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爆竹如麻,北风正紧,雪大如席,我们回来了。” 这里的我们,是指与舒飞廉小说集同名的中篇小说《团圆酒》中的人物,蔺学群和林墨。读这篇小说,我跟此前读作者其他文章一样,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从前的乡村学霸(老天爷啊,何不每个村塆都安排一位写作的学霸!),如今大学写作学教授,舒飞廉,又回到故乡,在构思新武侠小说或者乡村故事的间歇,迎着晨曦和大别山,沿着小澴河河堤,开始了又一场健脑健身跑。 文学地理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学概念。英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在《最接近生活的事物》一书中,最后提到了世界文学名义上的回家命题。因之,文学地理对于作家来说,具有根据地和家的意义。舒飞廉的文学地理,始终如一包裹着对故乡浓烈的热恋之情。 在这样一个堪称巨变的时代。一切都会变化,人是会变的,连故乡也不会停在原地。比如《团圆酒》中的蔺家台子,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在人们求发展的路途上,仿佛已然走失。就像故乡也有脚似的。作为一个同样失去故乡的人,我在共情之余有理由相信,蔺家台子也曾经是红红火火过的。正如在作者笔下还原的炊烟与歌谣,杉林与泉水,壮汉与美妇,酒宴与劳作,儿童与游戏。我也不怀疑,如今故乡已无奈地变成了一片高高低低杂草丛生的坟地,变成了一块人迹罕至的杂木林,变成家驴、野猪、大雁和百鸟朝凤的世界。只是在小说《团圆酒》设定的农历十一月初八晚上,短暂地还原成了雪中乐园。 然而故乡又总是抹不去的。正如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故乡是如假包换的治愈系,故乡是永恒的梦,故乡大概也是胃囊最贴心的朋友。在关键时候,故乡会挺身而出,从梦里回到现实,担当拯救灵魂继往开来的使命。 学军霞霞夫妇,在南方打工时认识、相恋并领证,故乡的人只说他们领证,而不是结婚。他们夫妻俩经历了南方城市的打工生涯后,回到肖港镇,学军开卡拉OK厅,霞霞开一爿缝纫店,但两人并没有像预想中那样安定下来。他们没有让性急的元英婶妈如期如愿抱上孙子,反而感情日渐淡化,闹到开始分居的地步。 两个好好的孩子怎么成了这样!元英婶妈急了,找树堂瞎子出主意。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作者已经在多部小说中让我邂逅过这位传说中的乡村算命大师,有那么一分油滑,一分世故,另外八分则是满满中国式的幽默和智慧。端的是一个乡村灵魂式的人物!他的主意是,年轻人自己在外主导的事情,不能作数。还需要回到故乡,回到田园已芜的蔺家台子,照老规矩办一场团圆酒,才算是告慰了列祖列宗,才算是正经行了夫妻之礼,才能解冤结,才能达致夫妇和睦、多子多福的境界。 为着这个目标,作者把丢失的蔺家台子还原成乐园。故乡那些可爱的代表人物次第登场。那是双重的一条龙。一条龙是木兰姑妈的舞蹈队,随之加入了匡氏兄弟乡村乐队,黑皮叔的电影烟花队,楚平和元英婶参与的地方大厨队,道士金元、小元叔侄与树堂瞎子组合的灵魂拯救队;另一条龙是除此之外的各色人物:乡村教师、乡镇干部,成长为大学教师的学群和他满脑子洋学问的巴黎访问学者林墨。 小说在第7节实现了巧妙的人称转换,从他者视角换成了作家蔺学群的第一人称视角。小说中的人物既是局外人(他们),又是局内人(我们),共同阐释了故乡的原味。 酒席上一系列人物对话,令人捧腹和释怀,体现了乡村智慧和神韵,每每让林墨刮目相看,以至于从她的洋学问里总是找不到恰当诠释,只有转而揶揄作家学群:你写的好不如他们说的好。故乡的菜肴,已不用乡村教师兼美食评论家元初老师来点评了。每一个从短缺时代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会深有体会。从前农村只有在有限的大喜日子里才能见荤腥,无数代乡村厨师们自是无比珍惜这种料理机会,并且在代际传承中让推动传统厨艺走向高峰。作者告诉我们,只有乡村才能产生真正的饮食文化,圆子坨、藕夹、甜肉、鸡汤不仅能融化人们的味蕾和思乡之情,而且充满了隐喻和智慧。 “彩烛辉煌照洞房,笙箫齐奏催新妆。明星放灿值今夕,月正团圆分外光。一撒荣华并富贵,二撒金玉和满堂。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龙凤配呈祥......”元英婶妈的酒席喊彩,喊出了每一道菜的文化灵魂。大概会让洋学问等身的林墨联想到了RAP,也许会在心里考证这种海外流行音乐的真正源头。小澴河畔喜呀喜!这种与楚剧同源的艺术,这种美好祝福的说辞,不只是让家乡版林黛玉霞霞感动,也连带融化了见多识广洋博士的心。 真正的点睛之笔是道士和算命师的解冤结活计。不,这不只是活计,也不只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疗救,是一种神秘哲学。拉康、海德格尔、苏格拉底,洋博士林墨上穷碧落下黄泉,也不能从西方哲人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只好和他的作家丈夫,他的小叔子学军、弟媳霞霞夫妇一起感动并接受。想必他们经此一团圆大餐,会重新在现代追求和多子多福之间,缓解某种时代性紧张。达致一种新的平衡。 这样说起来,作家的使命就是在于缓解紧张。写出紧张就是缓解紧张。安·比蒂的小说写尽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紧张,也成为了他们心灵缓释的场域。村上春树的小说,写出了都市丛林背后老男孩式的紧张,成为了同类孤独者的心灵牧场。舒飞廉除了新武侠小说提供了飞翔的成人童话之外,也在乡村题材上有着不倦的刻画和开掘,他通过乡村文化生命力的再发现来疗救乡村人物,疗救乡村本身。比如这部《团圆酒》中的6篇“新乡土”力作,既写出了乡村嬗变中的紧张,同样又为这种必然的变迁注入了文化治愈系的法术,为中国当下城镇化、现代化与乡土性、世俗性找到了某种对位和融合之道。 团圆酒,才子书,唯有故乡可以融化我们。如果我是作者笔下故乡的保生书记,为了这部《团圆酒》,一定会给他颁一个奖状,表彰他心系文学、眷恋家乡的特别贡献。 书名:《团圆酒》 著者: 舒飞廉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2月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