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总体是对巴县档案的一些分类总结,聚焦在犯罪上再细分展开,看似分得很全很细,不过隔靴搔痒,总是感觉不够深入,浅尝辄止,有一些地方是重复的。文笔一般,不够生动。
社会史让人常有“写了似曾相识的常识”的感觉,本书所描写的窃案中的窃贼印象有如此理。社会史家试图挖掘现象背后的机制,便需要借助理论的帮助,而“理论是社会史家的西西弗斯”,史料的性质往往限制了对理论的修正,本书借鉴了犯罪学的理论但没有突破既有理论论述,是把理论作为一种分析现象的工具,注意到衙门口供记录非实录却仍有严谨性的一面,注意到犯罪黑数的问题。系统阅读本书,这不太像传统的法律史著作,需要把两位作者和王大纲的论文一起研读,这是团队的研究取向;书内很反映作者治学一贯性:一是利用失单研究阶层的消费文化与时尚,这接续了消费社会的研究,二是考察米价与窃案的关联,接续了激变良民的研究,只是对米价的考察着实简单,止于“穷极思窃”,有时贫穷是否只是个脱罪之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熟人行窃的比例远比想象的高。
好
> 日常犯罪與清代社會
2 有用 就当卡夫卡的虫 2024-10-11 19:06:35 广东
总体是对巴县档案的一些分类总结,聚焦在犯罪上再细分展开,看似分得很全很细,不过隔靴搔痒,总是感觉不够深入,浅尝辄止,有一些地方是重复的。文笔一般,不够生动。
0 有用 俗尘渺渺总茫茫 2025-04-26 20:00:43 上海
社会史让人常有“写了似曾相识的常识”的感觉,本书所描写的窃案中的窃贼印象有如此理。社会史家试图挖掘现象背后的机制,便需要借助理论的帮助,而“理论是社会史家的西西弗斯”,史料的性质往往限制了对理论的修正,本书借鉴了犯罪学的理论但没有突破既有理论论述,是把理论作为一种分析现象的工具,注意到衙门口供记录非实录却仍有严谨性的一面,注意到犯罪黑数的问题。系统阅读本书,这不太像传统的法律史著作,需要把两位作者和王大纲的论文一起研读,这是团队的研究取向;书内很反映作者治学一贯性:一是利用失单研究阶层的消费文化与时尚,这接续了消费社会的研究,二是考察米价与窃案的关联,接续了激变良民的研究,只是对米价的考察着实简单,止于“穷极思窃”,有时贫穷是否只是个脱罪之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熟人行窃的比例远比想象的高。
0 有用 回到黑格尔 2024-09-18 16:26:48 陕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