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品方: 磨铁·大鱼读品
原作名: Bloodchild And Other Stories
译者: 吴华
出版年: 2025-2
页数: 228
定价: 5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作品
ISBN: 9787505759763
内容简介 · · · · · ·
🩸科幻×悬疑×恐怖
🩸七则怪诞血腥、凶猛猎奇的未来想象,一场扒皮吸骨,开肠剖肚的感官盛宴。
🩸只是把男性置于女性的位置,他们便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
🏆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得主 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短篇小说集
🗣️刘宇昆推荐,特德·姜的写作老师、科幻界不容忽视的非裔女性之声
👁突破男性视角的写作,幻想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通过男性生子、物种入侵、末世怪病、反乌托邦等诸多设定,映射女性、边缘群体的遭遇。
🧠颇具思辨性与哲学性。覆盖种族、阶级、殖民等话题,思考人类未来道路,流荡着人文主义色彩。
巴特勒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与共情达到了幻想小说的巅峰。
——刘宇昆
巴特勒的作品是小说时代最好的声音之一。她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对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贫穷和无知等问题毫不畏惧,让读者看到人性的恐怖和美丽。
——《华盛顿邮报》
巴特勒的书令人不安。在一个由白人男性作家主...
🩸科幻×悬疑×恐怖
🩸七则怪诞血腥、凶猛猎奇的未来想象,一场扒皮吸骨,开肠剖肚的感官盛宴。
🩸只是把男性置于女性的位置,他们便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夺。
🏆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得主 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短篇小说集
🗣️刘宇昆推荐,特德·姜的写作老师、科幻界不容忽视的非裔女性之声
👁突破男性视角的写作,幻想如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通过男性生子、物种入侵、末世怪病、反乌托邦等诸多设定,映射女性、边缘群体的遭遇。
🧠颇具思辨性与哲学性。覆盖种族、阶级、殖民等话题,思考人类未来道路,流荡着人文主义色彩。
巴特勒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与共情达到了幻想小说的巅峰。
——刘宇昆
巴特勒的作品是小说时代最好的声音之一。她是一位讲故事的大师,对种族主义、性别歧视、贫穷和无知等问题毫不畏惧,让读者看到人性的恐怖和美丽。
——《华盛顿邮报》
巴特勒的书令人不安。在一个由白人男性作家主导的领域,她的非裔美国女性主义观点是独一无二的,重塑了科幻类型的界限。
——《洛杉矶风尚》
这里有操控一切、受欲望支配的女性,还有为爱付出身体、甘愿沦为他者的男性。
性别颠倒、末日瘟疫、异族入侵、信息素控制……诸多思想实验般的科幻设定,借由翻转变形,倒映出被边缘化人群的真实处境。
当人类失去对身体的掌控,当被视作文明象征的语言系统彻底崩塌,是重拾掌控,还是摒弃自我中心,接纳更高级的智慧生命。通过目睹灾难、恐惧、压迫、不公,不被看到的角落得以被照见,不同的生存道路得以被探寻。
血孩子的创作者
· · · · · ·
-
奥克塔维娅·E.巴特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奥克塔维娅·E. 巴特勒(1947—2006)
科幻界颇负盛名的非裔美籍女作家,获得过两次雨果奖、两次星云奖和一次轨迹奖。1995年成为第一位以科幻小说获颁麦克阿瑟天才奖的作家,2000年获得美国笔会颁发“文学写作终身成就奖”,2010年入选科幻奇幻名人堂。
吴华,自由译者,译有虚构作品《死亡刻痕》《水形物语》《觉醒的众神》等,非虚构作品《美国夏洛克:谋杀、取证及美国 CSI 的诞生》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监护中心什么样我就不描述了,反正他们带我回家之后,我就割腕了。我没留余地,试图以古老的罗马风格在浴缸的热水里了结自己。我差一点儿就成功了。父亲撞开了浴室的门,撞得肩膀都脱臼了。因为那天的事,我们一直没有原谅对方。 (查看原文) -
我说不出为什么要上大学,我从小到大都在上学,因为除了上学,我不知道还能干什么。我不抱任何特别的目的。毁灭吧,我最终的结局是明摆着的,只是倒计时罢了。不论我做什么都是数日子,既然有人愿意出钱让我上学,为什么不去? 诡异的是,我很努力,成绩优异。看来,只要在无关紧要的事上全力以赴,就可以暂时把重要的事抛在脑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黄昏、清晨、夜晚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血孩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血孩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血孩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

即便抛开认同和少数群体BUFF也能共鸣的优秀作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体量不大的小书,七篇小说外加两篇作者对写作和生活的一些思考,阅读较为轻松,但也不失惊艳。作者奥克塔维娅·E. 巴特勒是1947年生人,科幻作品获得过科幻界的雨果奖和星云奖,非虚构作品获得过卢卡斯奖,并且是首位获得麦克阿瑟奖的科幻作家。撇去她黑人女性的身份,这些... (展开)
细腻的描写、人性哲学向的思考,还得看女作家呀
>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Seven Stories Press (2005)8.8分 144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1996)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大鱼】出版书目 (大鱼读品)
- 【豆瓣每周荐书】虚构类 (零度)
- ╚2025阅读明细╗ (深夜球迷)
- 2025 (#ArtfulDodger#)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5年版) (天蝎小猪)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血孩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天外魔豆花 2025-03-19 14:15:05 四川
读这本书的几天我没有一晚不做噩梦。同名篇《血孩子》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但共感从来没有这一次读得那么强,可能是新译本的“声音”更加接近女性或酷儿的质地所导致(很微妙,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这一次读巴特勒更加深了一份怀疑:她是不是神经多样人?我觉得她书写的经验很有神经多样的特点,故事中的人经常处于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不平衡”甚至严重失衡的状态中。他们的苦恼多少都源于共情产生的困扰。《语音》这个短篇的设定... 读这本书的几天我没有一晚不做噩梦。同名篇《血孩子》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但共感从来没有这一次读得那么强,可能是新译本的“声音”更加接近女性或酷儿的质地所导致(很微妙,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这一次读巴特勒更加深了一份怀疑:她是不是神经多样人?我觉得她书写的经验很有神经多样的特点,故事中的人经常处于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不平衡”甚至严重失衡的状态中。他们的苦恼多少都源于共情产生的困扰。《语音》这个短篇的设定让我想到,也许动物们的情感世界就是这样的,信赖气味、直觉、冲动,在漂泊中发生危险的性。当然它也提到了这个世界生存的代价。这些代价中,或许有一部分就是我们称之为人性或文明的东西。 (展开)
3 有用 ·fwdx· 2025-03-30 15:58:42 北京
写得太一般了,这本收录的短篇基本都是一个模版的自我重复,作者要不是黑人女性简直是老套自恋得有点令人难以忍受。怪诞血腥丝毫没有哈,发想和想象在如今的时代看起来也特别平庸,封面更是难看的让人丝毫没有购买的欲望,美编是拿word做的封面吗?
1 有用 雪莱 2025-03-24 09:47:19 上海
印象最深的还是“血孩子”,这篇能让人联想到勒古恩,以及后者的“黑暗的左手”“变化的位面”,科幻想像可以很简单——只要把昆虫、蜗牛等性与繁衍的方式巧妙地移植到人类身上,就可以带来巨大的震撼,也可以让人开始反思,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性别是否天经地义。自然界的性别和性远比人类想象的丰富多样,而这些作家告诉我们,我们的人性可以与之和谐共存,而非抹杀这种多样性。同样以此观之,“恩典”也是个优秀的故事——异种生物... 印象最深的还是“血孩子”,这篇能让人联想到勒古恩,以及后者的“黑暗的左手”“变化的位面”,科幻想像可以很简单——只要把昆虫、蜗牛等性与繁衍的方式巧妙地移植到人类身上,就可以带来巨大的震撼,也可以让人开始反思,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性别是否天经地义。自然界的性别和性远比人类想象的丰富多样,而这些作家告诉我们,我们的人性可以与之和谐共存,而非抹杀这种多样性。同样以此观之,“恩典”也是个优秀的故事——异种生物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共存经验,但对主人公带来最大伤害的,恰是人类自己。 (展开)
8 有用 🧡勞小姐🧡 2025-04-04 11:38:46 广东
-_-《血孩子》最佳,《黄昏、清晨、夜晚》次之,剩下的并无收录必要。其实《血孩子》的男性“生子”(生理功能)并不新鲜,但人类男性和异族产生爱情,并愿意为爱情“生子”(自由选择)却很新奇。故事从一开始就悬念十足:为什么男人们都急着吞卵永葆青春,而女人们却拒绝吞卵任由老去。为什么别人都是分吃,唯有“我”能独食?随着谜底揭开,读者对性别、种族、生死和对错的刻板印象也开始被一次次打破:“长这么大,我听到的... -_-《血孩子》最佳,《黄昏、清晨、夜晚》次之,剩下的并无收录必要。其实《血孩子》的男性“生子”(生理功能)并不新鲜,但人类男性和异族产生爱情,并愿意为爱情“生子”(自由选择)却很新奇。故事从一开始就悬念十足:为什么男人们都急着吞卵永葆青春,而女人们却拒绝吞卵任由老去。为什么别人都是分吃,唯有“我”能独食?随着谜底揭开,读者对性别、种族、生死和对错的刻板印象也开始被一次次打破:“长这么大,我听到的从来都是这是好事,是必要的,是提里克族和人族的双赢——是诞育生命的一种形式。我到现在仍然深信不疑。我知道无论如何生育都是痛苦的、血腥的。可眼下的这一切,似乎是另一回事。更恶劣的事。我还没有做好亲眼一见的准备。或许我永远也准备不好。然而,我不能当做没看见。就算闭上眼睛也无济于事。” (展开)
5 有用 范文婧 2025-03-11 21:04:06 瑞典
奥克塔维亚巴特勒是我喜欢上的第一位科幻作家,也是我的女性科幻启蒙。在她的作品里,黑人女性总是主角,她们总是更敏锐、有天赋、被选中,男性不总是糟糕的形象,外来者也不是;而作者本人也是这样既有天赋,又非常努力的女性。这本小说集里,我比较喜欢血孩子、恩典、马大书。整体而言,它不算是我舒适区的作品,但我喜欢奥克塔维亚,下一本书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