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中国美学文脉史》是一部以文化人类学角度研究中国美学的学术著作。作者引入文化哲学这一概念,以“文脉”这一范畴与思想贯通全书,连缀起中国美学历史的四大阶段:史前至秦汉的“前美学”时期;魏晋至宋元中国美学的“建构”时期;明清中国美学的“完成”时期;1911年至今的中国美学文脉的继承与开新时期。本书遵循“历史优先”的原则,将中国美学文脉分为“巫史文化”“诸子百家”“经学一统”“玄佛儒”“理学与实学”等章目,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和丰赡的学术资料,呈现了中国美学的初始、奠基、建构、深入、综合等不同阶段的面貌。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周易》文化与美学、中国巫文化人类学与中国巫性美学、中国美学史论、中国佛教美学史论、中国建筑文化与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迄今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四十余部,发表论文约二百篇。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与“国家教育部教学一等奖”等学术、教学奖十余项。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受聘教授。退休十余年间,先后受聘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三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凡三项。主要著作:《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大易之美》(2006;2013,韩文版),《周易精读》(2007),《周易通识》(2023),《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2006,...
(展开全部)
王振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周易》文化与美学、中国巫文化人类学与中国巫性美学、中国美学史论、中国佛教美学史论、中国建筑文化与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迄今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四十余部,发表论文约二百篇。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与“国家教育部教学一等奖”等学术、教学奖十余项。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受聘教授。退休十余年间,先后受聘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各三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凡三项。主要著作:《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周易的美学智慧》(1991),《大易之美》(2006;2013,韩文版),《周易精读》(2007),《周易通识》(2023),《中国巫文化人类学》(2020),《中国巫性美学》(2021);《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2002),《中国美学范畴史》(2006,三卷本,入选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外译项目),《中国美学史新著》(2009);《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美学史》(2018);《建筑美学》(1987;1993,繁体字版),《中华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1989;1993,繁体字版),《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2000),《缪斯书系:华夏宫室》(凡四册,2001),《中国文化美学文集》(八卷本,2024)等。
在浩瀚无垠的书海深处,尽管不乏探讨中式美学的典籍,却鲜有一本将中式美学发展历程梳理的如此清晰。《中国美学文脉史》展现了美学从史前至当代的波澜壮阔。
不是常见意义上的哲学中的美学,而是文学的脉络史
> 更多书评 1篇
> 1人在读
> 7人读过
> 34人想读
订阅关于中国美学文脉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骆驼萌哒哒 2024-09-22 16:39:25 四川
在浩瀚无垠的书海深处,尽管不乏探讨中式美学的典籍,却鲜有一本将中式美学发展历程梳理的如此清晰。《中国美学文脉史》展现了美学从史前至当代的波澜壮阔。
0 有用 婧然的大理书房 2024-12-30 21:31:32 云南
不是常见意义上的哲学中的美学,而是文学的脉络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