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购书单(老书)2 (执手初呵)
- 2019年度阅读个人四星以上书籍 (路过小卢)
- shu (兜售爱情)
- 123 (豆友cb-4lYxRr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出山第一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赵建清 2011-08-06 00:36:57
我读的第一本小说
3 有用 路过小卢 2019-10-06 11:35:55
逻辑推理依然不俗,侦破经过、悬念铺垫、故事布局和节奏推进都在上乘,情节环环相扣,发展逻辑严谨。篇幅不长,仅8万来字,虽然总体的线索埋伏与推理诡计质量密度不及之后《第四者》里的准神作《雾岛奇案》,但这不是重点—— 我特别偏爱第一案这个更具有特殊时代气息的故事,在于整个案件和时代背景联系密切,始于时代的黑暗基础下,又因时代的悲惨与无奈而滋生蔓延。 它其实更像是解放思想、反文革的侦破小说,是只有中国人才... 逻辑推理依然不俗,侦破经过、悬念铺垫、故事布局和节奏推进都在上乘,情节环环相扣,发展逻辑严谨。篇幅不长,仅8万来字,虽然总体的线索埋伏与推理诡计质量密度不及之后《第四者》里的准神作《雾岛奇案》,但这不是重点—— 我特别偏爱第一案这个更具有特殊时代气息的故事,在于整个案件和时代背景联系密切,始于时代的黑暗基础下,又因时代的悲惨与无奈而滋生蔓延。 它其实更像是解放思想、反文革的侦破小说,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写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侦探小说。 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开明,且颇有胆量地试图借案件推理类型讲述与批评当年的腐败风气,推动思想观念的解放前进。 亲身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所铸成的笔力即使不精挑细琢,也是尤为真实沉重的。作者对狄玉霜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本书可以和思婷某两作一起品尝~ (展开)
0 有用 ooo羊ooo 2011-08-22 21:13:58
我记得是本很旧的书,封面不是这样的。还记得给妹妹读骷髅案,把她吓哭了……现在这本书找不到了,还想再读一遍。
0 有用 海扬尘 2009-12-22 23:44:08
高中时在同学家看的,这种文革题材的侦探小说都很有特色,也很吓人。
1 有用 清雅戒奢 2019-11-23 17:02:43
反思“文革”的侦破小说,时代味道浓厚,其实,“文革”后的推理作品,在总体水平上,是还不如民国时期的许多此类作品的,黑暗的十年,真的毁坏了不少东西。 作中充斥着对“文革”带来的伤痕之痛定思痛之情,反思之情值得推崇,作中女主狄玉霜的形象塑造尚算成功,那种在“文革”中受尽苦难还要维持正义,尽警察之职责,打击犯罪,不畏权贵的行为,使整个人物跃然纸上。 从“本格”角度看,此作明显不合格,窃听收音机的线索,到... 反思“文革”的侦破小说,时代味道浓厚,其实,“文革”后的推理作品,在总体水平上,是还不如民国时期的许多此类作品的,黑暗的十年,真的毁坏了不少东西。 作中充斥着对“文革”带来的伤痕之痛定思痛之情,反思之情值得推崇,作中女主狄玉霜的形象塑造尚算成功,那种在“文革”中受尽苦难还要维持正义,尽警察之职责,打击犯罪,不畏权贵的行为,使整个人物跃然纸上。 从“本格”角度看,此作明显不合格,窃听收音机的线索,到凶手都已被确认了再说,有什么用呢?案套案的设定,我就不理解了:凶手灭黄某是为隐瞒往事,灭范某是为隐瞒其灭黄某之事,那同样知此事的彭某为何凶手你不动呢? 作中破案过程环环相扣、丝丝入扣,每个细节均可为证据所用,这种写推理的手法,往好听了讲叫细致,往难听了说叫写法老套,了无新意。 详可见吾之书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