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立足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背景,打破现当代文学分割的流行思路,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贯穿整个20世纪的事实进行回顾和总结, 力求从其与西方文学思潮的联系中、与现代主义思潮等的相互渗透中、与启蒙思想等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中,描述其发展过程,探讨其发展规律。书稿将历史评价与艺术分析、宏观研究与微观剖析相结合,既富有理论深度,亦饱含情感张力,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和阐释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
自由的悬想的创作者
· · · · · ·
-
陈国恩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陈国恩,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教学名师,历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兼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两项、教育部和其它省部级项目十余项,成果多次获政府奖。
目录 · · · · · ·
引 言
呼唤摩罗诗人
世纪之交的思想启蒙
现代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先声
“情僧”苏曼殊的浪漫小说
五四浪漫主义思潮
在新文化运动中
作家个性与浪漫主义
接受西方文艺影响的特点
“自我表现”的风格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
局限与新变
浪漫抒情的乐章
“男性的音调”:郭沫若的《女神》
“感伤的行旅”:浪漫抒情小说
清纯的恋情:“湖畔”与“新月”
建构浪漫主义的新形态
社会革命与浪漫主义的调适
30 年代:从中心走向边缘
寻找精神家园
禅意与佛性
自然与道心
沈从文:30 年代的“最后一个浪漫派”
在烽火岁月里“归来”
40 年代浪漫主义的回归与泛化
郭沫若历史剧
新浪漫派小说
闪光的流星
新时期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相关的几个问题
浪漫主义与宗教
浪漫主义与现代派
浪漫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
结语: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主要参考书目
附 录
后 记
人、偶然性与文学经典——重版后记与文学观问题
· · · · · · (收起)
呼唤摩罗诗人
世纪之交的思想启蒙
现代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先声
“情僧”苏曼殊的浪漫小说
五四浪漫主义思潮
在新文化运动中
作家个性与浪漫主义
接受西方文艺影响的特点
“自我表现”的风格
从苏曼殊到郁达夫
局限与新变
浪漫抒情的乐章
“男性的音调”:郭沫若的《女神》
“感伤的行旅”:浪漫抒情小说
清纯的恋情:“湖畔”与“新月”
建构浪漫主义的新形态
社会革命与浪漫主义的调适
30 年代:从中心走向边缘
寻找精神家园
禅意与佛性
自然与道心
沈从文:30 年代的“最后一个浪漫派”
在烽火岁月里“归来”
40 年代浪漫主义的回归与泛化
郭沫若历史剧
新浪漫派小说
闪光的流星
新时期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相关的几个问题
浪漫主义与宗教
浪漫主义与现代派
浪漫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
结语: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主要参考书目
附 录
后 记
人、偶然性与文学经典——重版后记与文学观问题
· · · · · · (收起)
自由的悬想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穿越时光的浪漫音符: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全景
提到自由和浪漫,自然想到了沈从文,那些爱,从心口溢出...... “我这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中,浪漫主义始终是一条贯穿其间的主线。它不仅是情感的释放,亦是文化...
(展开)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之路
- 浪漫主义文学的宇宙中,没有束缚,情感浓郁而激荡。在这里,人们心驰神往,渴望无限。 - 这本《自由的悬想: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对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贯穿整个20世纪的事实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现代浪漫主义思潮是人类文明史上特定阶段的产物。它发端于18世纪末的...
(展开)

自由之歌、浪漫之歌,与中国20世纪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自由的悬想: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一书是陈恩国教授26年前的学位论文,而时光飞逝,书里面的一些外国名词翻译同现在主流翻译还是稍显年代感,但是却丝毫不影响书里面对浪漫主义与自由精神的表达是那样生动。 这本书是陈教授的博士论文,涉及到很多作家、文学团体等,所... (展开)
解锁《自由的悬想》,浪漫主义如何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
最近读了陈国恩的《自由的悬想: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这本书让我对浪漫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联系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部探讨浪漫流派与历史变迁的书籍,我从书中理出浪漫主义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主要节点: 1.浪漫主义的传承与变迁: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 书中详...
(展开)

在这里,人们心驰神往,渴望无垠
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浪漫主义与当时的思想解放、个性觉醒紧密相连。抓住浪漫主义的本质是“自 由”这一观点,为后续探讨浪漫主义在中 国文学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自 由的悬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浪漫主义如何在西方启蒙运动之后兴起,并逐渐跨越国界,影响并塑造了2...
(展开)

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流变的回溯与探论
《自由的悬想》一书,是武大知名学者陈国恩教授研究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流变的扛鼎之作,堪称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一面镜子,相信对中国现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特别是对中文系的学生而言,此书不啻为一部理解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启蒙“圣经”。 . 在20世纪中国文学舞台上,...
(展开)

“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自由的悬想》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称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思潮,其中浪漫主义诞生在18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在19世纪30年代达到了顶峰。 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尤其对自由和个人独立进行了,强调,这也...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饕书客最新书目 (饕书客topbook)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自由的悬想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燕晓小读 2024-09-09 21:37:26 广西
作者如数家珍般为我们介绍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苏曼殊、沈从文、郭沫若、废名等等,创作了大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此后,浪漫主义文学不断经历打压,有人说,今天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结合了,但作者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浪漫主义是拒绝跟随政治的。中国古代其实也有浪漫主义,屈原和李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但后来的文学越来越偏“实用”,导致个人也被层层束缚。如今,我们的文学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0 有用 邱邱-玲玲狸笙 2024-09-23 00:30:35
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读读,了解中国20世纪文学发展,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尽量结合作品本身来读会更有收获。这本书适合满满读。
0 有用 陇中一尘 2024-09-22 23:15:38 甘肃
书中对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传承与变迁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对鲁迅、郁达夫、郭沫若、沈从文等作家的剖析,让我对他们浪漫主义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了解浪漫主义如何在中国现代文学扎根,这本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