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观点适用于现在
八十年代末杂文结集,胜在清晰有力。伊利格瑞对差异的强调确保了她始终具有清晰的视野,而不会为平等的幻梦盲视现实的不公,如此才有打破已然漏洞百出的父权制范式的可能。“父权制秩序建立在彼岸世界之上……父权制不重视现存宇宙的价值,总想从假想的世界提取无法兑现的汇票。”资本主义的“阳性”属性毋庸置疑,相应地“阴性”才与“工具性”划上等号——但它只是父权制传统的当下变体。对胎盘——“一种有序、不融合、彼此尊重的结构”——的“再发现”令人印象深刻。
可能因为是演讲稿的缘故,论证不是特别扎实,但好处是与现实紧密结合,能让人看懂。 有几个观点比较敏锐,有启发。 一是对于“胎盘”的解释,胎盘是一种有限的慷慨,疏离的亲近。母体和胎儿之间,必须存在胎盘。 二是对父权制对“母性”浪漫化的批评,女性应该夺回“母性”,这是一种创造,而非职业。 三是对“贞操”的解读,“成为处女意味着女性对精神世界的征服”“这意味着自由,摆脱自身的恐惧,远离他人的幻想,从无用的知识、义务和财产中解脱出来。” 四是对“去父留子”(包括代孕,人造子宫)的看法。在女性谱系尚未建立之前,为时尚早。 此外,对“医疗”的反思,对“性教育”的发问,也值得部分注意力。
胎盘给我看傻了 强
80年代末的演讲、访谈等,以差异为前提思考平等,很努力在克服父权制主导文化下的语言、法律、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厌女因素(联想一下现在还是挺多,比如智能手表把排卵期显示为易孕期、女性很难找到舒适的人体工学椅)。对于梳理明白一些老生常谈的争论也有帮助,例如家庭和工作的冲突,根本原因其实是工作的规则为男性设计。
連結其他文章太多了,得手邊放很多來結合看,的確是訪談類型
好看,跟波伏娃对话,从语言和叙事里找到女性被驱逐的历史
20世纪末的强有力的思考。 “通过思考性差异,通过重写两性权利义务以体现其社会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平等才有可能实现。扭转一性压迫另一性的情形,赋予或重新赋予女性以文化价值,实现两性权利之平衡,此乃单纯的社会正义”。 “即便生来就是女人,我也必须成为与这女性身体相配的精神或灵魂。必须让我的女性身体绽放,赋予它形式、言语、自我认知,在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中实现宇宙、社会的平衡,拥有与别人互动的手段,而不仅仅采用不适合女性身体的诱惑手段”。
非常认同性差异,建立我的母女联系从现在开始。应该谢谢作者!
如果展开详细阐述就更好了,有些地方蛮精彩的但是戛然而止。对于语言的阐述,和近期那本《语言恶女》一起看会更好。中文虽然不像法语那样有阴性和阳性的分类,但从隐喻的角度来说,不同词汇仍然有着相似的效果,语言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探寻女性解放的切入口。
1.文章基本写于1987、88前后。2.注意日常语言和实践中的性别意识。3.和波伏娃的“对话”的不那么顺畅可以看作差异性本身的一种表现,放弃对共同体的幻想。4.女性不等于中性、不等于男性。
短文小集子
已读更新:简单的论文集,毫无阅读难度,胜在文本清晰,译文终于开始不拉胯了,不值50,值30,我爱老太太和继哥 想读:有种复杂的情绪在发生,在我行将结束中文材料的阅读时新材料顺势而来,无力感和欣喜感开始混杂,伊利格瑞正在东渐,那我能做什么?
关于母体、胎盘和胎儿的自然秩序论述精妙绝伦
揭示了不少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比如语言体现着社会文化中两性关系的差异,所以是性别化的。通过对男女话语的分析,伊利格瑞发现男性话语倾向于将世界描述为抽象无生命体,而女性话语则倾向于将世界描述为属于他者宇宙的具体无生命体。这种差异反映了男性主体与自身身体、自然和他人的关系尚未成熟。
2024已读34。一本小书,也是从全国书博会上带的。主题是我感兴趣的,设计也加分,然而译文欠佳,以至于没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读完,速速翻过。作者兼具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的学术背景,因而书中文章多从这些方面切入。文章都不长,有时会觉得逻辑还没有说清楚就结束了,个别地方上下文关联关系牵强,就像被删减过一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没认真读。哲学主题探讨较浅。语言学因为涉及文化、民族背景,有一定法语特色,这个角度的性别差异探讨本来有趣,但同样是译文或作者写作技巧的原因,不太能感同身受。心理学的部分涉及不算太多,也比较浅。因为是一篇篇文章,系统性差一些。能感受到作者对当今世界忽视性别差异的深恶痛绝,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总是在诉说女性的苦难,然而“在女性这里,公开苦难是求真的做法”,对这一点表示赞同。
单看年代和观念,想法是很有洞察力的。对于女性来说,男女平等是一个听起来永远正确但实行起来充满问题的观念。女性需要的是承认并宣扬女性价值,而不是变得和男性一样,或让社会允许女性可以使用男性的话语体系,按父权的社会标准来评判或选拔女性。(上一次感叹一个女性主义者有这么超前的想法还是读上野千鹤子)再一个重点就是语言,中文没有阳性阴性之分,但有女旁的概念,它们在存在对女性的污名化,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女性不再在语言体系中成为被污染侮辱或贬低的存在。这应该是每个开始发觉父权社会对女性有压迫的人都能轻易发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骂“CNM”而不是CND”?为什么是“TMD”而不是“TDD”?普通人从小事做起就是拒绝使用这些侮辱女性的词语或俗语,当你开始纠正每个使用这样词汇的人时,你会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小事”。
文集的形式虽然让这本书短小,却很有分量!一些关键点值得我们后辈继续深挖:女性与自然生态的联系;不仅是文化,生物和科学这些所谓的真理也有性别;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自于男权想象,母亲生育孩子并非意味着孩子与母亲不分彼此的交融,而是有序且尊重彼此生命的;教男孩像女生那样具有社会美德和我想的一起去了,战争暴力与男的有很大关系…剩下见笔记本
汪民安的小册子一样卖的愣贵,全是观点罗列,没什么意思
理解女性主义,理解女权运动,绕不开的一本著作。
> 我,你,我们
0 有用 Jerry不吃猫 2024-09-20 19:01:35 湖北
观点适用于现在
0 有用 #暗蓝# 2024-09-18 15:53:05 河北
八十年代末杂文结集,胜在清晰有力。伊利格瑞对差异的强调确保了她始终具有清晰的视野,而不会为平等的幻梦盲视现实的不公,如此才有打破已然漏洞百出的父权制范式的可能。“父权制秩序建立在彼岸世界之上……父权制不重视现存宇宙的价值,总想从假想的世界提取无法兑现的汇票。”资本主义的“阳性”属性毋庸置疑,相应地“阴性”才与“工具性”划上等号——但它只是父权制传统的当下变体。对胎盘——“一种有序、不融合、彼此尊重的结构”——的“再发现”令人印象深刻。
0 有用 疲倦的咖啡 2024-09-14 12:37:53 上海
可能因为是演讲稿的缘故,论证不是特别扎实,但好处是与现实紧密结合,能让人看懂。 有几个观点比较敏锐,有启发。 一是对于“胎盘”的解释,胎盘是一种有限的慷慨,疏离的亲近。母体和胎儿之间,必须存在胎盘。 二是对父权制对“母性”浪漫化的批评,女性应该夺回“母性”,这是一种创造,而非职业。 三是对“贞操”的解读,“成为处女意味着女性对精神世界的征服”“这意味着自由,摆脱自身的恐惧,远离他人的幻想,从无用的知识、义务和财产中解脱出来。” 四是对“去父留子”(包括代孕,人造子宫)的看法。在女性谱系尚未建立之前,为时尚早。 此外,对“医疗”的反思,对“性教育”的发问,也值得部分注意力。
0 有用 阿阿阿阿阿潘 2024-09-10 09:26:47 北京
胎盘给我看傻了 强
0 有用 欧阳熊猫 2024-09-04 22:26:07 四川
80年代末的演讲、访谈等,以差异为前提思考平等,很努力在克服父权制主导文化下的语言、法律、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厌女因素(联想一下现在还是挺多,比如智能手表把排卵期显示为易孕期、女性很难找到舒适的人体工学椅)。对于梳理明白一些老生常谈的争论也有帮助,例如家庭和工作的冲突,根本原因其实是工作的规则为男性设计。
0 有用 枯阳枝 2024-09-02 22:08:23 湖北
連結其他文章太多了,得手邊放很多來結合看,的確是訪談類型
0 有用 Lunar 2024-08-26 10:54:21 上海
好看,跟波伏娃对话,从语言和叙事里找到女性被驱逐的历史
0 有用 Rainie 2024-08-25 16:40:35 江苏
20世纪末的强有力的思考。 “通过思考性差异,通过重写两性权利义务以体现其社会差异,男性和女性的平等才有可能实现。扭转一性压迫另一性的情形,赋予或重新赋予女性以文化价值,实现两性权利之平衡,此乃单纯的社会正义”。 “即便生来就是女人,我也必须成为与这女性身体相配的精神或灵魂。必须让我的女性身体绽放,赋予它形式、言语、自我认知,在自身与环境的关系中实现宇宙、社会的平衡,拥有与别人互动的手段,而不仅仅采用不适合女性身体的诱惑手段”。
0 有用 日常补水 2024-08-22 15:41:38 辽宁
非常认同性差异,建立我的母女联系从现在开始。应该谢谢作者!
0 有用 MsZijuan 2024-08-16 13:02:19 浙江
如果展开详细阐述就更好了,有些地方蛮精彩的但是戛然而止。对于语言的阐述,和近期那本《语言恶女》一起看会更好。中文虽然不像法语那样有阴性和阳性的分类,但从隐喻的角度来说,不同词汇仍然有着相似的效果,语言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探寻女性解放的切入口。
0 有用 糖罐子 2024-08-16 10:33:08 山东
1.文章基本写于1987、88前后。2.注意日常语言和实践中的性别意识。3.和波伏娃的“对话”的不那么顺畅可以看作差异性本身的一种表现,放弃对共同体的幻想。4.女性不等于中性、不等于男性。
0 有用 一张 2024-08-12 21:25:14 北京
短文小集子
1 有用 MILLERCONAN 2024-08-12 13:27:25 广西
已读更新:简单的论文集,毫无阅读难度,胜在文本清晰,译文终于开始不拉胯了,不值50,值30,我爱老太太和继哥 想读:有种复杂的情绪在发生,在我行将结束中文材料的阅读时新材料顺势而来,无力感和欣喜感开始混杂,伊利格瑞正在东渐,那我能做什么?
0 有用 fengdan 2024-08-08 15:23:42 广东
关于母体、胎盘和胎儿的自然秩序论述精妙绝伦
0 有用 大羽 2024-08-06 11:29:49 广东
揭示了不少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比如语言体现着社会文化中两性关系的差异,所以是性别化的。通过对男女话语的分析,伊利格瑞发现男性话语倾向于将世界描述为抽象无生命体,而女性话语则倾向于将世界描述为属于他者宇宙的具体无生命体。这种差异反映了男性主体与自身身体、自然和他人的关系尚未成熟。
0 有用 向北向北 2024-08-04 10:49:46 北京
2024已读34。一本小书,也是从全国书博会上带的。主题是我感兴趣的,设计也加分,然而译文欠佳,以至于没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读完,速速翻过。作者兼具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的学术背景,因而书中文章多从这些方面切入。文章都不长,有时会觉得逻辑还没有说清楚就结束了,个别地方上下文关联关系牵强,就像被删减过一样,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没认真读。哲学主题探讨较浅。语言学因为涉及文化、民族背景,有一定法语特色,这个角度的性别差异探讨本来有趣,但同样是译文或作者写作技巧的原因,不太能感同身受。心理学的部分涉及不算太多,也比较浅。因为是一篇篇文章,系统性差一些。能感受到作者对当今世界忽视性别差异的深恶痛绝,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总是在诉说女性的苦难,然而“在女性这里,公开苦难是求真的做法”,对这一点表示赞同。
0 有用 Morgan 2024-08-02 20:26:51 浙江
单看年代和观念,想法是很有洞察力的。对于女性来说,男女平等是一个听起来永远正确但实行起来充满问题的观念。女性需要的是承认并宣扬女性价值,而不是变得和男性一样,或让社会允许女性可以使用男性的话语体系,按父权的社会标准来评判或选拔女性。(上一次感叹一个女性主义者有这么超前的想法还是读上野千鹤子)再一个重点就是语言,中文没有阳性阴性之分,但有女旁的概念,它们在存在对女性的污名化,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女性不再在语言体系中成为被污染侮辱或贬低的存在。这应该是每个开始发觉父权社会对女性有压迫的人都能轻易发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骂“CNM”而不是CND”?为什么是“TMD”而不是“TDD”?普通人从小事做起就是拒绝使用这些侮辱女性的词语或俗语,当你开始纠正每个使用这样词汇的人时,你会发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小事”。
0 有用 翛芥 2024-07-30 16:47:48 山西
文集的形式虽然让这本书短小,却很有分量!一些关键点值得我们后辈继续深挖:女性与自然生态的联系;不仅是文化,生物和科学这些所谓的真理也有性别;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自于男权想象,母亲生育孩子并非意味着孩子与母亲不分彼此的交融,而是有序且尊重彼此生命的;教男孩像女生那样具有社会美德和我想的一起去了,战争暴力与男的有很大关系…剩下见笔记本
0 有用 Yo门 2024-07-28 20:24:55 北京
汪民安的小册子一样卖的愣贵,全是观点罗列,没什么意思
0 有用 无尘 2024-07-25 17:08:34 上海
理解女性主义,理解女权运动,绕不开的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