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外部环境的深刻演变,既为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对之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线下为主的体系中不断加入新的数字化元素,这一逻辑与范式已无法适应“强人工智能”所推动的深度数字化的需要。与客户、员工的疏离,局部绩效与整体效能的冲突,也让当前的数字化走向边际动能递减的困局。
2. 用一种顶层设计的、整体的、一体化的、企业级的范式来重构银行的体系和系统,即构建数字原生银行,将是未来5-10年我国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3. 把握互联网进化的方向,走出“把互联网特定阶段的特定打法奉为互联网的原生精神”的原生困境,强化“人”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回归互联网服务的人文精神,是打造数字原生银行的关键所在。
4. 深入的原创理论研究+丰富的标杆行数字化实践,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借鉴。
未来10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发展行业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已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与此同时,国内领先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更多新挑战。银行业一方面亟待对过去几年的数字化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和战略反思;另一方面,面对新的历史阶段,更需要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数字原生银行》综合了大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研究和深入的原创理论研究,建立了关于“数字原生银行”的系统理论体系。该理论意为银行要消除自身行为与互联网的天然隔阂,用互联网思维和逻辑去思考和行动。但数字原生银行并非对过去互联网科技公司行为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互联网的进化方向,在智能化的基础上,重新强化银行服务、银行运行对“人”的关注,即要打造人与互联网有机融合的有温度的数字化银行。
这本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考察我国数字化进程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第二部分阐释“数字原生银行”的体系构成,包括服务形态、组织体系、数据运营体系以及技术基础体系;第三部分阐释银行如何通过养老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等战略性新兴业务的数字化,来推动银行业务体系以及业务模式的转型升级;第四部分通过对人工智能最新发展的考察,分析其对未来银行的影响。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