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品方: 新经典文化 / 新经典·有象工作室
原作名: Thunderstruck
译者: 邢玮
出版年: 2024-8
页数: 464
定价: 6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经典文库:埃里克·拉森作品
ISBN: 9787573509017
内容简介 · · · · · ·
新世纪的车轮滚滚向前,伦敦人沐浴在维多利亚盛世的余晖里,见证着诸多离奇事件的上演。
初来乍到的意大利小伙马可尼痴迷于无线电,称它可以像有线电报一样传递消息。尽管同行和媒体冷嘲热讽,他还是通过不计成本的实验,将大西洋变成了无线电织成的消息巨网。
美国的克里平夫妇来伦敦定居,随着妻子的离奇失踪,藏于地下室的可怕凶案曝光。嫌疑人早已乘船逃跑,追捕无望之际,一封无线电报从大西洋的邮轮上传来,落入警探手中。
一场跨时代的猫鼠游戏开始。凶手和警探都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客们了如指掌。
〰️〰️〰️〰️〰️编辑推荐〰️〰️〰️〰️〰️
⊙ 这是一个“谋杀的黄金时代”,真实的谋杀比小说更加离奇
最不可能的凶手——究竟是常年被虐的失意男子,还是肢解妻子的衣冠禽兽?
雷蒙德·钱德勒百思不得其解,阿加莎·克里斯蒂、希区柯克的灵感来源。
...
⊙ 技术革新总是突然降临...
新世纪的车轮滚滚向前,伦敦人沐浴在维多利亚盛世的余晖里,见证着诸多离奇事件的上演。
初来乍到的意大利小伙马可尼痴迷于无线电,称它可以像有线电报一样传递消息。尽管同行和媒体冷嘲热讽,他还是通过不计成本的实验,将大西洋变成了无线电织成的消息巨网。
美国的克里平夫妇来伦敦定居,随着妻子的离奇失踪,藏于地下室的可怕凶案曝光。嫌疑人早已乘船逃跑,追捕无望之际,一封无线电报从大西洋的邮轮上传来,落入警探手中。
一场跨时代的猫鼠游戏开始。凶手和警探都不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客们了如指掌。
〰️〰️〰️〰️〰️编辑推荐〰️〰️〰️〰️〰️
⊙ 这是一个“谋杀的黄金时代”,真实的谋杀比小说更加离奇
最不可能的凶手——究竟是常年被虐的失意男子,还是肢解妻子的衣冠禽兽?
雷蒙德·钱德勒百思不得其解,阿加莎·克里斯蒂、希区柯克的灵感来源。
...
⊙ 技术革新总是突然降临,是否足够疯狂才能改变世界?
不被理解的技术狂——伟大发明被当作灵异事件,怎样才能扭转人们的认知?
新技术将世界变成玻璃牢笼,谎言和秘密无处可藏。
...
⊙ 初代直播破案,全民瞩目的追凶现场
警探和逃犯在媒体的聚焦下展开猫鼠游戏,追凶全程只有凶手被蒙在鼓里。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丁·斯科塞斯、乔治·⻢丁欣赏的非虚构作家悬疑力作,Goodreads 5万人评价,亚马逊4.3分,国内首次引进。
...
⊙ 沉浸式步入1910年罪案现场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设计师精心打造的封面及书签。
装帧设计暗藏莫尔斯码,恭候读者化身侦探破译!
〰️〰️〰️〰️〰️名人推荐〰️〰️〰️〰️〰️
🔸你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这个家伙。他是杀人犯,死时却像个绅士。——雷蒙德·钱德勒
🔸克里平的案子充满了轻描淡写的对话和克制的行事风格,这正是典型的英式张力。——希区柯克
🔸这是一个无线电报时代的媒介事件,与今天大家追求流量、网络直播的逻辑完全是一样的。通过历史我们会意识到今天的媒介将怎样发展,这很有意思。——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无线追凶》的奥妙,在于它天马行空却逻辑精严的双线叙事。它至少有三种读法:A、B和AB,它们分别呈现了三种野心:侦探推理文学与新闻业的相伴相生,科学与玄学的冤孽纠缠,以及整个现代媒介技术和文化史的因缘。最终,将无线电发明者的故事和英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谋杀案联系起来的,既是冥冥中的感应(恰如无线电),也是技术进步的本质:科学与玄学原来共用同一个头脑,同一种想象。你只有相信风马牛可相及,才可能封大海为密室,化地球为村庄。——卢冶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资深推理迷
〰️〰️〰️〰️〰️媒体推荐〰️〰️〰️〰️〰️
🔸一出关于谋杀和发明的好戏。——《洛杉矶时报》
🔸拉森通过此书再次告知世界:现实生活中的谋杀案可以和虚构作品同等精彩。——《沃斯堡星报》
🔸将扑朔迷离的谋杀案与二十世纪初的科技竞赛巧妙地拼接在了一起。任何人拿起这本书都会迫不及待地读完它。——《人物》
- .... ..- -. -.. . .-. ... - .-. ..- -.-. -.-
无线追凶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埃里克·拉森(ErikLarson)
美国作家、记者,生于1954年。被《芝加哥太阳报》称为“有小说家灵魂的历史学家”。曾为《时代杂志》《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知名媒体撰稿。代表作包括《白城恶魔》《至此一年》《无线追凶》,在近二十个国家出版,均受到读者好评,英文版销量超过一千万册。其中,《白城恶魔》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并于2004年获爱伦·坡奖最佳犯罪实录奖。
目录 · · · · · ·
一 鬼魂与枪声 /7
二 背叛 /65
三 秘密 /153
四 督察登门造访 /243
五 最好的时光 /313
六 雷霆追捕 /371
终篇 进入以太 /415
尾声 旅客 /443
后记 /447
注释与参考文献 /453
致谢 /454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无线追凶"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无线追凶"的人也喜欢 · · · · · ·
无线追凶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 更多书评 3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Broadway Books (2007)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漫遊者文化 (2008年12月10日)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Random House Inc (2006)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Random House (200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拥有的推理小说(美国篇)【其之1 A~R】 (大七)
- 已购待阅 Part 2 (iamjaneite)
- 新经典2024 (新经典)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 】2024 (普照)
- 压舱石.书 (菊花夜行军)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35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无线追凶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京华倦客 2024-08-29 14:23:09 北京
“克里平和他的情人时而笑着走向船长的餐桌,时而手拉手在甲板上漫步,完全不知道,就在他们看菜单的时候,几百万读者也在报纸上看到了他们的名字,还是最大的字号。”
4 有用 初雪 2024-08-21 18:05:06 湖南
一个是善良温柔但为爱杀人的凶手,一个是年纪轻轻但凭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技术狂,两个本无任何交集的人在爱德华时代产生命运的碰撞。历史就是这样,充斥着无常,而一切又仿佛必然发生。 这本书的写法很特别,两个故事齐头并进,最后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汇成一条线。这样离奇的历史事件也能被作者发掘出来,还写得像小说一样,不得不感慨作者也太会写了!
20 有用 好耶 2024-08-31 19:40:42 河北
看了看标题,再看了看简介,再回顾了自己漫长的阅读过程,我想我可以宣布,这本的内容和所宣传的内容存在极大的错位。 虽然标题叫做无线追凶,简介也反复强调凶案的存在感,然而这本书的70%内容都在讲述以马可尼这个角色为核心的无线电发展史,比起小说而言,把这本书叫做马可尼传都未尝不可。而标题的后半部分,追凶,则是无线电内容之下的小小添头,相较于庞大的无线电发展细节,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在书中的意义,更是简单... 看了看标题,再看了看简介,再回顾了自己漫长的阅读过程,我想我可以宣布,这本的内容和所宣传的内容存在极大的错位。 虽然标题叫做无线追凶,简介也反复强调凶案的存在感,然而这本书的70%内容都在讲述以马可尼这个角色为核心的无线电发展史,比起小说而言,把这本书叫做马可尼传都未尝不可。而标题的后半部分,追凶,则是无线电内容之下的小小添头,相较于庞大的无线电发展细节,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在书中的意义,更是简单到只是作为证明无线电卓越性的案件而存在。 书并不难看,甚至当成名人轶事和无线电发展史而言是有趣的读物,但毕竟和我的预期相差甚远,也很难给出一个标准之上的评价 (展开)
0 有用 总有刁民想害朕 2024-10-07 16:37:45 山东
跟《白城恶魔》差不多的结构,都是双线叙事,一条线是无线电的发明过程,一条线是医生谋杀妻子与情人逃亡的过程。作者还是一如既往的话多和面面俱到,详细到法医验证妻子是否中毒的时候用来做实验的猫最后生了小猫和咋死的都写出来了。虽然啰嗦,但是真的越读越惊心,作者是看了多少事件相关的文本才能把啥都写出来啊,诺贝尔写作最认真奖必须是你的。
1 有用 哆狸猫慢读记 2024-09-15 01:51:26 云南
作者采用双线叙事的方式,做足铺陈,让无线电的发明成为一桩奇案的时代背景,让原本各自讲述的两条故事线最终在一艘邮轮上交汇,令人拍案叫绝。作者竭尽全力细致描绘当时的生活、铺陈社会的变革,“悬疑推理”不再是小说的主基调,描摹时代,见证科学技术发展掀起的时代风暴才是最令人惊心动魄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