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而生的笔记(8)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学海 (知行合一)

    这本书内容太好了。我看到了第三遍。目前看到了第三章。 十一期间准备把这本书好好整理完笔记和翻译。 前面一个网友留言,我不知道是不是明褒暗贬,说我看得仔细而且记性好。 我不是记性好,我是一边译本(是出版社出评赠阅的),一边原文,打开AI, 再次阅读的过程中,对觉得不通顺的内容,就用AI翻译了一下原文验证一下。觉得有问题的,就记录下来。前面还有点反复。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本书内容确实好。但看到现在,我觉...

    2024-09-07 18:31:36   4人喜欢

  • momo

    准备萝卜时,先在浸泡水中加入适量食盐,这样一来,叶子就会枯萎,因为它的水分会被盐分吸走;但萝卜会膨胀并发出更紧实的嘎吱声,尽管摸上去有些软。与叶子不同,萝卜能从水中吸取矿物盐,水又被矿物盐吸引并进入植物组织中,使其膨胀!由此可见,根部是懂得如何吸收矿物盐的。 菌根网络使光合作用产物得以从一株植物转移到另一株植物,这点可以从不含叶绿素的小型森林植物得到证实,例如水晶兰(松下兰)或一种叫鸟巢兰的兰科...

    2025-04-20 14:46:58

  • momo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始终遵循一个规律:细菌对酸性环境避之不及,难以在酸性土壤中生存;真菌具有耐酸性,并通过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始终遵循一个规律:细菌对酸性环境避之不及,难以在酸性土壤中生存;真菌具有耐酸性,并通过提高土壤酸度驱赶细菌。无论是土壤生物的代谢活动,还是人类的日常活动都遵循这个规律,比如我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制作酸性食物或利用白醋的杀菌作用清洁卫生!细菌在土壤中占据主导地位时,有利于细腐殖质的...

    2025-04-20 14:20:52

  • momo

    单宁酸到底是何方神圣?其实,除了木质素,细胞核也含有少量的小分子单宁酸。单宁酸(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一般存在于细胞间隙和液泡(vacuole)中,可以和大分子络合并破坏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单宁酸因能与蛋白质发生沉淀反应而具有防御性能:一且细胞受到微生物的侵蚀或者食草动物的攻击,就会释放单宁酸,然后与攻击者的蛋白质结合并抑制它们的作用,尤其是酶,这是一种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微生物和动物通常...

    2025-04-20 14:17:34

  • momo

    土壤动物: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芥末取代科学家通常使用的福尔马林。让我们用芥末混合液浸润土壤,然后仔细观察(10升的水中放入300克芥末,淋在1平方的土上):如果表土的杂草被清理干净,我们很快就能看到,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蠕虫接二连三地出现在表层。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芥末分子能在15分钟内“引虫出洞”,如果加大剂量,便会有更多的蠕虫钻出土面!它们试图逃跑,并因为芥末的非法入侵而闷闷不乐。 意大利昆虫学家和...

    2025-04-20 14:03:41

  • 小肥

    【只有携带正电荷的离子才能中和胶体,产生絮凝现象,如钠离子或氢离子。钙离子携带2个正电荷,因此絮凝现象与钙离子浓度息息相关:土壤中的钙离子含量较少时,少量的正电荷无法充分中和胶体,胶体颗粒稳定悬浮;反之,含量丰富的钙离子能够充分中和负电荷,从而加速胶体的凝结沉降。值得注意的是,钙离子浓度过高,同样不利于胶体的絮凝。这是因力每个钙离子只能被单独“服务”一次:胶体中的负电荷与其中一个正电荷相互作用时...

    2024-09-19 17:53:59

  • 学海 (知行合一)

    第一说化肥: 化肥是矿物盐离子,是植物的营养元素。但可惜的是,第一,这些元素(离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利用。第二,植物是通过浓度差来吸收矿物离子。植物并不能按照农民的希望,一下就把所有营养离子全部吸收。第三,这样多余的矿物离子,在土壤中,要么随着水分流失,要么因为土壤的蒸腾作用,都集聚的土壤表层,形成土壤板结和盐碱化。反而对植物生长不利。 因此,堆肥,尤其是给土壤补充合适的有机质,才是养护土...

    2024-09-07 17:53:51

  • 学海 (知行合一)

    十年前,我用洗米水浇花,花长得很好。但是我妈告诉我,洗米水要发酵才能浇花,不然会“烧”坏花。 据说这是老花农的经验之谈。但其实,我的花并没有被“烧”坏。但我还是“虚心”听取了经验之谈,但也再不用洗米水浇花了。因为洗米水发酵后,很臭。 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就要洗米水直接浇花才好。 洗米水中的米糠是有机质,不但能够和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胶体,起到保肥的作用之外,这些更能够缓慢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更多...

    2024-09-07 17:48:17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借地而生

>借地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