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展望 短评

热门
  • 26 Skyearn 2024-10-12 19:27:07 河北

    殷海光先生算是我的师祖吧。久闻这位师祖的生平和事迹,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镇的农村,从小生活在死要面子、虚伪、猜忌的大家庭内,使他早年就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深刻的厌恶和反思。 自幼年起,他就非常喜好自由,率性而为,对喜欢的功课孜孜不倦,成绩特别好,反之则常常不及格。 高中时,他就能有勇气亲自写信给金岳霖向其问学。读书期间,他认识了诸多知识名流,师生间平等交流,自由活泼,相处融洽的氛围令他极为快活。 他是出生农村、喜爱自由的西南联大孕育的知识分子,他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产物。他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学习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他思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命运。终其一生,这始终都是他的精神底色。 在大陆,本书普及度还不高,但我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重新发现他的存在。

  • 22 阳子家的阳台 2024-10-13 11:26:32 四川

    搬了很多次家,但是一直带着这本书,每次心情不好、焦虑、抑郁、痛苦的时候就翻一翻,总能带给我力量。

  • 14 格野 2024-10-12 21:41:37 广西

    之前收藏过一本旧版的,现在新版出来,值得一读。本书的主题是论列中国近百余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以这一论列作基础,作者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

  • 10 阳宝爱阅读 2024-10-24 09:59:23 陕西

    传统的中国永远是一只饥饿的胃,绝大部分资源被上供给皇室和官员,剩余一点被消耗于膨胀的人口,绝大多数时候,广大农民的胃都是饥饿的,精神更是贫瘠的。近百年来我们大致填饱了饥饿的胃,但是精神的富足还有待努力。

  • 11 舒Law 2024-10-15 21:11:57 广东

    殷海光曾痛批中国文化,主张“全盘西化”。但他的这本《中国文化的展望》,却完全颠覆了他的固有形象。 尽管他在书中指出中国文化的种种弊病,如大国中心主义,愚民思想,威权主义,泛孝主义,爱面子,重关系等等。但他提到,传统文化的不少道德原理在今天依旧伟大,如“人无信不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舍生取义”…… 他提到,越是在危机时代,越是只有坚守道德原则的人才能带领人们走出危机。只有不为利动,不为名摇,不为死惧的人才能在必要时牺牲自我的一切以求实现道德理想。只有拥有这种格调的人才能撑危局,当大任,扭转乾坤,为开创新时代而奋进。 时至今日,我们已置身于一个道德模糊的时代。但在这样的时代,坚守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孔孟仁义,佛家慈悲,基督博爱,才越显珍贵和必要。

  • 5 点苍 2024-11-17 08:50:23 上海

    我将永远把这本书带在身边(很遗憾在湾没敢买完整版带回来

  • 4 天下尘鞅 2024-10-13 17:54:09 福建

    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面对的最主要问题。在器物、制度和文化的现代化上,文化现代化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然而如今,大部分人在文化上却依旧是古代人。 本书指明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四大难题: 缺乏自由。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在西方文化中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中国一直缺乏这一内核。 崇古心理。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崇古”倾向,崇尚权威、长老、历史,崇古心理导致中国文化总是试图回溯,想在传统中找到困境的解决方案。 概念混淆。对“自由”、“民主”、“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现代化”这些概念都缺乏清晰的认知和研究,而妄下结论。 过程漫长。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比我们早,但也经历了将近800年,过程艰辛而又漫长。而如今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不过才200年。 文化现代化是我们的必走之路,阅读本书能为我们指明道路。

  • 3 随缘的随笔 2024-10-26 08:20:49 广西

    权力的正当性来自于什么?在传统中国,权力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来源一个是“受命于天”,一个是“崇古奉古”。“上天降下的”以及“老的、有悠久历史的”,就是好的、对的、正确的。所以才有谶纬、祥瑞以及长老崇拜、尊老敬老。前者在科学时代已经消亡,而后者在现代社会某些区域依旧还有影响力。统治和权力不是完全靠能力、逻辑和理性,还受到时间的影响。

  • 2 Lily读书 2024-11-01 08:39:39 北京

    “多年来,我亲眼看见许多知识分子掉进各种迷魂阵里,救也救不出来。”读本书有助于拯救掉进各种迷魂阵的知识分子们。

  • 3 爱读书的小麦兜 2024-10-15 12:35:08 河北

    本书对儒家思想的痛批真是令人直呼痛快!第一次见到对儒家思想这么鞭辟入里的分析!

  • 3 外出偷马 2024-10-22 07:22:48 山东

    被先知书店的推文种草的,看了一下果然不错。

  • 2 值得 2024-10-15 17:34:06 山西

    算是梳理和展望中国文化现代化转型的集大成之作。先是分析了“文化”这一概念以及中国文化的特征;然后详细列举了近代以来从保守派到西化派的各种主张;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很全面的著作,值得收藏。

  • 3 地精小师妹 2024-10-23 07:16:18 天津

    文化对我们有多重要? 在一个文明中,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规定了思想、行为、理想、情感、应当与不应当、善与恶,文化决定了伦理和道德规范。不同文化最核心的差别就是这种规范特征的不同。文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如水对于鱼,光对于树植。只有了解自身所处文化的人才能活得更清醒。

  • 4 咕咕山舟 2024-10-13 22:41:25 河北

    很厚的一本书,但是值得细读、精读和反复读,全是干货没有废话。不像其他一些书车轱辘话来回转的(>_< bs

  • 3 Aaron 2024-10-23 15:01:47 江苏

    什么才是真正专业的思想家? 一位专业的思想家,首先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术训练,然后需要有自己设计的思想结构。其所需的智力、忍力和劳力,一点也不下于建立时代大厦的难度。 人文学科领域即是如此,学者做学问需要长期坐冷板凳,深入现实社会,想他人之不能,为常人所不为。

  • 0 包子 2025-02-14 22:56:22 湖北

    说出了中国文化之病,可药方怎么开,含含混混。此书完成后几十年,中国文化里某些好的一面,如重人情伦理,节制欲望,在资本主义冲击下,也消失殆尽,可叹也!

  • 0 恒流齋主人 2025-01-26 21:50:27 辽宁

    很贴心的出版社,竟然特地告诉读者删了一章(即那个“存目”),那一章看着倒是很顺畅,但是没啥大意思,因为先生毕竟没想专门批判他们。

  • 2 檸樂軒尼詩🍋 2024-10-23 16:51:31 广东

    醍醐灌顶,直指症结,娓娓道来的文化见解,及充满热枕的为中华陈言。

  • 2 墨染青衣颜 2024-10-26 15:36:34 湖南

    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几十年前我们过的还是大家庭生活,家族亲邻关系的维护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人们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死亡等活动基本上都被家庭包揽。而近年来年轻人们基本上都过着小家庭生活,工业革命、义务教育和大学体制、自由工作、自由恋爱等各方面的变化都使人们从传统大家庭中独立了出来。本书结合这种中国社会的变迁分析了中国文化。

  • 0 璀璨 2024-10-28 21:23:39 北京

    买来送给对象的爸爸了,他很喜欢,很适合送给长辈的礼物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