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一个心灵纯洁、忠厚善良,甘愿以基督式的自我牺牲和逆来顺受宽恕一切的斯拉夫主义者,在一个虚伪浮华利欲熏心、荒淫无耻崇洋媚外的时代,被一群围绕在他身边,满脑子钱权万能、虚无主义作祟、投机钻营搔首弄姿的地主显贵、恶棍流氓、跳梁小丑们称为“白痴”。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他对理想“可笑”的执念,“白痴”的悲剧在于他对用自己的真善美去感召人性这事的天真。然而即使是最微弱的光,也会像刀片一样划破黑暗的苍穹——《罪与罚》中罗季昂“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得救赎,斯维德利盖洛夫只有一枪崩了自己;《卡拉马佐夫》中的德米特里在煎熬中审视自我重获新生,斯梅尔佳科夫背弃真理走向毁灭;罗戈仁心中尚未被魔鬼战胜的天使被“白痴”唤醒从而俯首认罪,伊波利特唯恐天下不乱,作恶至死。人是一个说不清写不尽的谜,也是文学之所以伟大的根基。
主角梅什金善良单纯到让人感觉就像“白痴” 一样,但他并非真的傻,而是愿意包容所有人,他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这个社会,他对哥哥说:“认识自然、灵魂、爱——这只能通过心灵,而不是依靠智慧。”他的大爱和善良放在任何时代都很可笑很白痴,但同时也很珍贵很令人感动。陀爷的作品最迷人之处就在于,他总能人性的复杂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真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极品文学佳作!
这是一本你会越看越爱看的书,陀翁把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整本书幽默风趣又反讽意味十足,真的是要为陀翁的文笔点赞!
准备二刷,入手这个版本实体书,提前五星
#done
真善美就他妈没啥好结果
在牛津的咖啡店读完了这本,我们期望被爱,又不期望是因为怜悯,人如何能与自己的心完全自洽,那些控制不了的部分,才更多的主宰着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美能拯救世界”。这话就是在《白痴》里说的。这美不仅指人的容貌美,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美。美就是真与善。达到真与善,才有美。而美的集中体现,就是爱与宽恕。东正教的真谛就是爱。俄国道路就是爱;欧洲道路就是权力和金钱。欧洲道路靠的是强权与暴力;俄国道路靠的是忍让、宽恕与和平。表面看来,他似乎在反对资本主义文明,反对科学和技术进步。其实不然,他反对的仅是资本主义带来的金钱万能和道德沦丧。
这是作者嘴经典的小说,有思潮,有人性,有现实,有理想。
四星给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一星是真的觉得结局有点惨,且以现在的想法来看,我无法接受公爵的博大的爱,没有改变结果,且害了自己和阿格拉娅,也许,这样的结局才是现实的。
把结局留在早晨读,像梦游时被高铁碾了过去。嘲讽恰是因为渴望,羞耻则源于不可一世的高傲,因为把人的矛盾复杂展现得太透彻,所以看得很痛苦。内心也有很多歇斯底里呐喊的时刻,蓄势待发又因为小事平静地消融。大多时候,这种瞬间的风起云涌都在心灵和脑海中消散了。只有陀能捕捉并且展示出来。几个争执、决胜性的时刻极富张力,使人大口吞咽,酣畅淋漓。却又像囫囵吞下了一块钢铁,徒然流泪,胸腔里有一些隐秘的痛苦。大场面群戏的调度太完美,需要强大的控制力。就算是恶棍也无法讨厌,因为有丰满的血肉,在某一时刻会觉得恶棍就是自己。为何四处碰壁头破血流却没有一丝出路?成为他人眼中与风车搏斗的质朴的白痴究竟好还是不好?我也梦呓般说了一嘴胡话了。
最纯净的成为混沌。最炽热的归于尘土。 (第四部看了这个译本)开头和结尾都是极好的,中间两部看得让人眩晕。
公爵的“白痴”是看透人性的“不谙世事”的表达与披露,从而导致他成了别人眼中的“白痴”,也是在这种不融于世的坦白与真诚中,使自己彻底变成了超脱俗世的“白痴”。
是你,是我,是他/她。好像很远,却又很近。如何能够嘲笑谁呢,笑他就是笑自己。如何能够提炼和总结呢,就像描述生活一般简单又平常,要怎么说出口?谁不在追名逐利?谁不在虚与委蛇?谁不在感情用事?谁不在自私自利?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外界的观察和对内在的觉省,深刻的感知和精准的表达,对感性蔓延的控制和对理性批判的拿捏,都达到一种令我毛骨悚然的境界。 在这本书里,你既是读者,也可能是作者,更可能是小说中的人物角色。
经典!!
复杂的人心啊
臧译真是好看,本土化程度很高。这个版本另附人物关系表,使得一块块砖头般长的人名得以明晰,功不可没。老陀可谓是最会写对话的作家,人物的每一声喘息都能在字里行间寻见,生活中交流时不可避免的混乱和莫名其妙、不可知,全都在纸上大胆地爆发开来。
和耿济之版对比下来各有特色,并无优劣
超爱这本书,搞了各种版本
十九天读完,每天读50页左右。这本书的序言和书签上反复出现的一句话:美能拯救世界。然而故事里面最纯粹的四个人全部以悲剧收场,而其他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的人毫发无损又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了。所以美真的能拯救世界吗?真正的大师从来不会告诉你答案是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里总是充满了虚伪、嫉妒、仇恨和苦难,就像是人类罪行的百科全书,如基督教所言,人生而有罪。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探讨的 爱具体的人还是爱抽象的人在这本书里也有所体现,白痴公爵就是那个两个都爱的人,所以他注定悲剧。看完之后忍不住感叹,全世界的人性,不分国籍,不分时代,不分空间,都是那么的复杂与统一。
> 白痴
5 有用 一个杯子 2024-12-28 21:54:06 北京
一个心灵纯洁、忠厚善良,甘愿以基督式的自我牺牲和逆来顺受宽恕一切的斯拉夫主义者,在一个虚伪浮华利欲熏心、荒淫无耻崇洋媚外的时代,被一群围绕在他身边,满脑子钱权万能、虚无主义作祟、投机钻营搔首弄姿的地主显贵、恶棍流氓、跳梁小丑们称为“白痴”。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他对理想“可笑”的执念,“白痴”的悲剧在于他对用自己的真善美去感召人性这事的天真。然而即使是最微弱的光,也会像刀片一样划破黑暗的苍穹——《罪与罚》中罗季昂“向人类的一切苦难下跪”得救赎,斯维德利盖洛夫只有一枪崩了自己;《卡拉马佐夫》中的德米特里在煎熬中审视自我重获新生,斯梅尔佳科夫背弃真理走向毁灭;罗戈仁心中尚未被魔鬼战胜的天使被“白痴”唤醒从而俯首认罪,伊波利特唯恐天下不乱,作恶至死。人是一个说不清写不尽的谜,也是文学之所以伟大的根基。
5 有用 燕晓小读 2024-10-29 22:45:54 广西
主角梅什金善良单纯到让人感觉就像“白痴” 一样,但他并非真的傻,而是愿意包容所有人,他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这个社会,他对哥哥说:“认识自然、灵魂、爱——这只能通过心灵,而不是依靠智慧。”他的大爱和善良放在任何时代都很可笑很白痴,但同时也很珍贵很令人感动。陀爷的作品最迷人之处就在于,他总能人性的复杂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真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极品文学佳作!
2 有用 xingfuyxh 2024-10-26 21:41:53 江苏
这是一本你会越看越爱看的书,陀翁把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整本书幽默风趣又反讽意味十足,真的是要为陀翁的文笔点赞!
2 有用 想念粽棕熊 2024-10-04 23:48:25 北京
准备二刷,入手这个版本实体书,提前五星
1 有用 TREE 2024-11-18 10:47:53 四川
#done
1 有用 小一 2025-01-01 00:18:17 上海
真善美就他妈没啥好结果
0 有用 信心花舍离 2025-05-05 00:15:32 英国
在牛津的咖啡店读完了这本,我们期望被爱,又不期望是因为怜悯,人如何能与自己的心完全自洽,那些控制不了的部分,才更多的主宰着人
0 有用 mrm 2025-02-02 21:41:47 上海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句名言:“美能拯救世界”。这话就是在《白痴》里说的。这美不仅指人的容貌美,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灵美。美就是真与善。达到真与善,才有美。而美的集中体现,就是爱与宽恕。东正教的真谛就是爱。俄国道路就是爱;欧洲道路就是权力和金钱。欧洲道路靠的是强权与暴力;俄国道路靠的是忍让、宽恕与和平。表面看来,他似乎在反对资本主义文明,反对科学和技术进步。其实不然,他反对的仅是资本主义带来的金钱万能和道德沦丧。
1 有用 亦文 2024-10-16 21:22:39 江苏
这是作者嘴经典的小说,有思潮,有人性,有现实,有理想。
0 有用 卡拉马佐夫夫 2025-01-11 20:01:58 江苏
四星给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一星是真的觉得结局有点惨,且以现在的想法来看,我无法接受公爵的博大的爱,没有改变结果,且害了自己和阿格拉娅,也许,这样的结局才是现实的。
0 有用 知晦 2024-12-21 21:33:47 江苏
把结局留在早晨读,像梦游时被高铁碾了过去。嘲讽恰是因为渴望,羞耻则源于不可一世的高傲,因为把人的矛盾复杂展现得太透彻,所以看得很痛苦。内心也有很多歇斯底里呐喊的时刻,蓄势待发又因为小事平静地消融。大多时候,这种瞬间的风起云涌都在心灵和脑海中消散了。只有陀能捕捉并且展示出来。几个争执、决胜性的时刻极富张力,使人大口吞咽,酣畅淋漓。却又像囫囵吞下了一块钢铁,徒然流泪,胸腔里有一些隐秘的痛苦。大场面群戏的调度太完美,需要强大的控制力。就算是恶棍也无法讨厌,因为有丰满的血肉,在某一时刻会觉得恶棍就是自己。为何四处碰壁头破血流却没有一丝出路?成为他人眼中与风车搏斗的质朴的白痴究竟好还是不好?我也梦呓般说了一嘴胡话了。
0 有用 而我不再觉得 2024-12-24 10:39:52 广东
最纯净的成为混沌。最炽热的归于尘土。 (第四部看了这个译本)开头和结尾都是极好的,中间两部看得让人眩晕。
0 有用 水草际 2025-01-29 11:21:39 河南
公爵的“白痴”是看透人性的“不谙世事”的表达与披露,从而导致他成了别人眼中的“白痴”,也是在这种不融于世的坦白与真诚中,使自己彻底变成了超脱俗世的“白痴”。
0 有用 早中晚左转弯 2025-02-15 00:51:15 湖南
是你,是我,是他/她。好像很远,却又很近。如何能够嘲笑谁呢,笑他就是笑自己。如何能够提炼和总结呢,就像描述生活一般简单又平常,要怎么说出口?谁不在追名逐利?谁不在虚与委蛇?谁不在感情用事?谁不在自私自利?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外界的观察和对内在的觉省,深刻的感知和精准的表达,对感性蔓延的控制和对理性批判的拿捏,都达到一种令我毛骨悚然的境界。 在这本书里,你既是读者,也可能是作者,更可能是小说中的人物角色。
0 有用 一只土豆倪 2025-03-05 20:56:40 重庆
经典!!
0 有用 墨染 2025-03-11 16:22:04 辽宁
复杂的人心啊
0 有用 燕山余脉 2025-04-24 23:43:42 安徽
臧译真是好看,本土化程度很高。这个版本另附人物关系表,使得一块块砖头般长的人名得以明晰,功不可没。老陀可谓是最会写对话的作家,人物的每一声喘息都能在字里行间寻见,生活中交流时不可避免的混乱和莫名其妙、不可知,全都在纸上大胆地爆发开来。
0 有用 Ckiki 2025-02-13 16:40:39 河北
和耿济之版对比下来各有特色,并无优劣
0 有用 Lynn 2025-04-04 16:44:08 江苏
超爱这本书,搞了各种版本
0 有用 夏天的风 2025-04-19 19:06:51 河南
十九天读完,每天读50页左右。这本书的序言和书签上反复出现的一句话:美能拯救世界。然而故事里面最纯粹的四个人全部以悲剧收场,而其他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的人毫发无损又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了。所以美真的能拯救世界吗?真正的大师从来不会告诉你答案是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里总是充满了虚伪、嫉妒、仇恨和苦难,就像是人类罪行的百科全书,如基督教所言,人生而有罪。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探讨的 爱具体的人还是爱抽象的人在这本书里也有所体现,白痴公爵就是那个两个都爱的人,所以他注定悲剧。看完之后忍不住感叹,全世界的人性,不分国籍,不分时代,不分空间,都是那么的复杂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