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当殴打发生,我们能够反应过来,这是暴力; 当针对某人的侮辱性言论发表,我们同样能反应过来,这也是暴力…… 正是因为这些暴力可见,我们的感官才能迅速接收到讯息,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对人的身体或精神造成伤害。可事实上,除了有迹可循的暴力行为,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心理暴力潜藏在我们身边。你可曾想过,爱、善良、委婉的言辞、沉默与无视等行为都可能是被忽视的暴力? 作者认为心理暴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或他人的病态自恋机制,即自恋者的个体自尊或自我价值受到伤害时的自我保护行为,往往呈现出过度、病态的攻击性,但是由于其表现形式看似正常、普遍,甚至是温和,所以人们忽视了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心理暴力是有害的,它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还会让遭受暴力的人陷入难以言说的低迷、痛苦与自我怀疑中。由此,作者写下了本书,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借由心理学的视角...
当殴打发生,我们能够反应过来,这是暴力; 当针对某人的侮辱性言论发表,我们同样能反应过来,这也是暴力…… 正是因为这些暴力可见,我们的感官才能迅速接收到讯息,意识到这样的行为会对人的身体或精神造成伤害。可事实上,除了有迹可循的暴力行为,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心理暴力潜藏在我们身边。你可曾想过,爱、善良、委婉的言辞、沉默与无视等行为都可能是被忽视的暴力? 作者认为心理暴力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或他人的病态自恋机制,即自恋者的个体自尊或自我价值受到伤害时的自我保护行为,往往呈现出过度、病态的攻击性,但是由于其表现形式看似正常、普遍,甚至是温和,所以人们忽视了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多数情况下,心理暴力是有害的,它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还会让遭受暴力的人陷入难以言说的低迷、痛苦与自我怀疑中。由此,作者写下了本书,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借由心理学的视角洞悉潜藏在身边的心理暴力,去正视触发暴力的原因、场景及后果,从而意识到自己是否遭遇过或正处在毒性关系中,并从现在开始远离其的影响。
作者简介 · · · · · ·
让-夏尔·布舒(Jean-Charles Bouchoux)
享誉国际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畅销书作者。
从事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20余年,专注研究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导致个人行为僵化的心理防御机制。活跃于心理学科普领域,为大众科普病态自恋者的行为方式与心理机制。他的理念与方法帮助许多人摆脱了心理控制,使他们能够生活在更加健康充实的关系之中。
著有《超越自恋》等多部心理学作品。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的权力。病态者只有在能够造成伤害,以及无法将他人视为他人、无法认同他者性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自我实现。因此,病态者总是将他人物化一把他人看作一个物体;充其量只是将他人变作自己的延伸。病态者将他人的品质据为己有,并将自己的缺点投射在对方身上。 不再为任何目标服务,我们就成功了。 无能是一扇能够通向任何可能性的敞开的大门,谎言则是虚构世界中紧闭的大门。 因此,尽管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就像炼金术士将铅块变成黄金一样困难,但我们经历考验后一定会变得更强大,更接近我们原本失去的、自身真正的价值。感谢这样艰难的考验让我们有机会重新找回自己。真正的主体不是那个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人,而是自己!重新找回自己。 (查看原文) -
要想从零开始,就需要能够接受空性的思想。在很长段时间中,梵语中用shunya这个单词来表达“空”和“不在场”的意思。作为“空性”的同义词,事实上它自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真正的神秘哲学和宗教哲学转变成为思维方式的核心要素。 东方人说,空生万物,万物皆空。当我接待患者、客户或进行任何工作时,我都应该能够承认自己的无能,或者换个词,我的“空性”。否则,我就会倾向在技术上下功夫而忘记对方。治疗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是,他们需要深度的培训才能对自己进行良好的构建,但在接待病人时还要将自己受过的培训暂时放在一边,这样他才能够为对方及对方的经历留出空间,这也是普通人所面临的问题。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也许不是你想太多"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利他实验:人类真的只关心自己吗 8.6
也许不是你想太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别再让“为你好”伤害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最新上的电影《抓娃娃》讲述了一个富人家穷养孩子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在父母设置引导的环境里生活,基本沿着其预设的性格和未来发展方向去成长;直到孩子渐渐长大,已经能感受到周围潜在的力量干预后,有了自我觉醒,去力争自己的梦想,最后与父母的愿望发生了对抗,当然结局还... (展开)
天生敏感?不!可能你身边环绕着看不见的暴力!

揭开心灵迷雾,重塑自我边界的旅程

“这次还真不是你想多了”。

语言也会伤人,大胆向心理暴力说“不”,人人都值得被更好地对待

做一个学会保护自己的好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叫做《好人一生平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往往会遭遇那些“隐形的暴力”。有时候真的不是你想的太多,而是实实在在的遭受到了暴力。 最近读到了一本新书《也许不是你想太多:如何识别并摆脱心理暴力》,我们会发现,我们可能自己都分辨不了是不是... (展开)
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许不是你想的太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生活中太多时候我们会对一些明明理智上觉得是对啊,但自己内心感觉受伤,这种情境会让人犹疑是不是自己想太多,在让-夏尔·布舒所写的《也许不是你想太多》让我们看见自我边界的重要性,更看见什么是隐形的暴力,它看似寻常而没有问题,但却伤害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时而会觉得... (展开)>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不爱:心理问题自查 (มะเขือยาว)
- 亲密关系暴力(家庭/心理暴力/跟踪) (猫里奥)
- 书 (xx5xxx)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也许不是你想太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悠然花开 2024-07-10 11:00:18 山东
面对显性的暴力,我们都会抵御,对于那些我们觉察不到的隐性暴力,我们如何面对进而保护自己呢?读这本书,跟着心理学家学会识别、抵御隐性暴力。
0 有用 丁当年 2024-12-15 18:37:30 广东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美好不存在于幻想中,美好在现实里,我觉得心理疾病才是每个人需要关注到的地方,我与我,周旋久。
0 有用 elisa 2025-02-07 20:53:26 上海
翻译的问题还是认知的问题,总觉得有些句子显得别扭。 没有人要去探访,没有功课要完成,就可以违反年初定下的慢读的目标——一个月读一本——而可以放纵自己一天读完两本。当然字里行间看到的还是此刻所处的那些心心念念的。 书抄: P172我们所谓的内疚,往往是一种害怕被抛弃而产生的痛苦。 P34自我牺牲(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都是我们施加给他人的看不见的暴力。 P69自相矛盾的沟通是一种暴力,因为它除了... 翻译的问题还是认知的问题,总觉得有些句子显得别扭。 没有人要去探访,没有功课要完成,就可以违反年初定下的慢读的目标——一个月读一本——而可以放纵自己一天读完两本。当然字里行间看到的还是此刻所处的那些心心念念的。 书抄: P172我们所谓的内疚,往往是一种害怕被抛弃而产生的痛苦。 P34自我牺牲(无论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都是我们施加给他人的看不见的暴力。 P69自相矛盾的沟通是一种暴力,因为它除了造成伤害,还会击溃我们的心理系统。 P196成为施暴者、受害者或拯救者,意味着想要拯救或攻击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子。 P202我能为周围人提供的最有价值的礼物是什么?就是好好照顾自己。 (展开)
0 有用 春抄 2025-02-03 17:38:27 江苏
粗略地看完了。有的内容很有用,有的学术性词汇梦回看《存在与虚无》时的迷茫
0 有用 麻薯不单卖 2025-01-05 17:53:57 新西兰
一旦有一些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行为或言语被定性为暴力后,很容易就不会陷入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