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最卓越精神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珍貴手札問世
☆言行合一,體現不費力的冥想,連結來自他竟的愛與美
思想為心靈和世界所帶來的都是混亂,
以及很快就會變成痛苦的享樂。
──克里希那穆提
本書是克氏晚年的親筆手札,溫婉而私密,洋溢著對大自然的詠嘆,也透露個人過往的吉光片羽。
他關心著人類的處境,大至世界動亂,小至個人不安,在他看來,是因為思想與知識蒙蔽了對實相的探求。
世人耽溺於俗事,然即便是追求靈性生活者,也迷失於千百法門。克氏一針見血:「不要刻意想變成在靈性上高度敏感的人,因為尋求的只是另一種自我形象罷了。」
克氏認為,塑造與維護自我形象會帶來抗拒,但如果抗拒不存在,我們能變得敏銳易感卻不受到傷害。
有傷害的地方沒有愛。
克里希那穆提公認是擁有最純淨靈光的靈性導師,但他退出靈性修習機構,認為有形的組織難以引人洞見無形實相。他甚至說:「練習這個詞本身就是對冥想的否定。」
這本手札,體現著他「不費力的冥想」,開啟讀者的敏銳覺知。如書裡所說:「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聆聽所有的念頭活動,就是冥想帶來的轉化。轉化不是使你變得更偉大,而是意識內容的蛻變。」
當意識蛻變,我們或有可能接近那無法言說的實相,是愛,是生命之美。
--------------------------------
語言、書本以及你所樹立的一切形象是無法表達永恆的。靈魂、自我全都是思想或時間的產物。當時間和死亡消失時,愛就會出現。
──克里希那穆提
如果能放下一切結論與期待,帶著直觀式的理解與空無的心境去領會本書,我們就極有可能與克氏文字背後的天河之流匯為一體,毫不費力地被引進那奧妙又不可言傳的維度。
──胡因夢 / 身心靈工作者
0 有用 心灵自由·陈寿文 2024-05-30 10:56:23 湖北
2013年4月曾經策劃出版過簡體中文版,書名叫《心靈日記》,難得比台灣同仁搶先了一步。
0 有用 信然 2024-08-24 04:10:58 意大利
「宗教已經變成迷信、偶像崇拜、信以為真和種種的儀式。它喪失了真理之美,竟然以香火取代了實相的地位。」 ——整本書關於「宗教」部分的思考,最贊同。然而也有很多不敢苟同的。这些旅行日記的紀錄,「蛇」也出現太多次了,害我每次都要快速翻過。
0 有用 夢牛 2025-09-07 00:38:07 日本
克氏的人生際遇頗奇特,自小被西方搞靈性的團體發掘後,培養塑造成救世主,他掙脫此束縛,解散組織,說道常談不跟隨宗教、無「法」可循,連練習冥想也是對冥想的否定。他的背景在本書未談,可我覺得那隱藏在他的哲思裡,使其所見曲高和寡,他的道是純粹的、本然的、洞見開悟式的,無法追求、控制、學習或練習,就連經由閱讀贊同他的文字也變徒費的假象,那凡人能怎樣?畢竟我們都不是他,難以他那純粹的存在參透不可知。克在日記裡... 克氏的人生際遇頗奇特,自小被西方搞靈性的團體發掘後,培養塑造成救世主,他掙脫此束縛,解散組織,說道常談不跟隨宗教、無「法」可循,連練習冥想也是對冥想的否定。他的背景在本書未談,可我覺得那隱藏在他的哲思裡,使其所見曲高和寡,他的道是純粹的、本然的、洞見開悟式的,無法追求、控制、學習或練習,就連經由閱讀贊同他的文字也變徒費的假象,那凡人能怎樣?畢竟我們都不是他,難以他那純粹的存在參透不可知。克在日記裡大幅書寫自然動靜之美,對應著人類愚痴盲目的發展,一種二元評價浮現,人似乎變成一種污染源,對自己,也對象徵美與愛的自然。我想到蘇軾與佛印禪師互評坐禪像的故事,蘇看對方像牛糞,禪師看他像尊佛,蘇沾沾自喜卻未悟到眼與念乃心之反射。克說語言使人遠真實,被意象佔據而妄(空)想,但寫日記的他不也仍需文字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