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人物传记 ︳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 (炎夏)
- 【豆瓣每周荐书】非虚构类 (零度)
- 9分以上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 (我真便宜)
- ╚2025阅读明细╗ (深夜球迷)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5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幻想底尽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lueshadow 2025-06-24 10:28:13 北京
资料翔实,点评都很精到。把穆旦还原成一个个人主义者。穆旦是个连续的人,他没有参加大合唱,性格坚韧,穿过了灾难,也少有抱怨。穆旦-查良铮,双面身份也保护了他,滋养了他。穆旦是节制的,沉默的,能不说就不说,能不写就不写。查良铮是勤奋的,在特殊的年代亦能有所慰藉,有所发声。
0 有用 晚睡不提醒 2025-04-13 17:10:02 上海
从未觉得和一位作者的境遇如此贴近,经验或许不是完全息息相通,但“坐在崩溃上让我静静的哭泣”的放歌如此令我震颤。 作传尽可能地保持了周旋的自由,归国前的前半段重于以作家生平补充诗评,而后半段展开了逐渐沉入黑暗的人物评传,怎么会一生中从未有过安宁的时候,怎么会?“他并没有走近未来,未来对于他将永远是迷人的‘黑暗’。”
4 有用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5-04-08 10:44:59 陕西
穆旦生于1918年,逝世于1977年,59年的短暂人生,年轻时遭遇战争的生死磨难,后半生遭遇批斗劳改,某种程度上说,其一生正应了他的诗《冬》中的一句:“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留下的诗作并不多,只近160首,但这些诗让他成为中国新诗史上“最重要的诗人”,此外,他翻译的拜伦和普希金等诗人的作品,如今也已成为经典译作。最著名的例子是王小波,他在15岁时读到查良铮(穆旦本名)翻译的《青铜骑士》,... 穆旦生于1918年,逝世于1977年,59年的短暂人生,年轻时遭遇战争的生死磨难,后半生遭遇批斗劳改,某种程度上说,其一生正应了他的诗《冬》中的一句:“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留下的诗作并不多,只近160首,但这些诗让他成为中国新诗史上“最重要的诗人”,此外,他翻译的拜伦和普希金等诗人的作品,如今也已成为经典译作。最著名的例子是王小波,他在15岁时读到查良铮(穆旦本名)翻译的《青铜骑士》,“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作好。”为穆旦作传,关于其诗歌的讨论自然必不可少,在这部《幻想底尽头:穆旦传》中,多有结合穆旦生平分析其诗的章节段落,不过一部厚达600多页的传记想要展现得远远更多。 (展开)
1 有用 阿盏 2025-05-08 16:06:41 上海
史家的笔法,克制而不失真诚的记录,好久没读过这么扎实的传记了,恰好又是从那句“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开始喜欢的诗人。穆旦的生命也具有一种无可言说的阴翳感,人生无数次打算向社会回馈的热情无不是失意结尾——滇缅败走、书刊封禁、阶级批判……终于止于无边的沉默。还好还有诗歌,那正是他身后“无名的野花”啊。
17 有用 夢遊飛行士 2025-03-08 01:17:07 江苏
“他是一颗始终被乌云遮蔽的星辰。我们只是从那浓云缝隙中偶露的光莹,便感受到了他旷远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