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野spring
出版年: 2024-8
页数: 368
定价: 38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鲁迅创作全集(文库本)
ISBN: 9787559869791
内容简介 · · · · · ·
民国风口袋本,
将热烈的爱献给新青年。
鲁迅犀利回应攻击与谣言,
本不想澄清,但不愿成为工具,
只好写下这些文字。
【内容简介】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三闲集》收录鲁迅先生在1927年至1929年间撰写的34篇杂文,文集结尾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1927年,鲁迅从广州迁至上海后,遭遇了来自不同文学团体的围剿,他与这些团体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青年对鲁迅的立场和观点感到失望。《三闲集》集结了那时“所做的文字的错和至今还有可取之处的”。
【编辑推荐】
✴️思路轰毁后找寻新出口的关键创作,拿自己开刀,为将来筑梦,献给真的声音
——收录经典演讲《无声的中国》、名篇《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怎么写》《“醉眼”中的朦胧》,一字未删
讥诮名人、回应...
民国风口袋本,
将热烈的爱献给新青年。
鲁迅犀利回应攻击与谣言,
本不想澄清,但不愿成为工具,
只好写下这些文字。
【内容简介】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三闲集》收录鲁迅先生在1927年至1929年间撰写的34篇杂文,文集结尾附《鲁迅译著书目》一篇。1927年,鲁迅从广州迁至上海后,遭遇了来自不同文学团体的围剿,他与这些团体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青年对鲁迅的立场和观点感到失望。《三闲集》集结了那时“所做的文字的错和至今还有可取之处的”。
【编辑推荐】
✴️思路轰毁后找寻新出口的关键创作,拿自己开刀,为将来筑梦,献给真的声音
——收录经典演讲《无声的中国》、名篇《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怎么写》《“醉眼”中的朦胧》,一字未删
讥诮名人、回应谣言,思想家鲁迅的爱与愁,怒目与低眉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真,自然是不容易的。——鲁迅
✴️钱理群教授细致导读,讲述作为杂文家的鲁迅;全书详细注释,帮你扫除阅读障碍!
——以许广平和“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合力编定的传世母本(1938年)为底,对文本中涉及的时代典故、事件人物、民俗文化等添加注释,深入浅出,手把手带你读鲁迅!
鲁迅的真正知音,是那些在地下、在暗中,默默拓荒、拾荒的人。鲁迅的杂文是为他们而写的,也因他们而获得了自己的真正价值和无尽的生命活力。——钱理群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联手波兰独立艺术家,为民国风注入活力,是致敬,也是新生
——书架上必不可少的存在,收藏送礼两相宜,召唤你去翻阅,去感受!
整体视觉由设计师汐和操刀,简约的设计语言涌出生动的质感。封面是辩论的火花,也是有声的希望,采用有纤维感的棉玥纸,触感如棉的表面,凸显纯粹的阅读体验。内文选用微涂纸,底色淡雅,让阅读更加舒适。
✴️首创民国风复古口袋本,更鲁迅,更中国!
——裸脊锁线,可180度平摊×书脊刷色×内文黑红双色印刷×设计师精选字体
细节完备,精致考究,从排版到字体散发生动的复古调性;
95*148mm修长瘦版,通勤、旅途、度假阅读无负担,让读鲁迅成为生活的日常;
黑与红的碰撞,是黑衣人磷火一般的眼光,是希望与绝望之间的张力。
三闲集的创作者
· · · · · ·
-
鲁迅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文学创作涵盖小说、文学评论、散文、诗歌和翻译等多个领域,留下六百多万字的文化遗产。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去世,享年56岁。
目录 · · · · · ·
序言
无声的中国
怎么写
在钟楼上
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
匪笔三篇
某笔两篇
述香港恭祝圣诞
吊与贺
“醉眼”中的朦胧
看司徒乔君的画
在上海的鲁迅启事
文艺与革命
扁
路
头
通信
太平歌诀
铲共大观
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
革命咖啡店
文坛的掌故
文学的阶级性
“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
“皇汉医学”
“吾国征俄战史之一页”
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小彼得》译本序
流氓的变迁
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
书籍和财色
我和《语丝》的始终
鲁迅译著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推崇文艺的人,虽喜欢说文艺足以煽起风波来,但在事实上,却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倘以为文艺可以改变环境,那是“唯心”之谈,事实的出现,并不如文学家所豫想。所以巨大的革命,以前的所谓革命文学者还须灭亡,待到革命略有结果,略有喘息的余裕,这才产生新的革命文学者。为什么呢,因为旧社会将近崩坏之际,是常常会有近似带革命性的文学作品出现的,然而其实并非真的革命文学。例如:或者憎恶旧社会,而只是憎恶,更没有对于将来的理想;或者也大呼改造社会,而问他要怎样的社会,却是不能实现的乌托邦〔8〕;或者自己活得无聊了,便空泛地希望一大转变,来作刺戟,正如饱于饮食的人,想吃些辣椒爽口;更下的是原是旧式人物,但在社会里失败了,却想另挂新招牌,靠新兴势力获得更好的地位。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页 -
看见作品上多讲自己,便称之为表现主义;多讲别人,是写实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作诗,是浪漫主义;见女郎小腿肚不准作诗,是古典主义;天上掉下一颗头,头上站着一头牛,爱呀,海中央的青霹雳呀……是未来主义……等等。 (查看原文)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三闲集"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三闲集"的人也喜欢 · · · · · ·
三闲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奉旨革命”与“变戏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闲集》之《夜记》读札 《三闲集》中的两篇《夜记》颇意味深长,可看作是《而已集》中隐现的对“革命”之体会和思考延长线上的心史之产物。《而已集》中对“革命”的处理显得非常零散而没有头绪,也渗透了鲁迅在个人和时代的飘荡之中无以安定自身的仓皇、忧惧之感,但收... (展开)

泛泛之谈——读三闲集几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前两日读《三闲集》,正如《通信》廿一岁的y,几月平和的心像被聂政刺了一刀,涌出腥红的血。继而浅浅的血水上浮泛着仿佛苦痛挣扎的呻吟。它沉不下去,因这血水太浅,太阳照下来只有玫瑰色的淡痕,被人误以为是昨夜浪漫主义的醉呕;它也不能沉,以为是日出前的惊呼,仔细看,一... (展开)
远还仿佛有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

有一个人曾呐喊过、彷徨过、痛骂过、说过真话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记2019年5月19日读书会 莹: 《无声的文字》:普通人用不上的文字。 《怎么写》:生活的真实和创作的真实。 杨: 书中提及的一些变化,一些问题是原来就在谈的,例如翻译问题。 直译和硬译更重要。用更通俗的文字来翻译,不仅要传播思想,也要引进白话文的表达方式。 作为从异文化... (展开)
就是让你看的不爽而你就是无可奈何
> 更多书评 1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8.3分 157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8.6分 1283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8.7分 216人读过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8.6分 11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M. B. S. (汐和)
- 书单|2025ReadList (黑貓十一)
- 已买书 (JiangYS)
- 2025 (流衣)
- 2025待读 (南有嘉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三闲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黑貓十一 2025-04-30 18:45:09 上海
一般的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以假为真。
0 有用 乙左左 2024-09-29 09:01:02 福建
大部分篇目都需要了解当时的背景,但不妨碍理解鲁迅杂文的几个核心,一个是寄希望于青年,另一个是鼓励发声,在《无声的中国》这篇,他说:“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人会没有声音的么?没有,可以说:是死了。倘要说的客气一点,那就是:已经哑了。”“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 大部分篇目都需要了解当时的背景,但不妨碍理解鲁迅杂文的几个核心,一个是寄希望于青年,另一个是鼓励发声,在《无声的中国》这篇,他说:“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人会没有声音的么?没有,可以说:是死了。倘要说的客气一点,那就是:已经哑了。”“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真,自然是不容易的。”“但总可以说些较真的话,发些较真的声音。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通在世界上生活。” (展开)
0 有用 像个傻子一样 2024-12-08 23:29:57 广东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不愿意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权威,并奚落敌人来取媚” (摘录)
0 有用 觉煮 2025-03-01 15:04:39 广东
“(新闻媒体)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即使做得像,也是唐宋时代的声音,韩愈苏轼的声音,而不是我们现代的声音。然而直到现在,中国人却还耍着这样的旧戏法。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 “(新闻媒体)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即使做得像,也是唐宋时代的声音,韩愈苏轼的声音,而不是我们现代的声音。然而直到现在,中国人却还耍着这样的旧戏法。人是有的,没有声音,寂寞得很。”“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不愿意在有权者的刀下,颂扬他的威权,并奚落其敌人来取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