以通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毒物(药)在中古史的服用,向大众解释中国人在环节中医药观的发展和转变。
写得很好啊,提供了许多有趣的case,对TCM的评价也相对公允
这部著作的三个部分内容实际上可以简化为三个话题:毒物的组成、对毒物的认知、使用毒物的效果。汉语里“药”的意思可以有褒有贬,巧合的是英文中的“drug”也有两层含义。作者说“对药物的反思让我们领悟人类自身和自然之间复杂而亲密的关系”,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医术,还是要回归到“运用技术化毒为药”上。东方起步早,但能不能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呢?
> 以毒为药
0 有用 陈钢 2024-09-01 11:22:02 浙江
中国古代巫术丹药等用药相关故事。
0 有用 须信人生如寄_ 2024-08-31 23:05:21 浙江
先听的科普播客,融进了很多东方学视角,好奇中医哲学论怎么看待药毒关系。
0 有用 筆誤作牛 2024-08-20 14:57:12 天津
我記得我標記過了啊……
2 有用 其实我会飞 2024-08-20 09:55:28 山东
配色很酷,内容一般。中国人写给外国人看的,再译成中文,阅读体验感不好。
0 有用 曹猪 2024-08-20 01:12:21 江苏
没预期中的好,唐以后的说的太少,只有开头结尾算有点意思
0 有用 阿力柴柴 2024-08-18 17:12:28 浙江
大开眼界~~一点儿都不枯燥~~也为我们如何看待中国传统中医药打开一种社会视角
2 有用 Gregory汤 2024-08-09 23:24:09 贵州
在整本书里,我最关注的就是五石散的那一章,与鸦片的生理性成瘾,看似不具有成瘾物质的药物的“社会性成瘾”的概念值得借鉴。
1 有用 扭腰客 2024-08-07 16:59:59 上海
毕竟还是在“西方汉学”的范畴内做事,不好写得太深,但还是尽可能带到了一点“中医辩证法”,是药也是毒,是药三分毒,今天是药明天是毒,对病人是药对健康人是毒,在此地是药在外地是毒
0 有用 Murmurhum 2024-08-07 16:42:27 四川
读的英文版
0 有用 结古巴 2024-08-04 21:42:52 青海
总体还是补齐了很多对于该书的期望… 以毒为切入点,确实是了解中医的一个很好的角度,书中对比传统医学和现代生物医学的内容也挺出彩!
0 有用 夏小花咯 2024-07-30 16:19:27 河北
很学术的一本书,感觉是封面和宣传导致了我一些过高的期待,书里对具体的药的介绍其实很少,主要还是历史和文化。中国哲学真的无处不在,无论艺术还是医学。
1 有用 威尼斯男人 2024-07-30 14:14:38 江苏
我们时常说“是药三分毒”,“以毒攻毒”,其实是中医中的概念和论断,说明药与毒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中国人来说,非但不陌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光启书局最近出版的刘焱《以毒为药:古代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政治》,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毒药使用的文化史,这本书就是将上述最朴素的中医常识,放置在中国历史的脉络中进行审视,探究其文化源远与历史变化。
2 有用 幼稚园园长 2024-07-28 19:07:48 湖北
失望多于期待,医学和宗教研究的成果积累颇多,作者所列文献蔚为大观,“毒”“药毒”“毒药”“用毒-解毒”本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此著“驴非驴马非马”,论证重心既非置于本草医学知识体系之中,也不属于道教文化史,“孙思邈”一部分的阑入未能勾连不同知识体系之间的迁移与流动,哪怕连毒物的使用、变迁也未有深入考证,遑论中西对比下的“毒物”文化,道教养生、方技、道医、本草等各种概念、传统杂糅在一起,看不清各自之间差异,只有最后参考文献罗列较全,可以认真阅读。
0 有用 公子蒙 2024-07-26 12:51:43 广东
还不错,浅显了些
0 有用 杜九某 2024-07-26 10:07:10 江苏
全文对毒的侧重比较有限,读者也主要面向西方读者(尝试展现中医不那么温和自然的一面)。内容上对我个人很有启发,一来从宏观视角点评了中医药发展,二来对六朝隋唐时期的中医药发展表述较多。反正我作为外行人觉得得到了快速科普且找到了有效信息。
1 有用 五月阿隆 2024-07-25 18:23:19 北京
当年陈寅恪读沈兼士对鬼的辨析后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毒与药的变迁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史与概念史。从毒药苦口利于病到良药,一字之差,其实带来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毒在什么时候彻底成为毒的。 虽然作者在写传统中医概念时经常引入西医或者欧洲医学发展作为他者性对比,但对中医没有进行价值性判断,这一点也很重要。对中医而言,药物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核心(化学性质),它的效果要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呈现,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炮制,药物与身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可能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改变。这是一种关于药物的潜能,一种无限连接的潜能。(有趣的是作者也提及了德勒兹)阴阳调和与药毒混合,代表了毒与药随时转化的可能。 毒与药的分离,包括巫与医的分离仍然值得深入研究,休闲可读彼得沃森《大分离》
0 有用 話有不言齋主人 2024-07-25 15:31:34 黑龙江
本书从物质文化/药物/身体史的交汇处出发,从医疗实践、医疗/药物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角度讨论了中古社会不同群体对于毒/药的认知。很喜欢讲毒与药之间的界限/转化/张力(第一部分),“是药三分毒”的观念究竟是如何融入人们对药物的认知与实践的呢?对药物的使用,是否就是“驯服”所谓“毒”的过程?
0 有用 秀逗君 2024-07-24 09:59:52 山东
中国人的服药观,离不开“是药三分毒”的认知,矛盾的是,中国人一方面对药物的毒性认识的很清楚,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可能全球医药滥用最严重的医疗体系。曾看到过一个观点,说的大概是中国人学西医,学到的只是皮毛,但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观,确实被打翻在地又被狠狠地踩了几脚。说实话,我曾经也是不相信中医的,觉得中医很玄幻,今年年初因为“郁结”这一病症,喝了2个月中药,确实见效了,但是我说不出具体是如何见效的,只能说感觉身体整体上变的“轻盈”了,不容易疲乏了。中医被人误解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缺乏面向大众的中医解读,这本《以毒为药》可以说比较好的做到了以通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毒物(药)在中古史的服用,向大众解释中国人在环节中医药观的发展和转变。
0 有用 Accélération 2024-07-23 20:24:33 四川
写得很好啊,提供了许多有趣的case,对TCM的评价也相对公允
0 有用 hyypia1982 2024-07-22 18:10:49 河南
这部著作的三个部分内容实际上可以简化为三个话题:毒物的组成、对毒物的认知、使用毒物的效果。汉语里“药”的意思可以有褒有贬,巧合的是英文中的“drug”也有两层含义。作者说“对药物的反思让我们领悟人类自身和自然之间复杂而亲密的关系”,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医术,还是要回归到“运用技术化毒为药”上。东方起步早,但能不能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