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今日热搜:“撒哈拉沙漠居然发洪水了,当地人:已有三五十年未见”
很有意思的题材,写得比较学术
绪论、第一章、最后一章对我的启发最大,学到了些气候学史,算是对我环境史知识的一点补充吧。 气候工程能出现在人类的脑海中,首先是基础科学进步,其次是技术大爆炸,再配上一点理性主义,你没法让一个前现代的人去设想那些看起来很大胆的气候工程。但也诚如作者所言,我们的认识还没进步到完全了解自然变化背后机制的程度,所以适当降低对气候工程的预期也许并非败笔
因为之前也曾经异想天开,觉得如果在埃及边上引海进入岂不是解决了很多问题?果然如此奇葩的脑洞很早就有人有类似想法,从而又去查了另外一个脑洞想法,就是在所有沙漠铺上太阳能电池是否可以同时解决沙漠化及电力问题,发现果然也是不专业的一厢情愿。唉,人类很多宏伟的想法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觉得一定可以人定胜天的话那自然会导向悲剧。另外本书还涉及探讨了纳粹东方战略等等,着实很有意思,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也纳入了考量与叙述,挺有意思的,虽然没有涉及到东大,但是其实最后尾声还是隐含的提到了苏俄同样战天战地的浩大工程,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赫鲁晓夫对咸海的伤害,至于东大,各位看官自然心里有数了
P188:“魏玛共和国政府从18世纪到19世纪一直致力于给水涝地排水”,这个错误在校对时没有发现有些不应该。
本书讲述了从殖民时代到第三帝国的撒哈拉沙漠的绿洲改造计划史,揭露了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傲慢,末尾用一个章节进行了技术角度的展望。读下来没有感觉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倒数第二章末尾从纳粹德国到联邦德国的相关政策的表述上也突然变得简略起来,似乎可以展开写一写。
环境史与科技史的结合,表达主线清晰。通过三个主要环境工程计划,同时简略带过一些其他的环境工程计划,也证明了以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推动的环境改变工程的失败原因。最后解语虽然对全书构成完整叙事,但有些画蛇添足,败笔就在于作者认为环境工程尤其是防治荒漠化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只能说其视野不够广泛。
> 撒哈拉海计划
4 有用 猫头老大 2024-10-15 16:17:35 浙江
今日热搜:“撒哈拉沙漠居然发洪水了,当地人:已有三五十年未见”
1 有用 evanse 2025-02-28 11:55:05 北京
很有意思的题材,写得比较学术
0 有用 ljx1023 2024-11-21 00:28:29 福建
绪论、第一章、最后一章对我的启发最大,学到了些气候学史,算是对我环境史知识的一点补充吧。 气候工程能出现在人类的脑海中,首先是基础科学进步,其次是技术大爆炸,再配上一点理性主义,你没法让一个前现代的人去设想那些看起来很大胆的气候工程。但也诚如作者所言,我们的认识还没进步到完全了解自然变化背后机制的程度,所以适当降低对气候工程的预期也许并非败笔
0 有用 保罗 2024-12-04 15:22:24 江苏
因为之前也曾经异想天开,觉得如果在埃及边上引海进入岂不是解决了很多问题?果然如此奇葩的脑洞很早就有人有类似想法,从而又去查了另外一个脑洞想法,就是在所有沙漠铺上太阳能电池是否可以同时解决沙漠化及电力问题,发现果然也是不专业的一厢情愿。唉,人类很多宏伟的想法可能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不符合实际或觉得一定可以人定胜天的话那自然会导向悲剧。另外本书还涉及探讨了纳粹东方战略等等,着实很有意思,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也纳入了考量与叙述,挺有意思的,虽然没有涉及到东大,但是其实最后尾声还是隐含的提到了苏俄同样战天战地的浩大工程,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赫鲁晓夫对咸海的伤害,至于东大,各位看官自然心里有数了
0 有用 Canicularis 2025-01-01 07:42:50 浙江
P188:“魏玛共和国政府从18世纪到19世纪一直致力于给水涝地排水”,这个错误在校对时没有发现有些不应该。
0 有用 多默 2024-12-10 22:33:45 上海
本书讲述了从殖民时代到第三帝国的撒哈拉沙漠的绿洲改造计划史,揭露了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傲慢,末尾用一个章节进行了技术角度的展望。读下来没有感觉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倒数第二章末尾从纳粹德国到联邦德国的相关政策的表述上也突然变得简略起来,似乎可以展开写一写。
2 有用 星颖颂 2024-10-09 19:32:16 陕西
环境史与科技史的结合,表达主线清晰。通过三个主要环境工程计划,同时简略带过一些其他的环境工程计划,也证明了以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推动的环境改变工程的失败原因。最后解语虽然对全书构成完整叙事,但有些画蛇添足,败笔就在于作者认为环境工程尤其是防治荒漠化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只能说其视野不够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