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阴影:三田渡降伏与朝鲜的国家认同问题 短评

热门
  • 1 朱颐钊 2024-11-08 00:21:48 美国

    讲明清之际朝鲜的外交政策和意识形态,围绕斥和论(척화론)展开。大略是说,儒教化的加深让朝鲜对明朝的效忠从16世纪开始于君臣之外更添父子一伦(即「父亲的影子」),加上倭乱造就的血盟,到了胡乱爆发时朝鲜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后来孝宗的北伐论就是国王和两班心照不宣且共同推动的propaganda,并且至肃宗盛赞罗刹征伐而成功完成了历史使命。最后的落脚点是,从三田渡迄今,韩民族的national identity一直在分裂之中,以及开篇和结语都谈及的现实取向——「在考虑同盟关系的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外交,古今韩外,这才是主权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姿态」……近年稍微涉及此领域,发现似乎韩国学界对此的讨论远不如预想的那么丰富嘛。很多有趣的问题都有待发覆,比如林庆业在中国的故事恐怕多半也是另一个榛子店里的季文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