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 短评

热门
  • 20 祝羽捷 2024-07-14 14:24:13 上海

    中年男人也可以这么温柔啊,雾都与魔都之间,少年历经沧桑。“《东方早报》的二十年,这个国家的二十年,我们每个人的二十年,到底留下了什么?我想,抛开那些浮华世界的种种,一定有这人世间最宝贵的三个字:宽容、爱。”

  • 24 李继宏 2024-07-07 18:05:22 中国香港

    直到相识许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邱总当初创办《东方早报》只有35岁,难怪记忆中他永远是意气风发的样子。二十几年过去了,纸媒从最后的黄金时代进入永夜,邱总也从上海去了波士顿。但越过岁月的山丘,放眼望去依然是延安中路839号,那该死的伤感的令人泫然的青春。本年度最佳读物,推荐给大家。

  • 25 颖宝的小胡 2024-07-29 17:33:05 山东

    其实看完第一章,还是很满意的。因生活而放弃梦想的姐姐,母亲与瓦尔登湖,“套中人”哥哥,被裁员的“赵子龙”,养赤水乌骨鸡的小徐,行真善美得善报的黄辣丁。以悲结局开头,过程和结尾却充满希望,质朴的文字和行文足以打动人心。从第二章开始,一直到最后,明显能看出作者写作的套路。涉及的人从亲人朋友到同学同事,写的越来越流水,每篇只是选择与此人相关的对话或者小事,就匆匆结尾。在叙事过程中再加上点儿感慨和所谓的感悟,真情已感受不到,反而更多的就是絮叨,一种自我讲述的堆叠。不管邱兵新闻写的多好,在新闻事业做的多好。但他这本书,越看越平庸,越看越接近大冰与张嘉佳,越来越刻意,越来越形式化,比较失望。毕竟都是邱兵家事私事,那些家人朋友与我们无关,可读可不读。跟杨本芬的《芝麻豆子茶》如出一辙,却不如读杨本芬的舒服。

  • 14 岳爱华 2024-07-09 23:59:07 上海

    开篇漫长的告别,如此动情。人这一生要告别的东西太多,数不过来,记不清楚。可唯独刻骨铭心经历过的辉煌时代和父母,最让人动情和难忘。邱兵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全貌和占据了崇高的视角,理想主义大旗不灭,过去的虽已过去,再出发仍能技惊四座。邱兵的文字也写出了情感深处那敏感又不敢轻易揭开的一面,戏谑几字足以抵得住万千斤两重的人间真情。

  • 11 Jelly 2024-07-17 13:47:28 江苏

    领导版本的张嘉佳 前面还有点小感动 后面越来越油

  • 6 LeeTT 2024-07-27 10:27:18 北京

    不要活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7 🦀的吐槽日记 2024-07-20 02:03:16 江西

    一开始读给两星,文字驾驭能力极其普通,逻辑简单,内核老旧无味。读着读着改一星,油腻就不提了,复旦新闻毕业的媒体人总是写病句,应该打负分的。

  • 4 sfy 2025-01-04 23:05:27 福建

    很难共情的一本书,大部分篇目都离普通人太远,作者的精英身份跟地位导致了他的叙事哪怕不是刻意,也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表达,但还是喜欢作者的奋斗情怀,我心澎湃如昨。

  • 3 香菜的好朋友 2025-01-30 20:20:52 湖南

    如非必要,这类有点名气有点人生感悟的人过半百的男性作家,我都不要再读了。

  • 6 方枪枪 2024-07-26 17:30:41 上海

    《我心澎湃如昨》等几篇其实在公众号里读到过,关于这本书而言,更多的是属于作者的那些人、那些年和那些事,这里有作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和朋友,书里还有一部分是作者的报人情怀和媒体同事,文笔自然,好在一个真性情,所以读的过程中也被带入到相似的故事产生共情。借用李宗盛《山丘》里的歌词做书名,也可窥见本书作者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老去,那些曾经的美好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所以不免让人感慨,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再也唤不回温柔,为何记不得 上一次是谁给的拥抱,在什么时候… ...

  • 4 njuyyg 2024-07-12 15:41:04 上海

    文字应该是有灵魂的。生活就是故事。故事就是创作。

  • 4 忒依安 2024-07-10 13:06:47 山东

    这是一本可以让你“慢下来”的书,建议内耗的人都去读读这本书。

  • 3 壶中仙 2025-01-28 15:53:29 重庆

    文笔还行,有古早散文集的风格,写的内容也是熟悉的重庆早年的乡土风景。但毕竟是体制内早年既得利益者,看了才知道是澎湃新闻创始人,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我不太爽现在的时代失去话语权让我不得志,但不妨碍我继续支持体制”的矛盾分裂。文章视角也是男的,写的对象大部分也是男的,而且很多被严重美化了。不是说我在用数量推定作者男权,而是后半本他写的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在我看来纯属享受了时代和社会特权的无聊老男人的无病呻吟。所以呢?然后呢?你要表达啥。就还是蛮精致利己的,女儿送去读美高,上海波士顿双城记,不知民间疾苦也不妨碍继续发几本书卖一卖乡土情怀赚点国民的钱。有一说一,很典型的属于那个时代跪下的人的生存之道。

  • 3 Matteo 2024-11-04 17:44:43 福建

    前半部分好点,后面有些套路了

  • 3 虫二 2024-09-04 11:17:46 黑龙江

    温和输出,但是读完之后,字过无痕。

  • 3 二八年的拉菲 2024-08-09 00:02:12 广东

    虽然一些文章在公众号上读过,全篇看完,还是忍不住说一句:老邱太会写了吧!

  • 3 好吃的哩哩酱 2024-07-17 16:02:42 上海

    平凡人的伟大,或许就是越过山丘后,依然选择相信生活。

  • 2 泡桐 2025-02-15 22:51:04 陕西

    对于不了解作者本人的读者来说 对于作者身边的人以及一些故事 可读性并没有那么强

  • 3 mikelong 2024-07-11 17:34:18 上海

    我心澎湃如昨

  • 3 vagoyvago 2024-07-08 23:13:44 上海

    确实挺越过山丘的,简朴得有种初中作文的可爱。推荐序中记载了骂王元化“格边洋子”的事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