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ⅲ
第一辑 法治沉思
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律实践展开 003
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和试金石 009
学习十九大报告,推进合宪性审查 011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活水源头 014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治思维 017
依法治国的核心要义在于规范国家公权力 021
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良法善治 023
普及现代法治的基本常识 025
法治是一个良性的信任系统 028
“重新做人”与规则的意义 032
法律人应该有设身处地的公共理性情怀 036
如何做一个有灵魂的法律人 040
法律人的职业尊荣感在哪里 044
感悟佛学思想中的法律精神 047
超越法律的工具价值 051
如何认识和预防冤假错案 055
正视刑事法治的代价 061
第二辑 司法观察
严惩司法掮客 纯净司法生态 067
开设赌场罪中的“情节严重”的认定 070
亲民司法入社区,无讼解忧展天地 073
不起诉决定书应重视和记载律师的信息和辩护意见 077
起诉书和判决书应全面评价罪数形态中的各罪 082
热剧《底线》中刑事案件审理的启示与借鉴 087
在简易程序案件中,律师能否作细化的量刑辩护 094
证人(警察、专家)出庭“作证难”,难在何处 098
要彻底终结“留有余地”的判决 102
从《刑事诉讼法》规定“应当”一词引发的联想 107
法律职业共同体内部成员的转换与培训 112
案件质量终身责任制的职业保障 116
法院内部法官独立的断想 120
善待法官就是善待法治 124
律师在依法治国中的责任和使命 128
漫谈刑事辩护律师的作用 132
第三辑 刑法时评
刑法学人的内功心法与外在坚守 139
刑法教学中的学派介绍 147
刑法学派之争与学者的友谊 149
国外犯罪成立理论简介 151
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成立理论及改造 158
犯罪成立四要件论与阶层论的比较 167
犯罪成立理论的思维及基本要素 173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及适用偏差 177
正当防卫案件认定偏差的原因 181
无限防卫的提法准确吗 186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判断 190
从刑罚的目的看反腐败效果的三重境界 195
量刑结论如何说理论证 200
“拐卖儿童罪一律判处死刑”不符合法律理性 204
收买被拐妇女儿童者,可以同情但必须治罪 208
要对网络虚假信息多一份注意 211
如何理解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明知” 214
第四辑 热点冷议
医生误把活人宣告死亡而被送往殡仪馆是否构成犯罪 221
什么样的“点餐”系侦查行为而不可诉 225
司法正义的网络营销 230
“鸟事”何以重判 234
废止劳教制度的法治意义 240
一条狗引发的执法争议 243
从《底线》中的方远看法官的“道德洁癖” 247
第五辑 执教断想
如何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与司法实践的关系 253
在职法律硕士教育的思考 256
刑法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259
法学教育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62
法科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65
法学教育如何应对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改革 267
法考考生如何应对主观题考试 270
如何拓展刑法分论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273
在考试中加强学生能力考核 276
刑法教学中如何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 279
法科学生要带着什么去实习 281
第六辑 青春记忆
1995年:我傻傻地去读大学 287
生死与共的研究生时代 291
日本著名刑法学家山中敬一教授武大讲学记 296
深切怀念我的刑辩启蒙老师李明律师 304
海峡两岸法学交流的点滴故事 308
后记 313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