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卷”“社恐”“消费主义”……这些流行词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都曾或多或少体会过它们所带来的紧张与焦虑,而这些紧张情绪都能够在社会学中找到答案。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案例,讨论现代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带领读者看懂不理性现象背后的理性逻辑。
作者简介 · · · · · ·
孟庆延
大观学者,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谁的问题》《源流》,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开放时代》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 · · · · ·
01 导论:“社会”为什么是现代人的默认值?
现代人的特征
02 自由与平等: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同一的价值基础?
03 财产与劳动:“视财如命”为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群体特征?
04 消费与异化:消费主义为什么成了现代社会的基因?
05 效用与价值:社会生活的普遍逻辑是如何支配我们的?
· · · · · · (更多)
现代人的特征
02 自由与平等: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同一的价值基础?
03 财产与劳动:“视财如命”为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群体特征?
04 消费与异化:消费主义为什么成了现代社会的基因?
05 效用与价值:社会生活的普遍逻辑是如何支配我们的?
· · · · · · (更多)
01 导论:“社会”为什么是现代人的默认值?
现代人的特征
02 自由与平等: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同一的价值基础?
03 财产与劳动:“视财如命”为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群体特征?
04 消费与异化:消费主义为什么成了现代社会的基因?
05 效用与价值:社会生活的普遍逻辑是如何支配我们的?
06 结构与行动:群体的“身份标识”是如何产生的?
现代社会的特征
07 职业与分工:现代社会为什么是由一群“社畜”组成的?
08 家庭与家族:“家”为什么依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形态?
09 网络与技术:互联网是如何塑造社会生活的?
10 宗教与政治:“上帝死了”之后,社会秩序又如何可能?
11 荒蛮与理性:现代社会是如何被规训的?
12 道德与法律:现代社会治理为什么需要“软硬兼施”?
13 制度与人心:群体规则为什么会经常失灵?
14 国家与个人:现代社会还需要“国家”吗?
15 后记:谁是鲁滨孙?何处桃花源?
· · · · · · (收起)
现代人的特征
02 自由与平等: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同一的价值基础?
03 财产与劳动:“视财如命”为什么是现代社会的群体特征?
04 消费与异化:消费主义为什么成了现代社会的基因?
05 效用与价值:社会生活的普遍逻辑是如何支配我们的?
06 结构与行动:群体的“身份标识”是如何产生的?
现代社会的特征
07 职业与分工:现代社会为什么是由一群“社畜”组成的?
08 家庭与家族:“家”为什么依然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形态?
09 网络与技术:互联网是如何塑造社会生活的?
10 宗教与政治:“上帝死了”之后,社会秩序又如何可能?
11 荒蛮与理性:现代社会是如何被规训的?
12 道德与法律:现代社会治理为什么需要“软硬兼施”?
13 制度与人心:群体规则为什么会经常失灵?
14 国家与个人:现代社会还需要“国家”吗?
15 后记:谁是鲁滨孙?何处桃花源?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成为更理性的人(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中国史的庙堂和江湖》《法律如何实现正义》《哲学始于惊诧》《经济学就是权衡取舍》
。
喜欢读"用社会学看透现代社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用社会学看透现代社会"的人也喜欢 · · · · · ·
用社会学看透现代社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06 结构与行动:群体的“身份标识”是如何产生的? ◆ 我们不必去追问和评判两位船员的做法谁对谁错,我是想告诉大家,结构是有着巨大力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事情的发展一定会完全按照结构所预定的路径前行。因为具体的人的行动会在很多时刻改变结构的效果,这就是结构要素的...
(展开)

看懂内卷|社恐|消费主义背后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身处现代生活中的我们,明明过得那么累,却宁愿承受孤单也不愿意和他人共享真实的群体生活,而更愿意“宅着”呢?是因为“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念占据主导,还是大家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 或者,是因为真实世界的社交成.本太高了,大家不愿意把自己“宝贵的...
(展开)

很多事情看懂了,自身也就理性从容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越来越想不明白,越来越看不透了。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大家都似乎越来越卷。 很多人叫嚷着自己是社恐不愿与他人交际甚至是联系,却在电脑屏幕或是手机面前用键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网上随便一个略带有分歧的话题都能够引来一大堆...
(展开)

知识泛滥的年代,你拿什么看透现代社会?
在信息泛滥的年代,好书更是显得尤为可贵。面对满目玲琅的书籍,如何挑选一本高质量的书籍,才是重中之重。毕竟,我们所缺的并不是书,而是读书的时间。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像陀螺一样游离在职场与生活之中,搞不懂自己为什么沦为了“社畜”中的一员。 究竟是我们自己挚...
(展开)

买买买,你到底在买什么?
每天睁开眼睛,拿起手机玩一会儿,一天才算被打开。我们已经习惯了手机不离手的生活,甚至我们会以为生活里只要有一部手机就足够了,不需要社交,不需要走出家门。但明显这种想法是荒诞的。 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群居动物,在群体中才能生存在《成为更理想的人:用社会学看透现代...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4(续) (普照)
- 其他书 (pgywsmillo)
- 底层逻辑与运行原则 (乾元资始)
- 书单|2025在读 (苏小禾)
- 买 (LavaThroughIce)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用社会学看透现代社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盖盖盖盖盖子 2024-12-15 20:25:52 四川
很浅显 匆匆看完 适合小白科普
0 有用 不穷 2024-12-18 00:03:05 上海
有小聪明的观点,没有说透事情的扎实研究,多维度的对比,可别叫年轻人一知半解的厌世了。
3 有用 Chole_Ma 2024-10-27 10:14:43 上海
非常符合刘擎教授推荐的理由,作为一本好读的社会学通识书籍,很有一种让社会学走近普通人的桥梁感。作者克制地把内容写得老少咸宜,且避免评论,仅仅举例去介绍一些事件中体现出的社会学意义,而非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人敬佩。#学者风范
0 有用 momo 2024-10-17 09:11:15 浙江
算是最基础的入门科普?算是比较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短文……吧。
0 有用 hey 你好 2024-12-03 08:42:23 广东
好读 易懂 和现代生活相关性高 略有一点点凝练和拔高 也有点道理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